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书画借题跋造假法之假题跋成品辨识

来源/作者:网络 |
  ⊙黄鼎
  在假画上做真题跋,往往能迷惑住相当一部分收藏人,毕竟那是以真“掩”假, 这些我们在上回已经讲到了。如果说假画上做真题跋是“假中有真”的话,那么假题跋则是连题跋都懒得真,才是真正的“假上加假”,骗你没商量。本期我们就来说说用假题跋来装点赝品的“连锁作伪”的造假招术。
  从表面上看,书画借“题跋”造假的成品固然以“真题跋”的居多,但“假题跋”的成品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原因自然非常容易理解,那就是即使是在造假时也要追求成本最低化:既然核心的“画”都可以是假的,那么陪衬物“题跋”又有什么不可以也以假当真的呢?毕竟那是“造假一条龙”嘛!
  我们知道,只要是题跋,其文字内容几乎没有不说当局作品的“真”、“美”、“好”。因此,凡是在收藏活动中过于偏信题跋及其文字内容的人,多半眼力不好,他们平时极易被那些诸如故事、证明之类的书画外围的元素牵着鼻子走。就如同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不是直接从对其人的素质、品行去做评价,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而是轻信于第三方所谓的“意见领袖”评判,难免会失之偏颇。更何况一些收藏者对号称是“名家书画”的,本来就抱有异常急迫的捡漏心态,从心理的天平上往往早倾向于当局作品很美、很真实。
  从作伪的角度考虑,书画造假确也需要精神与物质的或大或小“投入”。造假者们心里绝对有这么一本账:现在无论请哪位书画名家或鉴定名家作真题跋,那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么假题跋自然更能体现造假的“多快好省”,在“职业”造假者眼中它充其量也只是小菜一碟。
  “假题跋”的赝造手法,以其出现类型的频率高低依次为“绝对克隆”、“相对克隆”、“仿制”与“臆造”等。
  图1与图2成品,分别于2006年底和2007年初夏在两家拍卖行被竞拍。这两件成品均署名“陆俨少”,裱材周边写满了数位书画名家(署名)的跋文。从这两图的表面状态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两点“观后感”:一是根据它们笔墨与造型艺术质量都不高、章法与题款质量也很低下及面目不同的特点看,它们像是由不同的操作者操作出的疑伪成品,只是都尚未达到“高仿”的程度;二是两画上方的题跋内容很近似,图1只较图2少了两个“雁荡”大字,“奇姿”二字一是横排另一是竖排(相对克隆);但两图左右两边署某名家之名的有一大段长题跋,无论从字义到字形包括施题位置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绝对克隆)。所以,根据书画创作的常理及鉴定的基本原理论,上述的迹象表明:图1与图2成品,或则两件都是或则一件是有的“绝对克隆”有的“相对克隆”而成。也就是从一件真题跋上有的“绝对克隆”,有的“相对克隆”出许多“子”本假题跋来了。
  除了操作假题跋有“绝对克隆”和“相对克隆”法外,值得一提的是 “仿制”假题跋手法,那则是水平较高的人不用母本的凭空仿制,因此欺骗性不小;至于“臆造”假题跋法就更“牛”了,它不根据名家固有的艺术特质,仅凭作伪者的主观想象来大胆赝造。
  辨识借“题跋”造假的“假题跋”成品,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先”一“后”要看“两样东西”。先是看署名某名家的或字或画的作品本身;后是看题跋的状态。因此从大道理上说辨识起来似乎难度并不大——评判的内容多,可观照的视野更开阔。
浏览次数:608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刘海粟画作本月首次亮相武汉   上篇文章:高宣扬:画出自己的思想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