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宫廷珍品投资前先翻档案 通过比对防止造假藏品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文/善发
文前提要:面对近来众多宫廷珍品的惊艳亮相,投资者还应多参考当年的宫廷档案,通过比对以防止造假藏品。
在即将举行的中国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方青白玉“信天主人”印玺由于其尺寸为同类中最大而格外引人注目。面对近来众多宫廷珍品的惊艳亮相,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呢?参考当年的宫廷档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拍场投资重要参考
“信天主人”是乾隆皇帝很喜欢的名号,制作相应的宝玺是很自然的事。根据现有实物和文献推断,此次拍卖的这方青白玉“信天主人”印玺制作时间大约在乾隆51年,在《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中有两条材料记录了此宝的制作情况,从中可知此方青白玉信天主人玉宝的具体制作过程:乾隆51年5月22日内廷将刻好钮的玉宝连同印文设计稿发交苏州织造刻字,苏州玉工刻好字后于同年9月12日送回造办处,进呈乾隆帝御览,半个月后又将此玉宝交给造办处广木作配匣盛装,最终置于懋勤殿中使用。整个过程历时近5个月。
类似的情况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非常普遍。自从2009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清乾隆皇帝御制的“水波云龙”宝座以超过8500万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家具拍卖纪录之后。各式各样的皇帝宝座就纷纷露面,但从最终的成交情况来看,能够收到追捧的,都是有明确记载的,像在2009年秋拍中,清乾隆紫檀雕云龙纹宝座成交价格达到了1120万元。据清宫档案记载,此宝座为大清皇帝赏赐给其弟恭亲王之物,一直为恭王府珍藏,清末民国初从恭王府流出,被武汉陆羽平幸得收藏,陆氏并在宝座靠背的背面素板面镌铭,简要记述了宝座辗转经历,亦进一步证明宝座流传有绪,更显珍贵难得。
权威著录内涵丰富
宫廷艺术品成为拍卖热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来源可靠。宫廷艺术品绝大部分流传有绪,有的见诸著录,如乾隆至嘉庆年间曾将宫中收藏的历代法书名画鉴定著录编成《石渠宝笈》初编、重编、三编,加钤石渠宝笈等玺印,这些如今已成为拍卖市场追捧的热点,有的还有原装盒匣,不同流俗。同时,像清内务府陈设档之类的,是清宫各处殿堂陈设物品的清册,共有 682 册。从近年来的收藏市场来看,许多著录书籍本身就是来自清宫的档案,像《清宫瓷器档案全集》,收入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皇宫旧藏有关瓷器档案影印件十万余页,藉此可以解读清廷瓷器烧造的政策,集中反映了清代皇家对瓷器生产的管理。
比对收藏谨慎为上
与现代的著录书籍相比,清宫旧档只有文字,而没有图片,这无疑是一大“致命伤”,对于造假者来说,完全可以根据旧档中资料进行造假,而从拍卖结果来看,就是同一种类型的拍品,会有天壤之别的价格。就拿已清乾隆·青花穿花龙纹梅瓶来说,在清宫档案中,有乾隆三年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仿宣窑青花”的记载。在今年的春拍中,其成交价达到了3584万元。而从以往的拍卖价格来说,早在2001年秋拍的时候,一件同类型的梅瓶,成交价超过了1300万元,而在2008年春拍中,一件成交只有599.5万元。 因此,仅仅参考清宫档案中的一句话,就贸然进行投资并不可取。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拍场看到相关于清宫档案有关的艺术品时候,对于一些表述要引起警惕,比如,“从此器的做工、艺术风格推断,应为康熙时内务府造办处奉敕所造”、“这种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在清宫档案中也有记载”、“工艺品的造型等,均符合清乾隆时期造办处珐琅作风格”。而像“参阅”、“参考”的字样,投资者也应该引起注意,说明虽然其可能和清宫档案记载的想象,但实际上并不是指同一件物品。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文前提要:面对近来众多宫廷珍品的惊艳亮相,投资者还应多参考当年的宫廷档案,通过比对以防止造假藏品。
在即将举行的中国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方青白玉“信天主人”印玺由于其尺寸为同类中最大而格外引人注目。面对近来众多宫廷珍品的惊艳亮相,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呢?参考当年的宫廷档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拍场投资重要参考
“信天主人”是乾隆皇帝很喜欢的名号,制作相应的宝玺是很自然的事。根据现有实物和文献推断,此次拍卖的这方青白玉“信天主人”印玺制作时间大约在乾隆51年,在《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中有两条材料记录了此宝的制作情况,从中可知此方青白玉信天主人玉宝的具体制作过程:乾隆51年5月22日内廷将刻好钮的玉宝连同印文设计稿发交苏州织造刻字,苏州玉工刻好字后于同年9月12日送回造办处,进呈乾隆帝御览,半个月后又将此玉宝交给造办处广木作配匣盛装,最终置于懋勤殿中使用。整个过程历时近5个月。
类似的情况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非常普遍。自从2009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清乾隆皇帝御制的“水波云龙”宝座以超过8500万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家具拍卖纪录之后。各式各样的皇帝宝座就纷纷露面,但从最终的成交情况来看,能够收到追捧的,都是有明确记载的,像在2009年秋拍中,清乾隆紫檀雕云龙纹宝座成交价格达到了1120万元。据清宫档案记载,此宝座为大清皇帝赏赐给其弟恭亲王之物,一直为恭王府珍藏,清末民国初从恭王府流出,被武汉陆羽平幸得收藏,陆氏并在宝座靠背的背面素板面镌铭,简要记述了宝座辗转经历,亦进一步证明宝座流传有绪,更显珍贵难得。
权威著录内涵丰富
宫廷艺术品成为拍卖热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来源可靠。宫廷艺术品绝大部分流传有绪,有的见诸著录,如乾隆至嘉庆年间曾将宫中收藏的历代法书名画鉴定著录编成《石渠宝笈》初编、重编、三编,加钤石渠宝笈等玺印,这些如今已成为拍卖市场追捧的热点,有的还有原装盒匣,不同流俗。同时,像清内务府陈设档之类的,是清宫各处殿堂陈设物品的清册,共有 682 册。从近年来的收藏市场来看,许多著录书籍本身就是来自清宫的档案,像《清宫瓷器档案全集》,收入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皇宫旧藏有关瓷器档案影印件十万余页,藉此可以解读清廷瓷器烧造的政策,集中反映了清代皇家对瓷器生产的管理。
比对收藏谨慎为上
与现代的著录书籍相比,清宫旧档只有文字,而没有图片,这无疑是一大“致命伤”,对于造假者来说,完全可以根据旧档中资料进行造假,而从拍卖结果来看,就是同一种类型的拍品,会有天壤之别的价格。就拿已清乾隆·青花穿花龙纹梅瓶来说,在清宫档案中,有乾隆三年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仿宣窑青花”的记载。在今年的春拍中,其成交价达到了3584万元。而从以往的拍卖价格来说,早在2001年秋拍的时候,一件同类型的梅瓶,成交价超过了1300万元,而在2008年春拍中,一件成交只有599.5万元。 因此,仅仅参考清宫档案中的一句话,就贸然进行投资并不可取。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拍场看到相关于清宫档案有关的艺术品时候,对于一些表述要引起警惕,比如,“从此器的做工、艺术风格推断,应为康熙时内务府造办处奉敕所造”、“这种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在清宫档案中也有记载”、“工艺品的造型等,均符合清乾隆时期造办处珐琅作风格”。而像“参阅”、“参考”的字样,投资者也应该引起注意,说明虽然其可能和清宫档案记载的想象,但实际上并不是指同一件物品。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新进藏家如何面对火热拍卖行情 上篇文章:爱家收藏系列公益讲座为大众普及紫砂文化知识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良好心态助避免误购赝品
- 玉雕分享 一招一式,玉鸣于人
- 何为“收藏”的最高境界?
- 吴昌硕与上海有什么缘分
- GAC独立首饰设计师联展 蛰伏一年强...
- 收藏版画不是一蹴而就
- 认识一个连体钞品种之十三:分币八连体
- 珠宝国检中心启动免费保真
- 书画臆造造假法之古代书画伪作辨识
- 名贵木料:沉香木的价值及辨伪
- 海洋滋养两大文玩:海柳和砗磲 极具收...
- 传承收藏文化 增强鉴赏能力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盛世乱收藏
- 古人笔下画中的水獭
- 鉴宝心得: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
- 和田玉与俄罗斯玉以及青海玉的简单辨别...
- 出土文物看姑娘坟里淑女身世
- 张伯驹一生收藏价值上亿 最后都捐给了...
- 以今人选择法分析 “宋四家”的“蔡”
- 养虫葫芦里的讲究
- 普通收藏品自诩国礼哄抬身价
- 走进上海博物馆“墓室” 千年壁画“活...
- 贵金属收藏牢记三大要点
- 教你蓝宝石的简单鉴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