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爱好收藏先读书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盛世收藏热,今天喜欢古玩的朋友越来越多,近日与藏友交谈之间,竟发现不少人因买了赝品而大叹其苦。这使我想起近日读到的两本好书。一是蔡国声的《古玩经眼录》(学林出版社),此书副题是“古玩鉴定五十讲”;另一本是《马未都说收藏》(中华书局),我读后大受启迪,在此推荐给爱好收藏的朋友们。
说到古玩,不少人对它颇有兴趣,却又感到学问太深奥。我家中此类藏书已有上百册,但不少书太专业,或讲得太玄乎。《古玩经眼录》的作者以实物(陶、瓷、玉、青铜、木雕、牙雕、竹刻等)为例,讲解这些古玩的背景、历史与特点,讲得深入浅出,而又言之有物。比如讲陶,陶分彩陶、黑陶、白陶和釉陶四种。彩陶历史最悠久,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彩陶最著名;黑陶则产生于山东的“龙山文化”;白陶与釉陶则发明于殷商时期,由于高岭土含有微量铁元素,硬质的釉陶已具备了发展成瓷器的特点。这一章表述简洁明了,对人们认识陶与瓷的起源,一目了然。再如作者讲古玩杂件,作者认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往往忽视了对杂件的研究与收藏,蔡国声先生列举了杂件的种类,一一作了艺术分析,读来兴趣盎然。作者还对景泰蓝、砚雕、竹黄、沉香木与玉器作了细致分析与介绍,既开拓了读者的知识面,又教了不少识宝的窍门。
我平时常看付费电视“天下收藏”节目,听有的嘉宾讲解,明显带了“炒作”的味道,怂恿收藏者去高价投资,但蔡先生不是,他的讲解是艺术性的、技术性的,值得向大家推荐。
马未都,原来与我同行,也是当编辑,后来迷上收藏。读《马未都说收藏》,如同听纪连海、李亚平、易中天、于丹讲史。此类书这几年很火热,但我一直未买,原因是我在十年浩劫中通读了“二十四史”,对国史不能说了如指掌,也是知之七八。但谈收藏,我自认还是门外汉,这次读马未都妙趣横生的文字,很过瘾。比如他讲家具,从门类讲到式样、用材,表叙清楚,辨伪明了,既有学问也有趣味,还有故事与经历。他讲1996年美国一个富翁以50万美元买下一把中国黄花梨交椅,后捐给博物馆,博物馆将其展出,允许参观者都可以坐一坐,让大家享受一下中国家具的魅力。那天来了一位300公斤的胖子,他要试坐,工作人员也拦不得,结果他一坐下,400岁的椅子散了。可美国人没让他赔,还向胖子道歉,害他摔了一跤。这椅子后来修复一新后,再也不让人坐了。这件事反映东西方人的不同文化观念,类似趣闻还有很多。全书共六册,每册居然都印了60万册,可见此书受欢迎程度。
喜欢收藏,是人生一大乐趣,但涉足收藏之前,还是首先要学知识。先读书,再出手,那么你才会成为一个明智的收藏家。
说到古玩,不少人对它颇有兴趣,却又感到学问太深奥。我家中此类藏书已有上百册,但不少书太专业,或讲得太玄乎。《古玩经眼录》的作者以实物(陶、瓷、玉、青铜、木雕、牙雕、竹刻等)为例,讲解这些古玩的背景、历史与特点,讲得深入浅出,而又言之有物。比如讲陶,陶分彩陶、黑陶、白陶和釉陶四种。彩陶历史最悠久,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彩陶最著名;黑陶则产生于山东的“龙山文化”;白陶与釉陶则发明于殷商时期,由于高岭土含有微量铁元素,硬质的釉陶已具备了发展成瓷器的特点。这一章表述简洁明了,对人们认识陶与瓷的起源,一目了然。再如作者讲古玩杂件,作者认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往往忽视了对杂件的研究与收藏,蔡国声先生列举了杂件的种类,一一作了艺术分析,读来兴趣盎然。作者还对景泰蓝、砚雕、竹黄、沉香木与玉器作了细致分析与介绍,既开拓了读者的知识面,又教了不少识宝的窍门。
我平时常看付费电视“天下收藏”节目,听有的嘉宾讲解,明显带了“炒作”的味道,怂恿收藏者去高价投资,但蔡先生不是,他的讲解是艺术性的、技术性的,值得向大家推荐。
马未都,原来与我同行,也是当编辑,后来迷上收藏。读《马未都说收藏》,如同听纪连海、李亚平、易中天、于丹讲史。此类书这几年很火热,但我一直未买,原因是我在十年浩劫中通读了“二十四史”,对国史不能说了如指掌,也是知之七八。但谈收藏,我自认还是门外汉,这次读马未都妙趣横生的文字,很过瘾。比如他讲家具,从门类讲到式样、用材,表叙清楚,辨伪明了,既有学问也有趣味,还有故事与经历。他讲1996年美国一个富翁以50万美元买下一把中国黄花梨交椅,后捐给博物馆,博物馆将其展出,允许参观者都可以坐一坐,让大家享受一下中国家具的魅力。那天来了一位300公斤的胖子,他要试坐,工作人员也拦不得,结果他一坐下,400岁的椅子散了。可美国人没让他赔,还向胖子道歉,害他摔了一跤。这椅子后来修复一新后,再也不让人坐了。这件事反映东西方人的不同文化观念,类似趣闻还有很多。全书共六册,每册居然都印了60万册,可见此书受欢迎程度。
喜欢收藏,是人生一大乐趣,但涉足收藏之前,还是首先要学知识。先读书,再出手,那么你才会成为一个明智的收藏家。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伦敦市鉴定委员会拒对巴斯奎特作品认证 上篇文章:老相机收藏四大原则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古玩造假手法层出不穷 具体实例来介绍...
- 七巧桌的变化:鉴定实木看正反节疤
- 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去除古钱币上的铜锈...
- 翡翠质量参差不齐需掌握鉴别方法
- 中央美院展馆收藏的历史尘烟 掩不住真...
- 收藏小常识: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 晋晓瞳打造福禄天下 九龙至尊致敬时代
- 帮您鉴宝:祖传漆盘
- 书画艺术市场造假十大手段剖析
- 从铸币工艺看秦国货币的流通
- 鉴赏|天青色等烟雨——青花瓷
- 民间文物鉴定将出台管理办法
- 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与收藏
- 研究权威学者:唐代钱币曾经是国际货币
- 中国四大经典名玉(1)
- 中国古典艺术品鉴赏与投资课程招生简章
- 文物鉴定会能否继续受宠
- 名贵木料:沉香木的价值及辨伪
- 万珺说翡翠:你知道翡翠的行情吗(图)
- 北宋卤簿钟上的“千里江山图”
- 《清明上河图》的文化效应 推动市肆风...
- 金丝楠木和黄花梨相比劣势明显
- 如何识别新旧瓷器
- 真画册里也藏赝品
- 玩老家具大忌:整旧如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