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咸丰船形银锭价值10万元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船形银锭一只,重1850克左右,左右两端翘起,中间为凹槽,锭面有三竖状戳记,一个戳记写“咸丰元年五月”纪年,另一戳记写“安邑县”记载的是地名,还有一个写“马万年”是铸造师的名字。银锭品相较好,大部分为银色原光,局部有黑色包浆。银锭内外有明显的铸痕,外侧底部有大面积的蜂窝状小孔。
◆藏品来源
行家处购买
吴先生是个银币的收藏爱好者,但一直在玩“袁大头”等机制币。去年秋季拍卖的时候,在拍卖现场看到银光闪闪的银锭后,觉得这才是真正有文化底蕴的银质货币。于是,经过学习研究,准备介入银锭的收藏。今年在行内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甘肃的大藏家,他手里有大量的银锭,都是早年从新疆一带收藏的。吴先生看中了这只咸丰五十两的大银锭,汇了7万元过去后,对方就发货到了北京。
◆鉴定理由
錾刻铭文成重要依据
银锭造型繁多,因朝代与地域而异,举清朝为例, 最普遍是船形, 即常称之马蹄锭或元宝,这枚银锭就是典型的五十两船形银锭。
这枚银锭品相完好,基本属于未流通使用的,保持银色原光,局部有黑色银氧化形成的包浆,属于大开门的东西。此外,银锭底部的蜂窝状小孔,是铸造时为散热故意而为,假的反而没有。最难得的是这只银锭还有清晰完好的錾刻铭文,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今天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
银锭是经由银匠人手铸成, 不同于铜钱银币般倒模或机铸,因此每一件银锭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民国初年严格执行废两改元,及其后因银价不断高涨, 诱发外国纷纷抢购改铸成银圆银条而大量流失,现今存世的古代银锭,非常稀少,而铭文锭更是不多见。
白银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称量货币流通使用,是最坚挺的货币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而且咸丰银锭对于研究银两铸造史、货币流通史都有参考价值。因此,十分值得收藏,而且未来银锭还会继续升值。
◆银锭历史
可上溯到秦汉
中国使用银锭的历史, 可上溯到秦汉,直至民国廿二年废除使用,是官方使用的最保值的货币。银锭是秤量货币,没有面值,它的价值是就其重量和成色高低而定,一般单位为两(清代一般一两约为37克左右)。 银锭的重量, 可分为大、中、小锭, 大锭一般是五十两左右, 中锭十两, 小锭则一两至五两不等, 一两以下, 统称为碎银。
清道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军事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出现了银贵钱贱、白银短缺的“银荒”现象。到咸丰年间,南方各省爆发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更使得清朝政府财政陷入困顿。此时外国的银元以其铸造精美、使用方便得到国人客商的欢迎,但却使得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只好饮鸠止渴,改铸大钱,加征厘金来掠夺盘剥民众,严重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咸丰银锭就曾大量流出国门。
鉴定专家:银锭鉴定专家 霍炬 市场估价:10万元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华人以中国国徽和虎年邮票制首日封 上篇文章:第五套人民币买卖须授权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11月25日上海钱币市场成交汇总(附...
- 从古钱看朝代更替历史变迁
- 邮市热点此起彼伏 熊猫银币价格大涨
- 厦门土豪金藏品身价跌跌不休
- 第一套人民币万寿山(甲)版100元币...
- 宋朝靖康通宝拍出72.8万元
- 金属邮票:并非金箔邮票
- 冷对古币收藏热:合理选择是关键
- 首席收藏迈出钱币收藏国际化之路
- 金价跌 金银币收藏咋办
- 长沙奥运钞将低调兑换 少数人能有幸中...
- 金银币市前景看好 初入市者不宜跟风
- 奥运港币纪念钞即将面世
- 1月2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沈阳藏市邮品平均下跌30%
- 史上世博会最重金条现身
- 蛇年金银币甘肃市场发行价降10%
- 贵金属收藏品投资市场火爆
- 5月13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世界珍邮河南省洛阳竞秀
- 解析五套人民币收藏投资价值
- 四大天王护万宝 大辽镇库展辽风
- 9月26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5月16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投资理财佳品:第二套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