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揭秘:青金石常见造假手法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染色充胶青金石

石英岩染色 醇厚的深蓝外表,宛如静谧的夜空,让作为阿富汗“国石”的青金石成为了文玩市场上人气飙升的一款玉石,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纯正色彩以及男女通吃的点缀效果,赢得了众多玩友的喜爱。但是随着青金石价格的上涨,加之原料十分稀少,一些不良商家又把目光盯上了这块“肥肉”。
假青金石的主要特点
树脂制成的通常颜色过于均一,无金无白。这种情况从价格上就能够看出端倪,看似完美的品相,却价格较低。
造假青金石通常略偏轻。有些通过磁珠假冒造出来的青金珠子,无论是颜色纯度还是光泽度都比较好,具有欺骗性,但有经验的人用手稍微感觉一下就能感觉出来。
如果放大观察表面会有气泡半圆状的坑,真青金石通常经过多道工序打磨抛光,放大后表面不会出现有坑的现象。假青金石很多是一次合成而烧制的,孔洞边缘没有打孔的痕迹,有凹陷感。青金石打孔后,因为钻头的力量较大,可以观察出来细小的断口。
青金石辨假的注意事项
用强光手电能打透的一定不是青金石。很多青金石通常是用石英岩染色而成,表面有加温炸裂现象,颜色顺裂隙而入,强光可以打透,透射光可以看到颜色成网状结构。而青金石用手电打是不会透光的。
用酒精或丙酮擦拭掉色的青金石一定是经过染色的。青金石染色通常与其他造假手段共存,如用树脂和石粉加胶和铜屑等压制而成的“青金石”,通常为了加强颜色,会进行染色。用石英岩等其他相似材质造假的情况,也会通过染色来加强颜色。有些劣质青金石,不法商家也会为了增加其卖相而进行染色。青金石本身不会掉色,所以用酒精或丙酮擦拭掉色的,一定是染色的或是造假而成的。当然,有些通过注胶加色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仿品,用丙酮擦拭不会掉色。
一串青金石毫无一丁点白或金的一定不是青金石。天然的青金石通常都会含有杂质,如果一丁点瑕疵都没有,那就值得怀疑了,因为不法商家为了迎合需求,而制作出高仿的“青金石”,无任何杂质而且通常整条颜色高度一致。
带有证书的青金石不一定靠谱。一些鉴定证书也不靠谱。有些造假者会在证书上做文章,制作出假证书或是找无资质的机构出一些“山寨”鉴定证书来欺骗顾客。我们需要看清楚证书的机构是不是有资质的权威机构,其实假证书在描述上有时候也能看出破绽。(赵雅)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养虫葫芦里的讲究 上篇文章:上海交通大学继教院古代玉器鉴定课程预报名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收藏者应如何辨识佛像?
- 何为“收藏”的最高境界?
- 大英博物馆藏唐三彩俑的往事回译
-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
- 同名不同命:唐伯虎两幅《虚阁晚凉图》...
- 乐器收藏:慧眼识琴(2)
- 价值高不易仿 宋钧瓷成收藏投资好选择
- 纽约拍卖的韩干《马性图》初探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齐白石 “见贤思齐”印
- 玉华:古代玉器精品集萃
- 古玩造假手法层出不穷 具体实例来介绍...
- 咸丰重宝哪些版本值得收藏
- 清代宫廷画家蒋廷锡《御园瑞蔬图》
- 认识一个连体钞品种之十三:分币八连体
- 这些精美的骨头是古人智慧的象征
- 艺术投资暗香浮动 对优秀作品有欣赏和...
- 中国古典艺术品鉴赏与投资课程招生简章
- 红豆杉濒危20年之三:无摸底数据 砍...
- 陈丹青:读马萧《印象派的敌人》
- 马未都说收藏第一讲:盛世收藏(4)
- 藏品并非越老越值钱
- 如何去欣赏一幅好的水墨人物画
- 古人玉雕的智慧:变废为宝
- 李鬼多以章充币 买奥运藏品要擦亮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