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明清钱币:以银为本以铜为辅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明代货币
朱元璋在未建国之前(公元1361年)就开始铸“大中通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铸“洪武通宝”。但在明初的二十年间一直推行纸币,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开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是一种不兑换的纸币,民间不能以纸币兑换金银,但可持金银向政府换取纸币宝钞,规定宝钞一贯兑白银一两,宝钞四贯对黄金一两。
到洪武二十四年前后,由于钞币发行太多,大幅度贬值,民间不愿用钞币,私下用铜钱或金银等进行交易。明政府则采取一些措施推行钞币。洪武二十七年开始禁铜钱,之后又禁用金银。到明成祖永乐年间,为了回笼钞币制定了“户口食盐法”,规定每人每月给食盐一斤交收钞币一贯。但这些措施都不奏效,到英宗时,不得不“弛用银之禁”。
明朝有九个皇帝都铸过铜钱,多是年号钱,比较好辨认。
另外,明灭亡之后,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的几个政权称“南明”,也铸有铜钱。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铸有“永昌通宝”。
明王朝多次下令禁银,却反而用得越来越多,大交易用银,小交易用铜钱,所以明代的“元宝”、“银锭”发现比较多。
清代货币
清代币制是白银、铜钱兼用,以银为本,以铜钱为辅,在流通中大数用银,小数用铜钱。政府的财政收支自始就是以白银为准。流通中白银最基本的形式是呈船形的“元宝”,重约五十两;重十两的为中锭,做锤形;一二两至三五两的为小锭,多呈小馒头形;一两以下的为碎银。
白银在我国一直是称量货币,明清时外国的银元也开始流入我国,清乾隆时开始铸造“乾隆宝藏”银币,之后又铸有“嘉庆宝藏”、“道光宝藏”等银币。这是我国流通最早的银铸币“银元”。
清朝的铜钱铸的也相当多,质量也比较好,每位皇帝都铸有年号钱。到光绪时出现了机制铜元,成为一种新的货币形态,颇受社会欢迎,热铸的方孔钱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朝也用过钞币,但时间短,数量有限,一是在顺治时期,一是在咸丰时期,前后各十年左右就废止不用了。(完)
高崇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楚文化、考古学礼制文化、古代丧葬制度、古代青铜器、古代货币等。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五台山金银币文化底蕴深厚 上篇文章:7月9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网友评论 ()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6月11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2月1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人民币收藏与金银币收藏投资市场的关系
- 4月22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大明通行宝钞价几何
- 9月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金条投资价值究竟有多大
- 南方文化收藏赏评活动火爆 民间藏品过...
- 5月11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投资连体钞的十一大理由
- 买10枚京剧脸谱银币月赚3.4万
- 8月7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和你说说那些澳门币的变迁
- 2011:关注连体钞的市场表现
- 北京熊猫金币一夜涨400元
- 牛年生肖币年涨四至五倍
- 生肖纪念币涨价细无声
- 乾隆皇帝御笔题官金:牛年官金元宝正式...
- 第3版人民币2年涨30倍
- 龙年纪念币玩过山车
- 光绪通宝价格行情分析
- 警惕贵金属收藏品的误导
- 投资奥运邮品需要保持理性
- 杭州造币厂历年铸造情况
- 钱币投资:1角门槛低空间也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