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唐卡收藏市场真假难辨 香火痕迹也伪造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收藏市场之唐卡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拍卖盛会”中首次出现了“陌生”的藏品——唐卡,10件拍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买家;在此几天前,北京某家拍卖公司成功将15幅清乾隆“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唐卡以1815万元的天价拍出,平均每幅121万元;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唐卡在国内的拍卖纪录应该是2004年香港佳士得以161.0935万元拍出“清(约1700年)佛教仪式用画”。唐卡的市场价值已经有接近10倍的升幅,最普通的当代唐卡(约100cmX60cm,普通颜料)也至少需要1000元左右。
唐卡又称为“卷轴画”、“布画”,是藏族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绘画艺术,多在布面上画画,也在纸面作画,还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甚至织上珠宝、金丝等贵重物品。
而广东的唐卡市场至今仍未兴起。收藏不少唐卡的黎展华表示,近年来唐卡以“旅游产品”而不是艺术品的角色进入市场;广州没有举办过有关唐卡的展览,宣传太少。
收藏唐卡还有两大难点:一是判断真假,二是判断新旧。
鉴别真假唐卡主要从题材、内容、制作工艺、材料、画工等方面进行判断。大部分唐卡都挂在寺庙或家中,常年有香火熏染,形成自然的陈旧色,用干羊毛排笔或干棉球拂扫轻拭表面上的灰尘可见到颜色沉着自然,色泽均匀;而造旧的唐卡也采取烟熏、烟土涂抹造旧,但手感粗糙干涩,陈旧色不自然,色泽也不均匀。
判断新旧唐卡难度最大
其次是颜料的渗入度,旧唐卡可把颜料“吃”进去,而造旧的唐卡明显可看出颜料还只是“浮于表面”;旧唐卡的摩擦、折痕、剥落、腐蚀都非常自然,整体和谐,而用酸碱等化学物质处理过的造旧唐卡明显生硬;旧唐卡的边角一般可能有破损、虫叮鼠咬,还可能有微小的虫卵。
至于画工方面,19世纪以前的唐卡风格朴素简单,而且由于颜料是纯天然矿物质,所以颜色强烈、厚重、生硬,色彩也不太丰富,多为红色、蓝色、黑色、金色、银色(即白色),人物的面部颜色偏黑(高原色);而19世纪以后受到汉风渲染、烘托、勾勒的影响,多使用晕染和24次明暗渲染等手法。当代也多用植物提取颜料,比较柔、平和。
西藏驻广州办事处负责人嘎让清绕说,采用天然颜料画的唐卡比一般颜料的价值高,天然颜料指绿松石、珊瑚、玛瑙、黄金白银等,一般颜料指水彩颜料;出自寺庙和贵族家庭的唐卡价值比较高,鉴别方法是看工艺细致与否和颜料是否天然颜料,出自贵族的唐卡卷轴的套筒是纯银的,唐卡包边是真丝锦缎。判断是否出自寺庙可检查寺庙印章;人物多少、精细程度也决定画工程度,重点要关注人物的脸型、眉毛、法器;而唐卡使用的布料,上面使用的宝石、金丝等,也影响其价值;因为大多数藏家无法判断唐卡是否名家、高僧绘作,就只能通过画工判断其价值。
清代大唐卡品相较完好
行内认为,清代的大唐卡,品相比较完好,绘制细腻,出自著名寺院高僧之手,市场价格大概为5000元左右/平方尺。
另外,一般来说,大小、工艺水平相近的唐卡,年代越久价值越高。不过也有一些藏家认为,旧唐卡价格太高,如果收藏当代的唐卡大师作品,价格不算太高,更有投资收藏价值。
收藏小贴士
*将唐卡表面的浮尘轻轻地擦拭干净,不可以用湿布、棉球擦拭,也不能让化学清洗剂之类的东西沾染唐卡。
*收藏时可以卷轴,但在卷轴收藏时必须把唐卡的绫边熨烫平整,在唐卡的画心上覆盖几层棉料纸,以保持画心与绫边同样的厚度。
*保持通风干燥,唐卡不能见水潮湿。
*一年最少“亮相”一两次,特别是秋季时让其在不是直射的太阳光下微微晒1~2分钟,注意避免强烈的阳光。
*最好放在木箱(以樟木为好)中,放入防虫剂。
*保存时先用报纸(报纸油墨能防潮)包好,再加塑料薄膜。
*张挂时最好使用镜框,并避免在梅雨季节张挂。
*潮湿季节可利用空调、抽湿机,使唐卡保持在恒温、干燥状态。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拍卖盛会”中首次出现了“陌生”的藏品——唐卡,10件拍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买家;在此几天前,北京某家拍卖公司成功将15幅清乾隆“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唐卡以1815万元的天价拍出,平均每幅121万元;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唐卡在国内的拍卖纪录应该是2004年香港佳士得以161.0935万元拍出“清(约1700年)佛教仪式用画”。唐卡的市场价值已经有接近10倍的升幅,最普通的当代唐卡(约100cmX60cm,普通颜料)也至少需要1000元左右。
唐卡又称为“卷轴画”、“布画”,是藏族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绘画艺术,多在布面上画画,也在纸面作画,还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甚至织上珠宝、金丝等贵重物品。
而广东的唐卡市场至今仍未兴起。收藏不少唐卡的黎展华表示,近年来唐卡以“旅游产品”而不是艺术品的角色进入市场;广州没有举办过有关唐卡的展览,宣传太少。
收藏唐卡还有两大难点:一是判断真假,二是判断新旧。
鉴别真假唐卡主要从题材、内容、制作工艺、材料、画工等方面进行判断。大部分唐卡都挂在寺庙或家中,常年有香火熏染,形成自然的陈旧色,用干羊毛排笔或干棉球拂扫轻拭表面上的灰尘可见到颜色沉着自然,色泽均匀;而造旧的唐卡也采取烟熏、烟土涂抹造旧,但手感粗糙干涩,陈旧色不自然,色泽也不均匀。
判断新旧唐卡难度最大
其次是颜料的渗入度,旧唐卡可把颜料“吃”进去,而造旧的唐卡明显可看出颜料还只是“浮于表面”;旧唐卡的摩擦、折痕、剥落、腐蚀都非常自然,整体和谐,而用酸碱等化学物质处理过的造旧唐卡明显生硬;旧唐卡的边角一般可能有破损、虫叮鼠咬,还可能有微小的虫卵。
至于画工方面,19世纪以前的唐卡风格朴素简单,而且由于颜料是纯天然矿物质,所以颜色强烈、厚重、生硬,色彩也不太丰富,多为红色、蓝色、黑色、金色、银色(即白色),人物的面部颜色偏黑(高原色);而19世纪以后受到汉风渲染、烘托、勾勒的影响,多使用晕染和24次明暗渲染等手法。当代也多用植物提取颜料,比较柔、平和。
西藏驻广州办事处负责人嘎让清绕说,采用天然颜料画的唐卡比一般颜料的价值高,天然颜料指绿松石、珊瑚、玛瑙、黄金白银等,一般颜料指水彩颜料;出自寺庙和贵族家庭的唐卡价值比较高,鉴别方法是看工艺细致与否和颜料是否天然颜料,出自贵族的唐卡卷轴的套筒是纯银的,唐卡包边是真丝锦缎。判断是否出自寺庙可检查寺庙印章;人物多少、精细程度也决定画工程度,重点要关注人物的脸型、眉毛、法器;而唐卡使用的布料,上面使用的宝石、金丝等,也影响其价值;因为大多数藏家无法判断唐卡是否名家、高僧绘作,就只能通过画工判断其价值。
清代大唐卡品相较完好
行内认为,清代的大唐卡,品相比较完好,绘制细腻,出自著名寺院高僧之手,市场价格大概为5000元左右/平方尺。
另外,一般来说,大小、工艺水平相近的唐卡,年代越久价值越高。不过也有一些藏家认为,旧唐卡价格太高,如果收藏当代的唐卡大师作品,价格不算太高,更有投资收藏价值。
收藏小贴士
*将唐卡表面的浮尘轻轻地擦拭干净,不可以用湿布、棉球擦拭,也不能让化学清洗剂之类的东西沾染唐卡。
*收藏时可以卷轴,但在卷轴收藏时必须把唐卡的绫边熨烫平整,在唐卡的画心上覆盖几层棉料纸,以保持画心与绫边同样的厚度。
*保持通风干燥,唐卡不能见水潮湿。
*一年最少“亮相”一两次,特别是秋季时让其在不是直射的太阳光下微微晒1~2分钟,注意避免强烈的阳光。
*最好放在木箱(以樟木为好)中,放入防虫剂。
*保存时先用报纸(报纸油墨能防潮)包好,再加塑料薄膜。
*张挂时最好使用镜框,并避免在梅雨季节张挂。
*潮湿季节可利用空调、抽湿机,使唐卡保持在恒温、干燥状态。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青铜剑一挥断成几截 爱收藏要懂保存 上篇文章:鎏金铜佛 收藏‘薪’贵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遗失的外销画 还有那些“呱呱叫”的画...
- 伦敦市鉴定委员会拒对巴斯奎特作品认证
- 老人花300万元买下5幅名画全被鉴定...
- 红木价格悬殊之大 乱象背后究竟有多大...
- 怎样鉴别和田玉
- 集藏知识:怎样集报价值高
- 鸟笼流派中的“京笼”
- 华美典藏 正德东奇艺术中心璀璨绽放
- 古玩造假手法层出不穷 具体实例来介绍...
- 莫奈:一生只画第一任妻子
- 考古为什么这样热
- 大藏家王世襄家具的奇幻漂流
- 第三套背绿水印防伪知识要通晓
- 古玩造假 六大辨伪方法各显神通
- 收藏奥运纪念品要提防“限量绝版”的幌...
- 什么是绿釉?其特点是什么?
- “楚‘郢爰’”的钱币史意义
- 古玩市场防陷阱
- 揭秘故宫珍藏《五牛图》如何被抢救
- 咸丰大钱发行失败的原因考察
- 钢镚儿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回笼时如何鉴...
- 什么是红木家具的“衣服”
- 芝兰生幽谷
- 巧辨古典家具的真伪
- 中国明清家具的鉴别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