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从典型的纹饰鉴别青铜鼓
来源/作者:网络 |
商代双面青铜鼓。
据收藏专家介绍,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起源商代晚期,其中青铜鼓起源于商代晚期的西南地区,到战国时期开始流行,至汉代达到鼎盛,其中又以官方乐府制作的最为珍贵。
汉代乐府制作品收藏价值高
据佛山收藏专家张伯熙介绍,青铜鼓最早被发现于商朝,鼎盛于汉代,其中又以乐府制作最具收藏价值。
在张伯熙家里,摆放着大小不等的青铜鼓。据张伯熙介绍,青铜器主要分为前三代、中三代、晚三代等三大类,前三代包括夏、商、周三朝,主要以生产祭祀用的礼器为主,包括酒器、水器、乐器等;中三代则包括春秋、战国、汉代等时期,青铜制品已由纯粹的礼器开始向日用品转化;而到了唐、宋、明朝,则进入后三代时期,此阶段不再以传统为主,器物更加多样化。
青铜鼓战国时期开始全国流行,至汉代达到鼎盛时期。制作者不仅须具备制铜技巧,还须精通音律。
据张伯熙介绍,其中由当时的乐府乐师主持制作的青铜鼓,收藏价值比民间艺人制作的要高出许多。
“龙舟竞渡”是典型纹饰
青铜鼓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器型与纹饰都有明显变化。张伯熙告诉记者,春秋至战国早期的青铜鼓,鼓身大多是直筒状,鼓身比较高,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人们发现降低鼓的高度,缩小鼓身的直径后,将鼓身变面束腰形后,不仅造型更加美观,且敲打出来的声音也更加清越浑厚。于是在商代晚期,开始出现了束腰形鼓,束腰形鼓被击打时能产生回声效果,发出的声音更加浑厚有力,因此后世青铜鼓多以这种造型为主,也有一些鼓身是横着的,有两个鼓面。
汉代青铜鼓的典型标志是“龙舟竞渡”与“五铢钱”纹饰。
张伯熙指着一面汉代青铜鼓让记者仔细观察,只见鼓面正中央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外面则分刻着几条“龙舟竞渡”图案,细窄的船身,船舱内挥浆人姿态各异,形态栩栩如生,就连他们头插的羽毛都能数得清楚。
据张伯熙介绍,“龙舟竞渡”纹饰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至汉代时被大量应用,凡是有五铢钱纹饰的青铜鼓,基本可以断定是西汉以后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