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看与嗅鉴别佛像赝品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青岛鉴宝会专家为收藏者支招
本月第二个周六举办的青岛鉴宝会上,几位藏友同时带去了数件铜佛,不过除了一件清晚期漆金铜佛比较“开门”外,其他多数并未得到专家肯定。对此,鉴宝会专家、青岛蕴宝堂博物馆馆长苏义才提醒,近年铜佛造像升值迅猛,市场上伪造的佛像赝品也应运而生,收藏者“淘宝”时,须特别注意以防走眼。
材质造型辨真伪
苏义才建议,收藏者可用看、嗅等方式鉴别金铜佛造像真伪。
首先看材质。金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用铜不一样,元代以前铜佛一般用青铜,也有少量红铜制品,元代以后则出现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其次看标志、坐骑、手印和坐姿。佛像制造时十分严谨、规范,学习、了解各时期的不同特征,就能准确地为藏品定名,不但能分清佛还是菩萨,而且还能弄清是哪尊佛像和哪尊菩萨。
再次是看面相、体型和服饰。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许多变化,比如相连的两个朝代——隋和唐,这段时期虽然整体风格相近,但铜佛造像的面相仍略有区别:隋代的佛和菩萨为半圆脸型,唐初就变得稍瘦一些。
最后看款式。款式是指佛像固有的文字资料,比如铭文和题记等,这对鉴别真伪有一定参考作用。
特殊味道可嗅别
此外,苏义才介绍,收藏者还可用嗅觉作鉴别。古代金铜佛像或其他木质、陶瓷等材质的佛像,长时期受人们供奉时被烟火所染,或长时期埋藏于地下,只要仔细嗅别,一般都可嗅到烟火、发霉或朽味,而现代仿制品则完全没有这种味道,即便是有些伪品用烟熏或埋于地下等作旧处理,也难免露出破绽,或烟火味过浓,或泥土气味太浓,从而被识破。 文/图 李会展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品相和题材决定价值 收藏连环画的三大必杀技 上篇文章:艺术品投资的四大风险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 怎样介入杂项收藏
- 假币泛滥成灾 收藏要靠眼力
- 收藏小常识: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 包天伟再创木雕巨制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赝品里也能淘真金
- 吴冠中亲笔批假画:系伪作
- 大藏家王世襄家具的奇幻漂流
- 红豆杉濒危20年之二:江西盗伐判44...
- 傅抱石与《敬亭秋》
- 嘉靖到底是不是一个会“烧瓷器”的好道...
- 陕历博低调秀彩蛋 一级文物够《国家宝...
- 张伯驹一生收藏价值上亿 最后都捐给了...
- 艺术家评论家拍卖行如何串通哄抬价格
- 四种方法伪造古币 一个钱买钱的谎言
-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
- 收藏品投资切忌跟风炒作
- 民间藏家鉴宝失意 万件藏品假货八成
- 印象派作品为什么那么贵
- 专家讲解珊瑚饰品的选购与保养
- 赵幹《江行初雪图》赏析:散势的景趣
- 金银锭真伪鉴别有讲究
- 泰山上珍贵的摩崖碑刻
- 搞收藏切忌执迷不悟
- 百岁瓷王建军第一瓷被十大军事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