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广东出土的铜币多有绿锈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图一

图二
钱币锈色不同,南北出土的钱币锈色有异,同样的锈色还分有毒与无毒,不同锈色的钱币价值有所差异,因此锈色成为钱币收藏者鉴赏钱币的重要依据。不过,无论哪一种收藏品种的鉴赏都要综合多种因素,如果单一靠锈色来鉴赏,又会令收藏者陷入误区。
有毒锈影响市场价格
一般来说,传世的铜币表面形成黑漆古色(又称“包浆”);出土的铜币最常见的是受酸性土形成的绿锈,被称为“生坑绿锈”,其次是朱砂色、蓝色、白色等。形成不同颜色是因为钱币接触的土壤有所不同。如读者收藏的钱币上有白色锈,就因为出土地为盐碱地如河南兰考地区等。广东的土质以酸性为主,因此出土的铜币多为绿色。
钱币上的锈分有害锈与无害锈两种。一般来说,无毒的多呈现青绿色,而有毒的多呈现灰蓝色。有毒的锈附着坚固,难以去除,需要用特殊药水浸泡。但去除有毒锈后钱币上将出现被病毒腐蚀而成的小洞,如这枚刀币(见图一)经过药水浸泡后就出现了小坑洼。受有毒锈腐蚀的钱币在市场上价格大打折扣。从市场上可了解到,如果没有这种小坑洼,这枚刀币价格至少过万元;而目前却只值两三千元,价格差异甚大。
南北出土铜币锈色不同
南北方出土的钱币锈色有所不同。北方干燥,钱币出土地被称为“干坑”,钱币上形成均匀、微薄的锈色,较为美观,特别是西北、甘肃等地出土的钱币最佳;南方湿润,钱币出土地被称为“湿坑”,锈层较厚、不均匀,病毒出现的机会较大,钱币被腐蚀程度较严重。因此,南方和北方的收藏者对对方出土的钱币都互不认可,存在认识误区。
在三四十年前,钱币收藏界对钱币的审美是把所有锈色磨光,形成珠圆玉润之感;而近几年,收藏界兴起以保存最原始的锈色为美的潮流,并称其为“红斑绿锈”,主要是源于部分收藏者对经磨的钱币心存质疑,认为只有被动过手脚的钱币才有必要以磨光锈色作为掩饰。有学者认为,从收藏角度看,流行以锈为美或以无锈为美都无所谓;但研究钱币一定要上手,要进行把玩、称重、制作拓片等,如果因为要保持锈色而只能远观,则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鉴定
读者:请专家帮我鉴定这枚钱币(见上图)的真假。还有解释一下钱币表面怎么会附着白色的东西,是造假还是什么?
鉴定:从图片判断,这枚钱币的确是真品,但极为普通,收藏价值不高。其表面附着的白色物体是由于出土于盐碱地而产生的锈,从图片看应该是有毒锈,除了长期将腐蚀该枚钱币外,如与其他钱币放置一起,将有传染其他钱币并对其腐蚀的破坏作用,建议读者将其“隔离”。
说明:本栏目所鉴定的作品均基于读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进一步鉴定需要观看实物。
   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5月19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上篇文章:5月19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8月30日热门品种点评
- 徐悲鸿金银币发行(图)
- 歇夏不歇市:网购金银币正当时
- 1元龙年纪念币网上热炒(图)
- 9月2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品赏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
- 东北丹东淘来咸丰重宝背横二十
- 7月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7月22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99年版50元涨到150元
- 翻身的农奴上新中国邮票
- 美国13州考虑将金银币作为美元替代货...
- 5月18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龙年纪念币玩过山车
- 天人合一的观点看澳门整版连体钞价值
- 奥运纪念钞DIY伪品卖600元(图)
- 8月1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广州亚运会首款纪念邮票发行
- 徐开通:收藏钱币背后的历史
- 隋·唐·五代十国:中国古泉的巅峰盛世
- 法律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
- 文化金走热六成是为收藏
- 第四套人民币简介
- 央行首次发行2公斤生肖金币(图)
- 2011年集币市场演绎冰火两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