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旧梦新颜小人书(图)
来源/作者:网络 |
文/章开元
报上又登了,某某小人书卖出天价――当年1毛5,现如今好几万。尽管这种身价的小人书只是凤毛麟角,也足以勾起我这代人的一些回忆。
没错,就是那些已离我们远去的小人书,把我们颇显单调和穷酸的童年装点得稍微有了点儿颜色。想起来,那时候看小人书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根本不值得记录。当时的人关注的是小人书里的故事,没人理会看小人书的人。而现在正相反,没人关心小人书的内容,在意的只是当年看小人书的那伙人和它现在值多少钱,想到这儿我不得不感叹一下,“路变宽了人变俗了”。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有时候是买,更多时候是向别人借来看。那时候小孩儿们中间,谁“趁”小人书谁就是“王”,比现在谁家有奔驰宝马还有面子。
小孩子之间请人到家里,最自豪的理由就是“到我家去看小人书去”,既可以帮助你达到拉拢同学树立威信的目的,也是拍老师马屁的一个秘密武器。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往往也会向小人书多的学生借上几本,排遣单调的业余时光。
那时候,提供视觉享受的文化载体实在少得可怜,只要上面带画的读物都属珍稀之物。许多人家的家庭照片都是放在一个纸盒子里,以备随时观看。有专门像册的人家不多。很多人家将所有的照片放在一个镜框里,高高悬挂于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卖小人书的柜台通常是新华书店里最热闹的一角,老是挤满了吵闹的小孩和谨慎地计算着价格的大人们。我也是这里的常客。
当年小人书品种最全的首推王府井新华书店,新出的小人书一般都在这里露面。好的小人书并不容易买到,有的甚至刚一面世即售罄,再想买也找不到踪影。我家的《冒名顶替》《月球航行》《为祖国献身》等几本“看家宝”,就属于这种情况。尤其是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以后,有关苏联卫国战争和“反特”内容的小人书,就渐渐从人们视线中淡出了。到了1965年,涉及“封资修”内容的小人书也越来越少,比如,根据几大名著改编的、国外题材的、帝王将相的传记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电影和革命题材内容的小人书。前者显然是因为反正电影已公开放映,出小人书肯定不会犯错误。这些电影小人书今天也成了收藏重点,崔永元就专门收集这类小人书。我与之相反,从来不买电影小人书,因为电影都看了好多遍,再看小人书没意思。
当年小人书厚一些的每本两角上下,薄点儿的一角五分左右。这样的价格现在恐怕连里面的一页都买不下来,可在四五十年前,那是普通人家一天的菜钱。所以买一本那怕是最薄的小人书,对不少人家来说,都是个不可小瞧的“大手笔”。
记得1962年前后,我母亲每个月都要买几次小人书回家,那时的我才六七岁,母亲下班回家翻看她的书包找新小人书,是最让我开心的事。我家有本“文革”前版的《茶花女》小人书,当时卖四角钱,基本上被认作是一件轻易不能拿出家门的“贵重物品”,只有重要客人到家里才能一睹为快,客人一走立即收起,至于别人要借(敢提出借看的关系绝非一般),定要记得收回,否则也留不到现在了。
类似我国这种开本的小人书实乃中国特色,同时期发达国家以照片为主要插图的刊物已经非常普及。带较多插图的刊物一般被统称为“画报”,由于价格较高,所涉及的内容又有限,所以在小孩子们眼里从来“不是个东西”。真是“你有你的萨其马,我有我的核桃酥”,各得其乐。
天下许多东西往往是离得越远,才越体现出价值所在,小人书的命运也符合这一规律。时至今日,画报已不算回事,小人书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即使还有,也走了味。跟当年的大碗茶一样,由平民之物变成了贵族用品,这可真应了一句老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
其实手绘的小人书也很了得,产生的视觉影响力不亚于照片。记得当年有一本叫《月球航行》的小人书,完全采用写实画法,恰似黑白照片,逼真程度令人叫绝。此外,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战上海》等一大批军事题材的小人书,里面画的武器也是当时喜欢画画儿的中学生临摹的范本。
小人书的内容涉及面广,虽然只是初级读物,但也不是所有的小孩一看就懂,有的故事甚至拿到现在也不过时。比如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的《柯楚别一》、《伏龙芝》,他们都是苏联十月革命时期的英雄,尽管现在已很少有人提及。还有《斯巴达克》,那些人物的影子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看这些小人书的时候,大概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里面的内容全凭长辈或哥哥们讲述。柯楚别一的悲壮结局、斯巴达克与罗马军团作战时双方用的短剑、《为祖国献身中》的老式轰炸机、《茶花女》中的高礼帽、文明棍和波尔多葡萄酒、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永远地留驻下来。
当年孩子对小人书的渴求,有物质的一面,也有求知的一面;占有的越多,说明你的家庭地位越高,看得越多,给予你的知识也越多。确实有些人家里小人书多,却从不与别人分享;还有一种人,家里的小人书可能也就那么几十本(在当时也算多的),但乐于跟人交换,家长也赞同这种互惠形式,久而久之,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就远远多于前者,所幸我家是后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