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巧手居民制出拇指琵琶 最小只有4厘米
来源/作者:网络 |
巧手居民制出“拇指”琵琶
天津市乐山里社区居民马俊民有个拿手绝活——制作微型民乐器。走进马俊民的家,墙上、柜子上挂放的都是他多年以来的“杰作”,其中不乏马俊民自己的发明创造。如今,这些“大家伙”在马俊民看来,已经缺乏挑战难度。制作微型民乐器成了马俊民的新爱好,在他的巧手下,最小的一把琵琶只有4厘米大小。
62岁的马俊民退休前是铁路客运段的列车员,工作性质和音乐毫不沾边的他,却因为从小酷爱“玩”乐器,而从没停止过对音乐的追求,吹拉弹唱样样会。
说起自己为何钟情于制作乐器,马俊民笑谈,儿子六岁时学习拉二胡,当时看着小家伙拿着成人用的二胡练习起来十分费力,他就萌生了给儿子制作“小乐器”的想法。“当时就想着只要按比例将二胡缩小就可以了,没想到实际操作起来还真不简单,我一开始做出来的几把琴都像纸糊的一样。”马俊民说道。为了给儿子做琴,马俊民前后拆卸过百余把二胡进行研究,成品出炉后,儿子终于可以用合适的乐器练习了,马俊民心里甭提多美了。从那时起马俊民有了自制乐器的“瘾”。
退休后,马俊民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做乐器、研究乐器上。二胡、琵琶、葫芦丝……甭管是吹的,还是拉的,马俊民制作起来都不在话下。马俊民每天至少6个小时花在做琴上,除了制作传统乐器,他还开始“创新”。他发明的花瓶琴、龙凤琴和牛头琴,曾在社区文艺演出中博得满堂彩,乐山里居委会的徐主任打趣说,只要是有弦的“物件”,在马大爷的手里就全是乐器。
去年,创意不断的马俊民又开始了新的自我挑战——制作微型民乐器。制作微型乐器不同于做等比例乐器。首先,巴掌大的乐器在雕刻、造型上就不好拿捏。于是,马俊民整日窝在自家阳台的“小作坊”里,刻坏一个再刻一个,反复摸索研究。“做这小东西十分废眼,还总会被刻刀割伤手。不过,一旦做成一件,那可就是珍品。”马俊民说道。经过反复试验,如今马俊民家中的微型民乐器已经成了最耀眼的“明星”。邻居来到马大爷家都会对这些“小”作品赞不绝口。而在马俊民看来,每个作品都像他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故事,所以他从来不卖自己的作品,大部分放在家里收藏,谁喜欢就送谁一个。
如今,马俊民制作的最小的一把琵琶只有4厘米,仅相当于人的大拇指一般。这不,在去年的天津市社区教育成果展上,马俊民的手工制作微型民乐器获得了三等奖,让老人着实高兴了一把。 (实习生 张少宣 摄影 彰言)
天津市乐山里社区居民马俊民有个拿手绝活——制作微型民乐器。走进马俊民的家,墙上、柜子上挂放的都是他多年以来的“杰作”,其中不乏马俊民自己的发明创造。如今,这些“大家伙”在马俊民看来,已经缺乏挑战难度。制作微型民乐器成了马俊民的新爱好,在他的巧手下,最小的一把琵琶只有4厘米大小。
62岁的马俊民退休前是铁路客运段的列车员,工作性质和音乐毫不沾边的他,却因为从小酷爱“玩”乐器,而从没停止过对音乐的追求,吹拉弹唱样样会。
说起自己为何钟情于制作乐器,马俊民笑谈,儿子六岁时学习拉二胡,当时看着小家伙拿着成人用的二胡练习起来十分费力,他就萌生了给儿子制作“小乐器”的想法。“当时就想着只要按比例将二胡缩小就可以了,没想到实际操作起来还真不简单,我一开始做出来的几把琴都像纸糊的一样。”马俊民说道。为了给儿子做琴,马俊民前后拆卸过百余把二胡进行研究,成品出炉后,儿子终于可以用合适的乐器练习了,马俊民心里甭提多美了。从那时起马俊民有了自制乐器的“瘾”。
退休后,马俊民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做乐器、研究乐器上。二胡、琵琶、葫芦丝……甭管是吹的,还是拉的,马俊民制作起来都不在话下。马俊民每天至少6个小时花在做琴上,除了制作传统乐器,他还开始“创新”。他发明的花瓶琴、龙凤琴和牛头琴,曾在社区文艺演出中博得满堂彩,乐山里居委会的徐主任打趣说,只要是有弦的“物件”,在马大爷的手里就全是乐器。
去年,创意不断的马俊民又开始了新的自我挑战——制作微型民乐器。制作微型乐器不同于做等比例乐器。首先,巴掌大的乐器在雕刻、造型上就不好拿捏。于是,马俊民整日窝在自家阳台的“小作坊”里,刻坏一个再刻一个,反复摸索研究。“做这小东西十分废眼,还总会被刻刀割伤手。不过,一旦做成一件,那可就是珍品。”马俊民说道。经过反复试验,如今马俊民家中的微型民乐器已经成了最耀眼的“明星”。邻居来到马大爷家都会对这些“小”作品赞不绝口。而在马俊民看来,每个作品都像他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故事,所以他从来不卖自己的作品,大部分放在家里收藏,谁喜欢就送谁一个。
如今,马俊民制作的最小的一把琵琶只有4厘米,仅相当于人的大拇指一般。这不,在去年的天津市社区教育成果展上,马俊民的手工制作微型民乐器获得了三等奖,让老人着实高兴了一把。 (实习生 张少宣 摄影 彰言)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火炬点燃纪念品市场新亮点:火舞祥云受青睐 上篇文章:象山剪纸艺人创作800米剪纸长卷迎奥运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 外教如何“演绎”中国美术课本
- 饶益平:收藏古代首饰第一人
- 孙女为78岁爷爷拍艺术照走红 网友赞...
- 挖洞一个月仅获两块"玉石&...
- 十堰61岁老人用枯树皮制精美画作
- 浙博浙江纪年瓷特展: 一睹传颂千年的...
- 有人出五万想买夜明珠遭拒 收藏人提出...
- 2008上海春季艺术沙龙落下帷幕
- 埃德蒙·德瓦尔:瓷器就是中国 是前往...
- 廿八正青春 南京林业大学书法协会走进...
- 鲁宏生:酒瓶收藏乐融融
- 沪海浙潮中国画联展开幕
- 北京紫砂展:一个紫砂壶120万(图)
- 齐白石画作大热:全球销售榜踞第三位(...
- 拿破仑原创小说单页手稿拍出2.4万欧...
- 香港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秋拍书画瓷器精彩...
- 63亿美元 2007年佳士得成交年报...
- 让收藏与众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