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爱好收藏先读书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盛世收藏热,今天喜欢古玩的朋友越来越多,近日与藏友交谈之间,竟发现不少人因买了赝品而大叹其苦。这使我想起近日读到的两本好书。一是蔡国声的《古玩经眼录》(学林出版社),此书副题是“古玩鉴定五十讲”;另一本是《马未都说收藏》(中华书局),我读后大受启迪,在此推荐给爱好收藏的朋友们。
说到古玩,不少人对它颇有兴趣,却又感到学问太深奥。我家中此类藏书已有上百册,但不少书太专业,或讲得太玄乎。《古玩经眼录》的作者以实物(陶、瓷、玉、青铜、木雕、牙雕、竹刻等)为例,讲解这些古玩的背景、历史与特点,讲得深入浅出,而又言之有物。比如讲陶,陶分彩陶、黑陶、白陶和釉陶四种。彩陶历史最悠久,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彩陶最著名;黑陶则产生于山东的“龙山文化”;白陶与釉陶则发明于殷商时期,由于高岭土含有微量铁元素,硬质的釉陶已具备了发展成瓷器的特点。这一章表述简洁明了,对人们认识陶与瓷的起源,一目了然。再如作者讲古玩杂件,作者认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往往忽视了对杂件的研究与收藏,蔡国声先生列举了杂件的种类,一一作了艺术分析,读来兴趣盎然。作者还对景泰蓝、砚雕、竹黄、沉香木与玉器作了细致分析与介绍,既开拓了读者的知识面,又教了不少识宝的窍门。
我平时常看付费电视“天下收藏”节目,听有的嘉宾讲解,明显带了“炒作”的味道,怂恿收藏者去高价投资,但蔡先生不是,他的讲解是艺术性的、技术性的,值得向大家推荐。
马未都,原来与我同行,也是当编辑,后来迷上收藏。读《马未都说收藏》,如同听纪连海、李亚平、易中天、于丹讲史。此类书这几年很火热,但我一直未买,原因是我在十年浩劫中通读了“二十四史”,对国史不能说了如指掌,也是知之七八。但谈收藏,我自认还是门外汉,这次读马未都妙趣横生的文字,很过瘾。比如他讲家具,从门类讲到式样、用材,表叙清楚,辨伪明了,既有学问也有趣味,还有故事与经历。他讲1996年美国一个富翁以50万美元买下一把中国黄花梨交椅,后捐给博物馆,博物馆将其展出,允许参观者都可以坐一坐,让大家享受一下中国家具的魅力。那天来了一位300公斤的胖子,他要试坐,工作人员也拦不得,结果他一坐下,400岁的椅子散了。可美国人没让他赔,还向胖子道歉,害他摔了一跤。这椅子后来修复一新后,再也不让人坐了。这件事反映东西方人的不同文化观念,类似趣闻还有很多。全书共六册,每册居然都印了60万册,可见此书受欢迎程度。
喜欢收藏,是人生一大乐趣,但涉足收藏之前,还是首先要学知识。先读书,再出手,那么你才会成为一个明智的收藏家。
说到古玩,不少人对它颇有兴趣,却又感到学问太深奥。我家中此类藏书已有上百册,但不少书太专业,或讲得太玄乎。《古玩经眼录》的作者以实物(陶、瓷、玉、青铜、木雕、牙雕、竹刻等)为例,讲解这些古玩的背景、历史与特点,讲得深入浅出,而又言之有物。比如讲陶,陶分彩陶、黑陶、白陶和釉陶四种。彩陶历史最悠久,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彩陶最著名;黑陶则产生于山东的“龙山文化”;白陶与釉陶则发明于殷商时期,由于高岭土含有微量铁元素,硬质的釉陶已具备了发展成瓷器的特点。这一章表述简洁明了,对人们认识陶与瓷的起源,一目了然。再如作者讲古玩杂件,作者认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往往忽视了对杂件的研究与收藏,蔡国声先生列举了杂件的种类,一一作了艺术分析,读来兴趣盎然。作者还对景泰蓝、砚雕、竹黄、沉香木与玉器作了细致分析与介绍,既开拓了读者的知识面,又教了不少识宝的窍门。
我平时常看付费电视“天下收藏”节目,听有的嘉宾讲解,明显带了“炒作”的味道,怂恿收藏者去高价投资,但蔡先生不是,他的讲解是艺术性的、技术性的,值得向大家推荐。
马未都,原来与我同行,也是当编辑,后来迷上收藏。读《马未都说收藏》,如同听纪连海、李亚平、易中天、于丹讲史。此类书这几年很火热,但我一直未买,原因是我在十年浩劫中通读了“二十四史”,对国史不能说了如指掌,也是知之七八。但谈收藏,我自认还是门外汉,这次读马未都妙趣横生的文字,很过瘾。比如他讲家具,从门类讲到式样、用材,表叙清楚,辨伪明了,既有学问也有趣味,还有故事与经历。他讲1996年美国一个富翁以50万美元买下一把中国黄花梨交椅,后捐给博物馆,博物馆将其展出,允许参观者都可以坐一坐,让大家享受一下中国家具的魅力。那天来了一位300公斤的胖子,他要试坐,工作人员也拦不得,结果他一坐下,400岁的椅子散了。可美国人没让他赔,还向胖子道歉,害他摔了一跤。这椅子后来修复一新后,再也不让人坐了。这件事反映东西方人的不同文化观念,类似趣闻还有很多。全书共六册,每册居然都印了60万册,可见此书受欢迎程度。
喜欢收藏,是人生一大乐趣,但涉足收藏之前,还是首先要学知识。先读书,再出手,那么你才会成为一个明智的收藏家。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伦敦市鉴定委员会拒对巴斯奎特作品认证 上篇文章:老相机收藏四大原则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 黄龙玉实为黄蜡石非真玉
- 印章:中国文人的特有符号
- 晨报推藏品大舞台 免费鉴宝
- 元代珐华器陶龙身价是谜
- 一目了然 让你学会陶瓷专业名词
- 从材料质地上鉴别金银器要注意哪些方面...
- 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 养虫葫芦里的讲究
- 泥形款功玩紫
- 破解香玉千古之谜:中国历史上并无金香...
- 认识一个连体钞品种之十五:10元4连...
- 2017秋拍创新高,顶级藏家支招抓住...
- 吴昌硕作品《日有喜》真伪考
- 2008:做个体育收藏者
- 专家来烟鉴宝市民喜忧参半 收藏者手中...
- 禹之鼎书画作品辨伪
- 上海珠宝展老庙新中式首饰演绎夏日摩登
- 向境外邮寄文物不申报属走私
- 弘一大师的“弘体佛家书”:独领风气
- 傅抱石与《敬亭秋》
- 警惕贺岁藏品傍名牌 专家教你三招防骗...
- 蔡京:祸国奸臣却是书法大家
- 奥运徽章收藏须谨慎
- 贵金属收藏牢记三大要点
- 淘宝海外 切忌不看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