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战国错金星秦半两:最早使用错金工艺的钱币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战国错金星秦半两
陕西 张振龙
西安高陵钱币博物馆2012年5月重装重启,面向社会开放,展品中有一枚最早使用错金工艺的钱币------战国错金星秦半两(见图)。是泉:直径32毫米,重12克;钱文大篆拙美可人,系合范浇铸而成的饼形半两。
多年以来均认为,王莽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进行第一次货币制度改革时铸行的“一刀平五千” 刀形钱币,其中“一刀”二字用黄金嵌错而成,俗称“金错刀”,每枚值五铢钱五千个,是我国最早使用错金工艺制成的钱币。由于它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故为钱币收藏者所珍爱。
金银错是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错金银”。金银错工艺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到春秋中晚期更加兴盛起来,它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我国古代金银错青铜器,主要是采用镶嵌法和涂画法的装饰办法。应用在货币上的是镶嵌法,又叫镂金装饰法。一九七三年,我国著名学者史树青,在《文物》上发表了《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一文,主要就是谈这种方法。其制作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作母范预刻凹槽,以便器铸成后,在凹槽内嵌金银。第二步是錾槽。“铜器铸成后,凹槽还需要加工錾凿,精细的纹饰,需在器表用墨笔绘成纹样,然后根据纹样,錾刻浅槽,这在古代叫刻镂,也叫镂金”。第三步是镶嵌。第四步是磨错。“金丝或金片镶嵌完毕,铜器的表面并不平整,必须用错(厝)石磨错,使金丝或金片与铜器表面自然平滑,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
战国两汉时期,金银错青铜器大量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广泛流行,考古发现战国汉代的金银错青铜器以千百计。但是,错金工艺应用于货币“一刀平五千”, 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仍是绝无仅有,受到历代文人骚客和朝野的称颂和珍爱,更是现代藏家所推崇和珍藏之大珍。
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中,无独有偶,改革开放的1993年,战国。秦。汉享有盛誉的“栎阳”故地,动土中发现了这枚战国秦铸制的“错金星秦半两”,所幸的是归藏于本人这个泉痴,未致流落他国而成为遗憾。1997年3月西安高陵钱币博物馆开馆,自然成为镇馆之瑰宝之一。错金星战国秦半两的发现,把古老而文明的金银错金属细工装饰技法,应用到货币上的上限时间提前一个多世纪。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西安发现龟形银币:白金三品材质之争平息 上篇文章:6月20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一角毛票价超大团结
- 发行纪念邮票的明星们(图)
- 足金首饰收藏型金条变现难
- 虎年邮票明日晨全国首发
- 12月1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福州熊猫金银币较春节前跌幅超25%
- 雍正通宝价格行情分析
- 航母金银币揭开神秘面纱
- 奥运会纪念钞明日正式发行
- 3月4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龙年生肖金银币高开低走
- 古钱币有异 不一定珍品
- 11月10日上海钱币市场成交汇总
- 江苏淮安出土15万枚各式铜钱
- 澳门龙钞搅热新春钱币市场
- 专家解疑纸币收藏
- 两岸要补齐《富春山居图》
- 揭开人民币非法炒卖黑幕 套币炒到币值...
- 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纪念章评选活动开始
- 完善老精稀理论:促进行业发展
- 从长远看熊猫币扩容是好事
- 财富金条:投资金条售价创新低
- 国内金银币市场9月27日成交回暖
- 邮市热点扩散 JT票全线飘红
- 股市成功逆势 币市徘徊依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