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中国山水画的冲虚阴柔之境
来源/作者:网络 |
周宗亚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山水画来说,从宗炳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王微的“披图按牒,效异《山海》”和“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从张员外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倪云林的“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再到石涛的“一画也,无极也,天地之道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山水画所走的是轻器重道的艺术之路,即写意之路。
从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来看,还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浑茫的阴柔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就是五代末北宋初代表山水画家荆浩,关仝及范宽之作,那大山大水的构图,虽有“远视则不离座外”之宏大壮美感,但它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还是一种平和的静态之美。这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可见一斑。这和中国的大多山水诗风格亦似同出一辙,如“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迹灭”,“鸟鸣山更幽”。造成这一审美特征的原因,我想这大概也和“儒”、“道”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家知道,儒家讲“仁”与“德”等等,“仁”与“德”都是建立在“中庸”平和,甚至是“谦让”基础上的。再看看孔子的一些言论,我们就会更加明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而下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克己复礼”等等,可谓谦逊有加,不露锋芒。这种伦理观念渗透到山水画中,自然会表现为偏于虚静的阴柔之美。再加上主张“阴柔”的道家思想的浸淫,这种审美特征就愈加明朗而突出。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认为水虽柔弱,但其恩泽万物而不与之争利,甘居低下之处,真是至善至美啊!天下虽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事物了,但它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天下无与伦比。知其雄强的人,应安于柔雌的地位,甘为天下沟溪,知道荣誉,要能安于屈辱的地位,肯做天下的川谷。由“道”产生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面,而它们的调和却是以“冲虚”为前提的。这不正和儒家思想中“德”“仁”“谦”“让”不谋而合吗?天地万物皆然,既然“山水以形媚道”,贤者澄怀观道,那么山水画的创作欲合于“道”,达于“自然”,必戒火躁、硬实、刚猛之弊,而求静穆、冲虚、阴柔之境。这一点,我们从历代山水画代表作品的观赏中会有更真实的体悟。
(节选自《中国山水画之写意精神》一文,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山水画来说,从宗炳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王微的“披图按牒,效异《山海》”和“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从张员外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倪云林的“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再到石涛的“一画也,无极也,天地之道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山水画所走的是轻器重道的艺术之路,即写意之路。
从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来看,还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浑茫的阴柔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就是五代末北宋初代表山水画家荆浩,关仝及范宽之作,那大山大水的构图,虽有“远视则不离座外”之宏大壮美感,但它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还是一种平和的静态之美。这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可见一斑。这和中国的大多山水诗风格亦似同出一辙,如“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迹灭”,“鸟鸣山更幽”。造成这一审美特征的原因,我想这大概也和“儒”、“道”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家知道,儒家讲“仁”与“德”等等,“仁”与“德”都是建立在“中庸”平和,甚至是“谦让”基础上的。再看看孔子的一些言论,我们就会更加明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而下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克己复礼”等等,可谓谦逊有加,不露锋芒。这种伦理观念渗透到山水画中,自然会表现为偏于虚静的阴柔之美。再加上主张“阴柔”的道家思想的浸淫,这种审美特征就愈加明朗而突出。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认为水虽柔弱,但其恩泽万物而不与之争利,甘居低下之处,真是至善至美啊!天下虽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事物了,但它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天下无与伦比。知其雄强的人,应安于柔雌的地位,甘为天下沟溪,知道荣誉,要能安于屈辱的地位,肯做天下的川谷。由“道”产生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面,而它们的调和却是以“冲虚”为前提的。这不正和儒家思想中“德”“仁”“谦”“让”不谋而合吗?天地万物皆然,既然“山水以形媚道”,贤者澄怀观道,那么山水画的创作欲合于“道”,达于“自然”,必戒火躁、硬实、刚猛之弊,而求静穆、冲虚、阴柔之境。这一点,我们从历代山水画代表作品的观赏中会有更真实的体悟。
(节选自《中国山水画之写意精神》一文,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