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兰州火种变迁史(图)
来源/作者:网络 |
自动刷磷工序较早时期的火花甘肃特有的飞天火花
兰州火种的诞生,从目前发现的资料表明,应溯源到原始社会中后期,当时居住在黄河及其支流的二级台地上的先民,无论是熟食,还是制陶,都能熟练地用火。不管是白道沟坪,还是永登蒋家坪,都有用火和保存火种的遗迹。这时的火种保存,应是在火塘里或者是保存于一种特制的陶罐里。其实就是将木柴碳化以后仍然阴燃的余烬埋在柴灰里保存,只是在用火时让其改变燃烧的状态而已。用行家的话说,就是将阴火(暗火),变为阳火(明火),所谓“死灰复燃”的道理最明白不过了。这种保存火种的方式存在数千年。
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后,根据制造工具时两石相击产生火花,有了铁器后又根据摩擦原理发明“火镰”。火镰打击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燥而取得阴火。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兰州人还在使用火镰。火燥是一种脱脂而硝化了的绒状物质,用棉花(一定要硝化脱脂)是宋元以后的事。
周时,人们用铜镜制造的经验,发明了“火镜”,即所谓的“阳燧”。阳燧者,“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倒影,向日则火生,以艾炷之则得火”(晋崔豹《古今注》之《杂注》)。其实,阳燧就是一面凹镜,它的发明使用,是人类对太阳能利用的最早例证,今日在农村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它的遗迹。此时,兰州管辖的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否用火镜,还待考证。
“灯曲”成为真正“中国火柴”
唐宋时,“灯曲”的发明,使民间的火种与取火方式发生重大的改变。它虽不能自行发火,但可以使阴火还阳,可视为是火柴的初级产品,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火柴”。直到1774年,才有类似的引火装置在意大利出现。所谓“灯曲”者,又名引火奴、火寸。《清异录》载,“有智者劈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遇火得焰穗即燃。神之,呼‘引火奴’。遂有负者,易名‘火寸’”。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握桥一带木器店,还有“灯曲”和兰州人称之为“穰穰子”的一起出售,直到50年代才渐消失。
水烟传至兰州后,吸食水烟的火种,除了就地取材,用“穰穰子”引火外,还引进一种称之为“媒纸”的,也是一种“借尸还阳”的火种。
清末至民国间,兰州又多了两种取火工具,即汽油打火机和一种称之为“火镜”的物件。所谓火镜者,其实就是一面凸镜,主要的作用是“放大”。当时这两件东西价格昂贵,只是显示权贵身份的物件。四五十年代以后,随着国产打火机投入市场,打火机才有了普及的机会。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一次性电子打火机进入市场,兰州人也就享受到了进入电子时代的最初乐趣。随后,更多的电子打火装置进入兰州人的生活。
相当一段历史时期,火镜、火镰、灯曲等作为火种的取火工具和方式并存,只是根据使用者所处地域的条件决定取舍。远离城市的山区,一般比较穷困,可以用原始的留存或者借用火种的办法解决。在夏天,割取白蒿搓成草绳盘起待用。干燥后点燃挂之墙头,燃完再续,经久不灭,既是火种又能驱除蚊蝇。所以,将它称之为“火腰”。借火时如果要用亚麻秆,一定要经过“去性”处理,即经过沤制或者轧制使其变得比较“瓤”了以后才能用。不过,据我所知,比较绵软的农作物秆茎或者干了的柴草都可以用来借火。通常情况下,借的火种也是阴火,夹在柴草之中,得到自家以后,借助风力(一般是口吹或者来回晃动)就可使阴火还阳。
应该指出的是,无论是火镜、火镰,还是灯曲、火腰,打火机乃至电子打火装置,都是取火工具,而并非火种。因为它们都不能直接发火,而是通过一定的媒介使其发火,才能得到火种。或者采用“借尸还阳”的办法使阴火变阳火,才能引燃燃料。
大约在清末时,煤炭(包括之前使用的木炭)成为居家的必备燃料,火种的保存,以封炉的方式。用火时,捅开或者打开炉门,借助空气而助燃,使封存的阴火还阳。
从灯曲的发明到真正的火柴出现,大约经历了1000多年的探索。1827年,青年化学家萨木尔·姜斯发明黄磷火柴(阴火);1831年,法国人查尔斯·索尼亚造出硫化磷火柴(阳火);1844年,用赤磷处理面擦划的火柴面世,一年后,安全火柴诞生并成为商品。其后火柴的药头和磷面不断地改进,使火柴的使用更加安全。
兰州火种的诞生,从目前发现的资料表明,应溯源到原始社会中后期,当时居住在黄河及其支流的二级台地上的先民,无论是熟食,还是制陶,都能熟练地用火。不管是白道沟坪,还是永登蒋家坪,都有用火和保存火种的遗迹。这时的火种保存,应是在火塘里或者是保存于一种特制的陶罐里。其实就是将木柴碳化以后仍然阴燃的余烬埋在柴灰里保存,只是在用火时让其改变燃烧的状态而已。用行家的话说,就是将阴火(暗火),变为阳火(明火),所谓“死灰复燃”的道理最明白不过了。这种保存火种的方式存在数千年。
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后,根据制造工具时两石相击产生火花,有了铁器后又根据摩擦原理发明“火镰”。火镰打击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燥而取得阴火。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兰州人还在使用火镰。火燥是一种脱脂而硝化了的绒状物质,用棉花(一定要硝化脱脂)是宋元以后的事。
周时,人们用铜镜制造的经验,发明了“火镜”,即所谓的“阳燧”。阳燧者,“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倒影,向日则火生,以艾炷之则得火”(晋崔豹《古今注》之《杂注》)。其实,阳燧就是一面凹镜,它的发明使用,是人类对太阳能利用的最早例证,今日在农村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它的遗迹。此时,兰州管辖的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否用火镜,还待考证。
“灯曲”成为真正“中国火柴”
唐宋时,“灯曲”的发明,使民间的火种与取火方式发生重大的改变。它虽不能自行发火,但可以使阴火还阳,可视为是火柴的初级产品,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火柴”。直到1774年,才有类似的引火装置在意大利出现。所谓“灯曲”者,又名引火奴、火寸。《清异录》载,“有智者劈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遇火得焰穗即燃。神之,呼‘引火奴’。遂有负者,易名‘火寸’”。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握桥一带木器店,还有“灯曲”和兰州人称之为“穰穰子”的一起出售,直到50年代才渐消失。
水烟传至兰州后,吸食水烟的火种,除了就地取材,用“穰穰子”引火外,还引进一种称之为“媒纸”的,也是一种“借尸还阳”的火种。
清末至民国间,兰州又多了两种取火工具,即汽油打火机和一种称之为“火镜”的物件。所谓火镜者,其实就是一面凸镜,主要的作用是“放大”。当时这两件东西价格昂贵,只是显示权贵身份的物件。四五十年代以后,随着国产打火机投入市场,打火机才有了普及的机会。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一次性电子打火机进入市场,兰州人也就享受到了进入电子时代的最初乐趣。随后,更多的电子打火装置进入兰州人的生活。
相当一段历史时期,火镜、火镰、灯曲等作为火种的取火工具和方式并存,只是根据使用者所处地域的条件决定取舍。远离城市的山区,一般比较穷困,可以用原始的留存或者借用火种的办法解决。在夏天,割取白蒿搓成草绳盘起待用。干燥后点燃挂之墙头,燃完再续,经久不灭,既是火种又能驱除蚊蝇。所以,将它称之为“火腰”。借火时如果要用亚麻秆,一定要经过“去性”处理,即经过沤制或者轧制使其变得比较“瓤”了以后才能用。不过,据我所知,比较绵软的农作物秆茎或者干了的柴草都可以用来借火。通常情况下,借的火种也是阴火,夹在柴草之中,得到自家以后,借助风力(一般是口吹或者来回晃动)就可使阴火还阳。
应该指出的是,无论是火镜、火镰,还是灯曲、火腰,打火机乃至电子打火装置,都是取火工具,而并非火种。因为它们都不能直接发火,而是通过一定的媒介使其发火,才能得到火种。或者采用“借尸还阳”的办法使阴火变阳火,才能引燃燃料。
大约在清末时,煤炭(包括之前使用的木炭)成为居家的必备燃料,火种的保存,以封炉的方式。用火时,捅开或者打开炉门,借助空气而助燃,使封存的阴火还阳。
从灯曲的发明到真正的火柴出现,大约经历了1000多年的探索。1827年,青年化学家萨木尔·姜斯发明黄磷火柴(阴火);1831年,法国人查尔斯·索尼亚造出硫化磷火柴(阳火);1844年,用赤磷处理面擦划的火柴面世,一年后,安全火柴诞生并成为商品。其后火柴的药头和磷面不断地改进,使火柴的使用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