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中国古钱币空首布的演变历程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早在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铸造业兴起,金属实物货币应运而生。黄河中游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使用不同形制的青铜农具铲作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后又逐渐演变成最早的原始空首布。大约在春秋中期后,空首布的货币形式固定下来,主要流通于三晋和中原宗周地区。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中不乏商周时期青铜农具铲出土的报道,民间也时常有青铜农具铲(图1)的发现。其形制一般有平肩、圆肩两种,铲身较厚,为增加强度,中空的銎部大都深入到铲身的中部。有些青铜铲的中间还有一条加强筋,有些工具铲上还铸有文字或符号。但这些原始的青铜工具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经济的繁荣,青铜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早期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中,人们借助青铜铲的特定形态,赋予其一定的重量,以便交易使用。随着青铜称量货币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在农耕发达的三晋地区逐渐演变出铲形的原始空首布(图2)。
近又发现一件有铸缺的青铜铲,重112克,高90毫米,宽54毫米(图3)。它体现了原始的铸造状态,已不能当工具使用。此枚有意铸缺的青铜铲,佐证了当时为了支付交换方便,把原来的青铜工具铲铸造成单边形状,已经脱离了工具的职能。在空首布货币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之前,这应是青铜称量货币的雏形,它的出现应早于原始空首布。




人类在原始时代之后,由物物交换到利用货币这个媒介完成交易,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有过许多尝试和漫长的演变,最后才将货币的一些基本特殊要素确定在某种商品上。青铜铸币从最原始的形状,到形制基本成熟稳定下来,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过程。在黄河流域的农耕地区,从原始的青铜工具铲演变成空首布再到实首布,后来又逐渐把金属铸币规范化,这种货币形式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任何其他文明都无法与之相比。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7月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上篇文章:熊猫币投资机会到了吗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第二套人民币天安门(蓝)版1元币样
- 虎年贺岁金在北京菜百首发
- 点评军用粮票收藏
- 连体钞板块惊现错版品种
- 7月9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人民币3大珍之瞻德城暗记多
- 8月14日金银币及时行情
- 南宋时期乾道元宝鉴赏
- 华夏银行成立20周年熊猫加字金银币发...
- 大规格生肖金币受追捧
- 生肖金银币十多年来罕见下跌
- 8月6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福鼠贺岁鼠年生肖贺岁金银条系列上市
- 流通币 色彩斑斓的生肖兔
- 10月15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一套神五金银币价超8000元
- 2014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盛大开幕
- 黄金邮票加入世博待炒名单
- 钱币收藏风险大:62张第1套人民币叫...
- 黄山纪念币将发行:1公斤金币最大发行...
- 孙中山和林肯头像四连珍邮近日现身(图...
- 7月1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央行首次发行心形金银币:发行渠道创新
- 江汉关博物馆两枚百年银锭:价值近百万
- 投资金币要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