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年收入10万仍是收藏局外人
来源/作者:网络 |
佳士得预展上估价超千万的张晓刚油画是媒体和观众关注的重点。本报记者 周文翰 摄
周文翰
-行业观察
2007年以来,公众对艺术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以中国美术馆为例,他们年初举办的敦煌艺术大展在63天内共接待了66万人次观众,创造了新的纪录,而去年中国美术馆一整年才吸引了80万人次观众。无论是在中国美术馆还是798艺术区,无论古代艺术、现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的展览,观众的数量都在增长,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之前曾分析认为这是富足之后的民众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的信息。
尤永:匡时国际拍卖公司艺术总监
艾思:北京某画廊经理
收藏是面对作品的乐趣
新京报:最近几年艺术市场一直很热,但是这主要是收藏家、艺术家、画廊主、拍卖行等富豪和机构的事情,从一个艺术行业专业人士角度看,你觉得普通的市民在拍卖这件事上能找到什么乐趣?
尤永:乐趣源于兴趣,就艺术品收藏而言,兴趣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金钱和机遇。每一季拍卖,几十家拍卖公司,有数万件作品公开展览,涵盖了各个艺术门类,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公开展览的艺术品如果加起来,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超过了中国绝大部分省级博物馆的艺术品馆藏。即使没有购买的欲望,参观拍卖会,也是一个最好的学习和欣赏机会。古人说,“曾经我眼即我有”,带着这种心态,自然乐在其中。
艾思:其实藏家、艺术家、画廊主、拍卖行人士等都是普通的市民。相对于在这个领域里的职业人士,其他行业领域的观众会更直接,更简单地面对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艺术作品,心灵的互动则是多种多样的。乐趣只有在观众面对作品的时候,才会知道。
艺术品消费门槛较高
新京报:你们拍卖行有年收入10万以下的客户吗?你觉得对这些人来说怎么“买” 艺术品比较好?
尤永:我们暂时没有开展小拍业务,从我负责的当代艺术专场来说,年收入10万以下的客人可能非常少。拍卖是一个高投入产业,在征集作品时,也会有一定的价位门槛,这是由不同拍卖公司的性质决定的。对于热爱艺术的人来说,用年收入的20%来购买一件艺术品是很正常的消费,在单件艺术品的消费上,个人所能承受的最高价位,大约相当于他年收入的两倍,或者总资产的10%。
艾思:我们画廊没有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客户。他们可以“买”他们喜欢的,价位可以接受的艺术品。
新京报:最近一次看的展览是什么?最近有什么让您觉得有价值要推荐的展览吗?
尤永:比较期待即将举办的CIGE——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
艾思:前几天去看了吴冠中的版画展,平时一些优秀画廊的展览我会抽时间去看。要推荐的话我觉得两个展览要看,一个是草场地艺术文件仓库正举办的《大泉沟》,一个是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的《趣味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