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关山月:贴近社会生活的创新之路(图)
来源/作者:网络 |
“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作品展”于8月6日在岭南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岭南画院,关山月美术馆主办。岭南美术馆,广州御方设计策划有限公司承办。展出关山月美术馆馆藏的关山月代表作品47幅,涵盖了关山月艺术生涯的各个时期,包括山水、花鸟等品类,有展现新社会火热建设及壮丽山川的画幅,也有画家极其喜爱且倾力而为的梅花题材,力图精要而全面地展现其艺术成就。此展前不久还曾赴韩国月田美术馆展出,获得韩国艺术界及观众的好评和关注。
关山月原名关泽霈,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画家之一。他自小酷爱绘画,后得益于恩师高剑父的亲自指点,并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坚持写生,为后来的创作和绘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其他许多有岭南画派画家之称的艺术家一样,关山月大师的艺术植根于广东,他的艺术的最大特点表现在贴近社会生活的创新精神上。他牢记高剑父所提倡的“笔墨当随时代”以及“折中中西,融会古今”的艺术主张,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艺术生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了新的解读。
有研究者曾从以下三个阶段对关山月的艺术作品进行研究。第一阶段为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代末,此时作品相对写实性强,形体刻画细致,可以看出作者借鉴了西画的写实手法。第二阶段为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内容主要表现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时代气息十足;作者在这阶段依然保持写实风格,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了笔墨的表现力,画面因而更丰富、浑厚。第三阶段则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相对于写实而言,作者更多对“神”进行关注,传统的笔墨意趣也更强。在这三个时期中,尽管关山月所作画种或为花鸟、或为人物、或为山水,但都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形式的创新。
关山月大师不但在绘画上精益求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创新精神也贯彻到教学中。在日常的教师育人生活中,关山月也是不断摸索,以期找到更适合当下美术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边教边学,边学边教。为建立中国画教学的新体系而写的《教学相长辟新途》一文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其后又撰写《我与国画》等表达自己对国画创作的见解的文章,提出“不动就没有画”、“从生活到创作”、“行成于思”等“关山月画语”, 将个人多年积累下来的绘画经验、教学体会整理成资料,毫无保留地与人们分享,给当代学者和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在半个多世纪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关山月创作了大量具有个人艺术风格和岭南画派特色的中国画作品,并为广大的民众所喜爱。早在1959年的时候,随着关山月和傅抱石合作完成的《江山如此多娇》被挂在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上,作者的名字也随着画作的名称家喻户晓。尽管这位岭南画派大家已驾鹤西去多年,但其贴近社会生活、推动艺术创新的精神将永远启迪着我们,透过展览的作品,我们既可以对过去的年代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命题有深刻认识,同时也可以对当下处于剧烈变化时代的艺术的社会使命和精神诉求有很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