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凭票供应:被收藏起来的日子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油票、粮票、布票、电视机票……这些今天看来十分陌生的票证,却是当年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如今,这些带着时代烙印的票证已经成为珍贵的收藏品,伴随着钱包鼓起来、商品多起来的过程悄然退出了生活。
今年65岁的胡申南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退休职工,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收藏有全国各地2000多种3万余枚票证。谈起票证的历史,胡申南如数家珍:我国的票证从1955年开始使用,到1993年3月停止使用,大致包括吃、穿、用三种,比如粮、油、棉花、布、卫生纸、肥皂等,改革开放以后又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物品的票。
上海发行的各类票券大概在200多种。2000年,胡申南编著《今玩票证》一书,对自己收藏的票证作了详细介绍,并注出了票证的市场价格;8年之后的今天,这些票证的价值更日益增长。在胡申南收藏中,有全国面额最小的票证:1958年辽宁的一分油票、1960年南京的一钱粮票、1975年新疆的一厘米布票……除此之外,还有1961年宁夏的半两棉花票、1963年上海的二钱半粮票、1974年江苏的二钱糖票等。一分油票大概就是一滴油,去食堂吃饭时买一个菜就给一张油票;一钱的粮票只能买到十几粒米;三钱肉票就是薄薄几片肉;二钱糖票也就指甲盖大一点糖……那时候上海特有的是抹布巾票,今天看来其实就是粗麻袋布,可在当时只有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才有,一般家庭就拿旧衣服做抹布。
在胡申南的收藏本里,还有0.1块的皂券、0.4盒烟票……这些“面值”甚至都不足整数的票券记录的是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真实面貌:人们只有集齐多张票券,才能买到实物。一枚枚票证仿佛一个个故事,将胡申南夫妇俩拉回了过去的岁月,老伴楼静年回忆说:当时粮食局发粮票都是有限额的,每个月学生发32斤、婴儿5斤,成人则根据工作分类,没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妇女只有25斤,体力劳动者50斤,其他工作的是32斤。糖、油、肉等基本都是每月每人半斤。怀孕的妇女国家会发给她6尺布票,用来做孕妇穿的大裤子。“平时是绝对吃不到鸡鸭的,有客人来了,家里会把鸡鸭拿上桌,可也只是让小孩看看;想买鱼的话凌晨两三点就要去排队;有时候同时要买几样东西,就得一家人都早早去排队,还会搬块石头占位置。”
改革开放初期,台钟、手表、黑白电视机这类物件的票证开始出现。当时要想买这些东西,光有钱是买不到的,得先到单位登记排号,一个单位里一季度只能派到一两张票,可是并不确定来的是什么票,只有来的票刚好是你想买的东西,号码又恰好轮到你了,才能拿钱去买。那时候结婚讲究‘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赶着要结婚的,只能和当季排到票的人说情,就这样,在上世纪80年代初,胡申南家里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时候家里就拿块彩色玻璃放在黑白电视机前面,再拿个放大镜用,看到又‘大’又是‘彩色’的人物、画面,就很开心。”
胡家有一儿一女,分别为29岁、34岁。女儿对票证还有一些印象,儿子常常会翻看家里的收藏,却老是疑惑,不相信有这些东西存在,但又是真真切切的实物。“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票证就十分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物件、商店里五花八门的商品、社会上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
胡申南说:“我的子女现在每人都有好几张卡:银行卡、超市消费卡、饭卡、公交卡……年轻人喜欢‘潇洒一挥’,我自己虽然只有一张工资卡,却也什么都能买到了。”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市民对实物金的投资热情趋热 上篇文章:邮市低迷藏家大量出货兑现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 熊猫金币设计师程超访谈录
- 西安园艺博览会熊猫加字币发行
- 1月21日金银币及时行情(3)
- 世界五大金币全国首发暨湖南省分行第二...
- 金价半月跌6.2%创年内新低
- 世界上最大观音金币和中国观音金银币家...
- 明朝铜钱各时期多寡悬殊
- 金银币近期大幅上涨:藏家应保持理性
- 投资金币要慎重
- 全球首款迪士尼儿童系列贵金属推出(图...
- 7月16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蛇年纪念币遭秒杀:1元面值网上卖19...
- 央行发行10公斤奥运巨型纪念币29枚
- 北京举办历届奥运会邮票收藏展
- 金银纪念币:甄别真假是关键
- 三种普通纪念币星城掀收藏热
- 奥运纪念钞遭恶炒 行家按兵不动
- 简牍宝源局咸丰重宝背当五十母钱鉴赏
- 美印钞厂赶制鼠年吉利钱
- 盈利翻倍:银条投资不如银币(图)
- 6月1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金银币新品种缘何价格暴涨
- 8月28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北京奥运金银币投资者被套牢
- 3月7日热门品种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