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以国徽为主图的币面设计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在世界各国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中,以国徽为正面图案,是钱币设计的首选。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其正面采用国徽图案,体现了国家货币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
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全套4枚),开创了新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之先河,其共同正面图案便是神圣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和“1949-1979”字样,分别与背面的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交相辉映。一种神圣而庄严、自豪而幸福的情感油然而生。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作为贵金属纪念币主要正面图案之一,与天坛、长城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回顾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发展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以国微为主图的币面设计,并非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而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创期,时间跨度为1979-1983年。期间,我国贵金属纪念币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每年仅发行2-3套,均为装饰型“小国徽”,设计处于探索时期。
第二个阶段为繁荣期,即1984-1993年,每年的发行贵金属纪念币增至5-15套,以国徽为正面主图的套数,约占全年的1/3至2/3,大有独占鳌头之势。在设计上,出现了“大国徽”开始流行,装饰型“小国徽”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三个阶段为调整期,即1994-2007年,其间国徽图案大幅度减少,大多数每年仅出现1套,其中2000、2001、2003、2005、2006等年,国徽图案杳无踪影,体现了发行部门对是否继续采用国徽图案的犹豫和思考。与此同时,以古代建筑或主题性画面为正面图案开始崛起。
第四个阶段为创新期,即2008年至今,其间国徽图案的数量明显回升,每年稳定在3套左右,设计上有所突破,改变了原有普通型“大国徽”与装饰型“小国徽”的模式,以大国徽与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的巧妙组合,于宏伟中求精致,变化中蕴和谐,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美和寓意美。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论从不同题材看中国金币的文化内涵 上篇文章:历列曾经在中国金银币上出现的和平鸽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金银币后市将面临突破
- 02月23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银比金更亮 袁大头沾光
- 古钱币收藏投资价值漫谈
- 出土文物金银币接近历史最高价
- 熊猫金币:从金价走势分析投资
- 周萍谈中国机制币研究文献与若干新成果
- 3月13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龙年纪念币暴涨急跌
- 人民币旧换新我忙着新换旧
- 古泉名珍:南北朝永光与景和钱
- 说说我为什么喜欢熊猫银币
- 6月7日热门品种点评
- 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简介
- 7月10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1953年版三元人民币暴涨至六万
- 央行31日发行广州亚运金银纪念币(图...
- 中行发行100周年纪念钞
- 假熊猫银币流入福建市场
- 牛头岭古墓群发掘后续:发现罕见的蚁鼻...
- 2011版熊猫币扩容意味着什么
- 11月7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4月8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10月12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挂牌邮票催生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