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小小金融票据见证我国经济腾飞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小小金融票据见证我国经济腾飞
金融票据
  人们提起银行就会想到钱币,因为钱币都是银行发行的,钱币有流通与支付的功能,人们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不可缺少。但是除了钱币外,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商业、金融活动中和银行有密切关系的东西还有不少,如银行发行的支票、存单、期票、债券等金融票据。小小金融票据见证了我国银行的辉煌发展历程,以及人们生活的改变,真实地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容和过程。
  金融票据收藏爱好者王先生告诉记者,银行的金融票据上大多有文字和时间的记载,如实反映当时的历史、政治背景和经济状况,真实地记载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是不可替代的史料实物。
  但由于各银行的金融票据多采用纸版书写或印刷,将票据视同现金保管,兑付后或超过了规定时间,银行一般要定期销毁,因此它们流到民间的很少,尤其是早期的支票、存单、期票、债券等实物,因为年代久远,保存下来的就更是稀少珍贵了。
  现在的人们,对这些使用过的早期金融票据都很少见到,所以它们就成了珍贵的收藏品,收藏价值日益凸显,升值潜力不可低估。
  王先生每说起不同时期的金融票据都是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中国人民银行山西分行“抗美援朝”定期储蓄存单两侧分别印有“增加生产力、厉行节约、加强抗美援朝力量;人人储蓄、积累资金、公在国家利在自己”的字样,历史的画卷又重新翻阅到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国人民及各行各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捐赠飞机大炮、支援前线战斗的场面,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1985年,农业银行发行第一套债券,面额分别为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三个面额。由于银行对所使用过的债券等票据采用销毁处理,目前银行债券收藏者日益增多,又对以持有农业银行第一套债券为荣,所以升值潜力巨大。
  王先生说,这些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使用过的银行金融票据承载了各个历史时期大量的经济政治信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金融和中国银行发展的历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支付系统管理科雷女士说,金融票据是支付工具的一种,是商品交易实现价值的媒介,支付工具分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所以票据是商品交易不可缺少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报记者 王媚
浏览次数:1022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