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景泰蓝花卉笔洗(图)
来源/作者:网络 |

◆林道
笔者收藏着一件家传景泰蓝花卉笔洗(见图)。这件笔洗,是笔者祖父成毓贤,在清末考秀才前购买的。当祖父病逝时,便将其留传给了笔者。
景泰蓝,学名“掐丝珐琅”,是一种金属与陶瓷相结合的器皿。它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掐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是集高度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掐丝珐琅大约在元朝时,由传教士自中亚传入中国,并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制造时多使用蓝色,故得名“景泰蓝”。其制作过程大致分为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复杂工序。一般是先用紫铜制成铜胎,再用细铜丝在铜胎表面焊接成各种图案和花纹,然后经烧焊、酸洗、平活、正丝后,用蓝枪(金属小铲子)把碾细了的釉色填入空隙处,等表面涂满了珐琅以后,便用800℃火烧;因每加温一次,珐琅质便收缩一次,故会出现凹凸不平,仍需要再用同样颜色的珐琅多次填充,多次加温,直到每一小部分都已充满而毫无凹坑,加温的程序才结束;对烧成的器皿,还必须把表面磨平,使铜丝焊接的图案和珐琅质浑为一体;最后,把露出铜丝的断面花纹和没有涂珐琅的器口、器底镀上一层金,一件景泰蓝艺术品就算完成了。这种景泰蓝,显现出玉的温润、珠宝的光辉、瓷的细致,满足了中国人的多种爱好,因而很受欢迎。
笔者家传的这一景泰蓝花卉笔洗,用紫铜制胎,胎厚约0.2厘米,呈敞口,鼓腹、圆形,高为6.1厘米,口径为11.8厘米,底径为9.5厘米,腹部的最大直径为15.8厘米;外壁采用掐丝珐琅工艺,制作了缠枝牡丹花卉,口沿还用卷云装饰;内壁全部涂了绿色珐琅,有较多、较大的砂眼和坑凹;口沿和底沿,都镀了银,呈银白色。整个笔洗的铜胎厚重坚实,色彩润泽鲜明,掏丝整齐匀称,镀银灿烂光亮,应当是清朝晚期的作品。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50年收藏300件民族乐器 上篇文章:清嘉庆·曼生壶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80岁老人借钱买字画 为有人能陪她唠...
- 边开出租车边盗墓 分赃得2000元吃...
- 和你说说皮影收藏四锦囊
- 闲情拾趣欣赏把玩高古陶
- 第四次收藏热:晚清到民国初年
- 三市井作品:摩登榜样No.1
- 宝宝被公园金属雕塑烫伤?园方:雕塑没...
- 男子因欠债200万不还被起诉 名表等...
- 居民365天“激活”两百多年清朝古宅
- 锦绣中华万祥瓶在京首发
- 张宗儒:一位5000港币发家的古董商
- 毕加索与女友交欢自画像拍卖(图)
- “苏渊雷 苏春生丹青翰墨文献展”即将...
- “诗意地思辨”殷雄油画艺术研究展开幕...
- 迎春书画名家邀请展
- 日本画家雪舟模仿中国南宋夏珪的山水画
- 熊艳军:紫砂壶收藏门槛高
- 拍卖行情看涨 但为何当代艺术下滑近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