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变土为金

来源/作者:网络 |
  主讲人简介: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1981——1995年,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担任编辑。
  从1980年起,马未都就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十余年里他以瘦马等为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
  马未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20世纪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报》上发表,并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
  马未都的另一部专著《中国古代门窗》已于2002年面世,并于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目前他又致力于关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
  内容简介: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但是我们有一个更重要的发明,使用的更为广泛的一个发明,反而没有列入到我们的四大发明,是我们的瓷器。
  瓷器的产生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划时代一个贡献,这个贡献就是我们说的连中国的名字都叫"瓷器",瓷器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它的强度大于了陶器,那么在生产当中他比较随心所欲,就是你想做成什么样子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子,当然,一开始陶瓷的生产是不能太随心所欲的,比如我们想做大件的东西当时是烧不成的,今天我们可以烧五米高的大瓶子都能烧出来,过去是烧不到的,受到各种限制。那么瓷器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原材料便宜,我们知道中国早期的很多容器,尤其贵族使用的容器都是用铜来制造的,成本非常高,汉代还有一种贵族用的器皿是漆器,成本也非常高。那么,陶瓷改变了这个局面,是它的原材料非常低,使它的成本大大地降低,市场的竞争力就增加了。
  再有一点,就是瓷器的原材料相对来说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所以,他在古代运输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带着技术走,我学会怎么烧造,我就可以从甲地到乙地展开这门技术,去进行异地的烧造,不需要把这个东西从甲地运输到乙地,运输成本是非常昂贵的一件事情。
  那么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为什么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呢?一个很简单,就是里头含铁,含铁它就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那么从科学角度上讲,白瓷、青瓷、黑瓷都是一种瓷,都是青瓷,随着颜色的加深就是含铁量的增高,含铁量越高就越黑,由绿变黑,达到一定程度就它变成黑色的了。那么把含铁量去掉,减的越干净就是越白,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那么我们今天使用瓷器有很多心理感受是不注意的,比如我们赴一个宴会,大家觉得这个盘子很漂亮,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感觉重要还是今天吃的是什么,对吧?今天吃鲍鱼大餐,鱼翅大餐,吃一个农家饭,你使用什么杯盘不是很重要,但是古代时候很重要。为什么呢?我们设想今天请你吃饭的这个人,上面的餐具都是黑的,你什么感受呢?捧着黑碗吃饭是不是心理比较沉重的事情?我们今天偶尔还有这样,比如你去吃一碗乌冬面,街上日本餐馆里有卖乌冬面,一般都是黑碗,白面条看着很漂亮,你是偶尔的,但是你天天捧着一个黑碗吃饭,你会很沉重这个心理,你老想我怎么老捧着一个黑碗吃饭,对不对?所以陶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摆脱黑暗的过程,首先让它白一下,让它一定要变得悦目,这是陶瓷一开始的简单的追求。那么,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都有过怎样价值连城的瓷器,而当年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一种特殊瓷器,究竟又将揭开中国历史上怎样的一大谜案?敬请关注《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之变土为金》!
浏览次数:83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马未都说陶瓷收藏:曙光初现   上篇文章:马未都说陶瓷收藏:稀世珍瓷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