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论从不同题材看中国金币的文化内涵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只此一套民俗节日系列纪念币,便体现了中国金币的文化与社会价值。民俗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在它的发展中有着中华民族最鲜活的脉络涌动。在这套纪念币的发行过程中,中秋、端午、春节被定为国家的法定节日,从国家层面提升了民俗节日的地位,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套纪念币是用金银铸造的中华文化活标本。它不仅代表着中国金币在传统文化保护理念上的公益性与自觉性,也从纪念币这个载体反映出中华文化内在强盛生命力的一种自我修复,虽然目前我们的纪念币铸造工艺和创作理念绝大部分来源于西方,但是以民俗节日系列金银币的发行,昭示着中华文化本体的“复位”。
这套纪念币本身从画面来看,设计地也很质朴自然。“中秋节”银币是一幅古朴典雅的“花好月圆图”,当空皓月如银盆,柔和清辉之下,牡丹、月季和菊花次第怒放;“端午节”银币上是一幅生机勃发的“龙舟竞赛”图,“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 “春节”金银币是是一幅别有民俗学寓意的双鱼吉祥图;“元宵节”金银币上就是欢快的“阿福闹花灯”。设计的场景全部来自于这些节日的日常景象,看上去并没有很多设计的痕迹,那泥土味的直接似乎一下激活了我们即将淡忘了对于传统节日的记忆。一套中华民族的节日图谱,在一套纪念币之中脉络分明。展开了,就是一部活灵活现的节日“史记”,关于传统节日的民俗,故事,人物,尽在“囊”中。
应该说,纪念币有了民族性,也就具有了文化性和社会性。我们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种亲和力有很多是靠我们的民俗节日维持下来的。它虽是潜在、无形的,却是一种自发的情感,春节要回家团聚,端午要赛龙舟,元宵要吃汤圆闹花灯,中秋要赏月访亲,这种自发的民族情感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们这个民族绵延生息。
每次欣赏这套自己珍藏的纪念币,我的心里都会产生一丝感动,应该感谢中国金币的设计师,他们以钱币形式挖掘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精神,在纪念币还原、收藏这些渐渐模糊却需要在民族复兴道路上不断被强调和重视的民俗符号。因此我认为,民俗节日系列纪念币也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播扬着民族性的风土文化,也是一张中国金币文化公益性的标签。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1980版50元人民币遭爆炒 身价暴增近百倍 上篇文章: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以国徽为主图的币面设计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贺岁银币市价冲高回落
- 国庆邮票年代不同身价悬殊
- 10月12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西汉后期的五铢钱
- 金价跌跌不休:金银币交易逆势活跃
- 乌鲁木齐:3元人民币身价达3万
- 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亮相兰州
- 世界杯收藏品升温 业内:选择国际足联...
- 4月25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分析人士预测金价2009年有望上扬
- 熊猫金币价格看现货金脸色
- 品鉴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纪念币
- 北京地铁将发行40周年纪念邮票
- 文化自信 中国币章如何“走出去”?
- 11月1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投资者偏好熊猫小金币
- 3枚澳大利亚钱币拍得近90万澳元创纪...
- 4月或将成为本年度金银币市场的关键月
- 收藏1990年版错版百元纸币
- 世界首枚恐龙邮票涨了400倍
- 长命锁庆生金:昨日发行
- 俄罗斯公布新版2000卢布和200卢...
- 纸币收藏上演过山车 80年2元纸币暴...
- 2014熊猫金币价下跌:黄金价格波动...
- 邮票里的安提瓜和巴布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