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康熙时期瓷器底釉稀薄
来源/作者:网络 |




鉴宝
问答说明:本栏目鉴定专家分别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文物总店、广州市集雅斋。读者可将藏品图片发至linlin@gzdaily.com进行咨询,务必选用高度清晰照片。
文/图 本报记者林琳
说明:本栏目所鉴定的作品均基于读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进一步鉴定需要观看实物。
本期专家:广州市文物总店曾土金
读者:这件瓷器是什么用途,价值多少。(见上图)
鉴定:从图片看,这是一个青花缠枝莲烛台,这种勾勒图案线条留白的青花画法在清代嘉庆道光时期最流行,后来也都有沿用,不过往后的绘画写法粗糙潦草,不如嘉庆时期的精细。此烛台的画法一般,烛台底盘的边沿有磕碰留下的痕迹,因为它是日常使用类瓷器,所以出现磕碰是很常见的。此类烛台比较多见,市场价值不高,视大小和完好程度,价值在数百元到千元之间。
读者:请专家帮我鉴定该件瓷器。(见上图)
鉴定:从图片看,这是一个青花花鸟罐。其口部不上釉,推测还有一个盖子,所以它缺盖子,不完整。图片中看到此罐的釉面有一些缩釉点,但很清澈莹润。青花发色青翠,绘画风格颇为写意,深浅层次感强,具有康熙时期的风格。画中在一株盛开的桃花树下,两只鸟儿一上一下欢快地跳跃着,画面非常生动,清新而优美!底部写了“康熙年制”四字款,但从款识的写法上看,比较随便潦草,非官窑写款。那是不是康熙时期的民窑作品呢?康熙时期的瓷器底釉稀薄,此罐从图片看,并不符合这一点,初步判断它是中后期仿康熙的作品,具体需进一步看实物。
读者:请专家鉴定这件花瓶的时代和收藏价值。(见左图)
鉴定:从图片看,这是一个同治时期的青花堆粉人物故事图150件瓶。该瓶盘口,双狮耳,豆青地,瓶子正面画一棵苍劲的古树下,四个人物仿佛正在匆忙的赶路,其中中间为一位老妇人,另一位较年轻的妇女牵着小孩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的一人正挑着包袱,两妇人都扭头往后关切地看着他。
整个布局错落有致,人物形态生动,线条流畅。在树木的枝干、人物衣襟、地上的岩石等部分先堆一层玻璃白,再上釉,这些部分便形成白色的凸起,从而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该瓶画面优美,市场价值在1500~3000元左右。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清代七品官帽在南昌现身(图) 上篇文章:刺绣如何从手工活变艺术品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张铜彦隶书管窥:方正圆劲 沉雄厚重
- 冯如铜像下周出海关飞赴美国
- 漫谈孔府旧藏:花鸟绘画
- 专家提醒:投资书画应先学鉴定
- 盗墓离我们很远?看法新闻找到14个盗...
- 民众激辩文物归属
- 艺博会华豫之门鉴宝海选今举行 江苏藏...
- 蒋介石往台湾运了多少文物?为何说他在...
- 文房四宝借奥运收藏身价起涨
- 两批A级通缉令通缉20名盗墓嫌犯: ...
- 书法家卖字分等级 省书协主席每字30...
- 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开展
- 上海周围艺术空间将举办蔡小松个展
- 刻有花纹的石头没有价值 市民的爱好很...
- 任兴珠海开画展展示城市山水画
- 英博物馆的中国国宝流落异邦的尤物
- 天价难掩变局 当代艺术作品暴涨步伐暂...
- 古铜镜摔破大掉价:完好可值20万现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