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欲找回民族文化自尊需从传统文人画寻根

来源/作者:网络 |

欲找回民族文化自尊需从传统文人画寻根
《涉涧》
欲找回民族文化自尊需从传统文人画寻根
《车站流行色》
  为学、从政、著书、作画是已过耳顺之年的刘斯奋的人生历程,他曾戏称自己为“快乐的蝙蝠”,意为身份常在“是与不是”之间。其实,这是一只全才的“蝙蝠”:早在三十多岁时,名不见经传的他就以冯衣北的笔名撰写《陈寅恪晚年心境及其他》,与著名学者余英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间更倾十六年之力,创作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并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震惊文坛;从政期间,他不仅策划推出了《英雄无悔》《和平年代》等当时风靡全国的电视剧,而且还前瞻性地提出了“朝阳文化”概念,准确地预测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花甲之年,他厚积薄发,让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以独特的风格鹄立于当代中国画坛。而记者此次与刘斯奋对话的内容,就是他那个性张扬、极富东方文化审美情怀、折射出中国画现代化曙光的文人画。
  本专题文/图 吴聿立
  参展作品多雷同 都是崇洋惹的祸
  记者:宽松的艺术氛围给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于是近年来各地展览层出不穷。您曾多次担任评委,请简单点评一下参展作品的情况。
  刘斯奋:近年来,每年各地都举办好多大大小小的展览,送选作品多,画家的积极性高,总体水平也在上升。这是中国美术事业繁荣的体现,是好事。但是,展览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就是作品的面貌、风格、技法等大同小异——有位老外告诉我:看完某一综合性展览后,他还以为是个人画展。还有,我每次做评委,都少见震撼人心灵的力作。
  记者:要解决参展作品面目单一的问题,如要追根溯源的话,是不是需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教学、创作模式呢?
  刘斯奋: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20世纪初,徐悲鸿等用西洋素描方法改造中国画的绘画模式,的确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生机及活力,增强了中国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美术佳作,其作用和意义不容抹杀。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两大弊端:首先,无论中国还是世界艺术界,现在都已进入了个性狂欢时期,但这种主流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天赋和个性的发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一个师傅,一种套路,一样面貌”;另外,这种写实的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尾随西洋画的手法,追求解剖准确和立体光影的效果,使审美的取向侧重于实形的描摹,与推崇“神”和“意”的中国画本体精神相去甚远。同时,用毛笔和宣纸创作出来的“写实”作品,看起来就像“不到位”的西洋画素描或速写,难以让西方人信服。
  可以说,由于舍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片面移植西洋美术的一套,结果只能关起门来自我欣赏,得不到世界的承认,很尴尬。这也是我们现在缺少大师的重要原因。
  记者:尾随西方,我们永远是学生,而且还是不合格的学生,让老外看不起。因此,民族文艺的自觉在国力复兴的背景下亟须提上议程。那么就美术领域而言,您认为复兴的切入点应在何处?
  刘斯奋:切入点应是回归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审美理想——“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通俗讲就是含蓄内敛、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以简驭繁、和谐共处。它与西方张扬、激烈、迸发式的审美传统不同,这一点是我们文化艺术的内核和根基,其实也适用于当今中国的各个画种。只有守住这一点,才能在最高层次上与西方艺术分庭抗礼。而文人画由于比较充分深入地体现了东方审美理想,因此其经验值得重新审视,在创新中加以发扬。
1 2
浏览次数:741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