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王春立:画家各自一风流

来源/作者:网络 |
  王春立  画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祖籍河北省丰润县,1941年生于唐山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文化部《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美术家通讯》主编,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第五届、第六届代表大会理事等。40多年来,所创作的中国画、版画、藏书票,曾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中国版画百年展”等许多重要展览。作品时常发表于各大报刊、收入多种画集,并到美国、日本、荷兰、丹麦、德国、意大利、韩国、法国、印度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展出,多次被海内外有关机构收藏。
  “所谓独创性,即构成画面诸因素所熔铸的意境,具有不可重复的惟一性,呈现了崭新的美学秩序。杰出的作品,必然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性,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凝聚着民族精神,洋溢着时代风采,做到情、理、形、神,即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自然,中国画也不能例外。”——王春立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在《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中说:“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从诗中不难看出他不傍人篱下、不步人后尘的决心,也正是这种决心,使他不落俗套,自成一家,最终形成别具一格的“诚斋体”诗风,他本人也成为流芳千古的诗人。著名画家兼美术理论家王春立认为,作为诗人理当如此,而画家尤其是当代画家,更应如此,即在作品中要熔铸独属于自己的精神、气质和理想,展现新的美学风貌。
  目前,退休后“无官一身轻”的王春立,每日读书、画画、写论文;有时也外出讲学、参加学术活动、进行国内外艺术考察——一个知识分子的清淡生活,使他的人生显得格外充实和快乐。从其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为中国画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据我所见,百余幅近作,没有一幅在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他每日在虚静空冥的心境中不断求索,使其艺术不断得到升华。
  “绘画艺术是我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我看来,生命只不过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能从耗费大量精力的艰苦劳动中,充分享受到创作与治学的愉快,这就足够了。创作与治学,是我与心灵对话的最好的途径。”日前,记者采访刚从我国宝岛台湾访问归来的王春立时,他讲了这番话。博学儒雅的他,一说起中国绘画,立刻情趣盎然,每每史以物证,论从史出,在引经据典中,不知不觉地把记者带进了他镜花水月般的艺术世界。
  痴迷于读书和绘画的少年郎
  1941年,王春立出生于河北唐山市。刚识字时,与小朋友玩闹之余,尤喜欢看书,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书中为他展现了一个新奇的生机勃勃的世界。此间,他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古代贤哲所讲的一些箴言,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等等,对他日后的成长影响极深。
  上了初中,开始阅读国外名著。至今他还记得,当时街坊有个上高中的男孩,因生病在家休养,在看捷克作家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的时候,边看边做笔记,对书中立意、篇章结构、人物刻画等,都有自己的心得。这让王春立很受感动。当他一个作家一个作家地阅读普希金、屠格涅夫、契可夫、莫泊桑、福楼拜等人的作品时,也养成了深入研究、记笔记的习惯。后来搞美术理论几十年,记卡片不计其数。
  除了读书,少年王春立还喜欢绘画和音乐。院边的水井、辘轳、大树,远处的煤矿,都是他写生的对象。有时带着干粮,一走就是一天。他演奏二胡,迷恋刘天华的作品,曾任唐山五中乐器队队长。初中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报考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曾进入工艺美术领域工作。此后,无论岁月如何穿梭,环境怎么改变,都没能消减他对文学和艺术的挚爱。相反,这条道路,成就了他的终生事业。
  两宋绘画理论的感悟
  王春立不仅是有个性的画家,而且还是大家公认的有自己建树的理论家。他曾用了十几年时间研究南北两宋山水画。在他看来,要使中国的山水画从传统形态过渡到现代形态,必须对两宋作品美学结构之异同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把破译中国古代画论与运用西方最新美学成果结合起来。为此,他系统地阅读了美国著名美学家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对其《艺术与视知觉》、《中心的力量》等著作之要义,做了数百张卡片,颇有心得。自此再去看两宋山水画作品,就很清晰了。他认为,在意境上,北宋丰实沉郁,浑厚雄强;南宋空灵含蓄,清疏幽逸,更有诗意。在形式构成上,北宋多为全景式,布局较“满”,以“实”为主,多垂直、水平定向,重叠层次多,立体感强;南宋多边、角布局,物象安排较“疏”,以“虚”为主,多对角线、倾斜定向,平面感强。在形象处理上,北宋更多地注重描绘景物的客观性;而南宋则崇尚简约、概括、精炼。后来,他撰写了长篇论文《两宋山水画美学特征之嬗变》,在《美术向导》连续6期刊发。专家认为,此文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发现韩拙“三远”的价值
  在研究两宋山水画的时候,王春立发现,北宋画论家郭熙提出的“高远、深远、平远”构图法,被历代奉为“千古定律”。其后,韩拙于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的“阔远、迷远、幽远”的理论,却没人重视。他通过深入研究体悟到,郭熙的“三远”,讲的是构图;而韩拙强调的,则是作品的虚实和意境——“有近岸之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髣髴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从这“三远”中,仿佛能看到江南水乡烟波暮霭。
  王春立认为,韩拙的“三远”,对中国绘画理论的贡献同样巨大。他在南宋的百余年前就提出此论,仿佛是站在时代潮头的先知先觉,为开南宋绘画之新风,奠定了理论基础。南宋后来的绘画多描绘南国景色,尽管当时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崇尚写实,但意象清幽的美学境界,却主宰了南宋的山水画。这个过程,表明了韩拙理论的超前性。
  镜花水月的朦胧之美
  在王春立的花鸟作品中,深受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独开生面,表现出了一种镜花水月般的朦胧之美——无论是凌寒独开的梅花,缀在藤稍的葫芦,瀑布前沉思的老鹰,荷花边卿卿我我的小鸟,都使人感觉到一种婉约流淌之韵。他画的北京红墙碧瓦的流金岁月,江南如梦如幻的封尘记忆,皆表现出了民族文化的底蕴,以及形式构成数率、节奏的和谐与交响。
  他的作品,笔松墨净,静穆空灵,虚实相生,气韵流畅。如他笔下的荷花,似乎看不到笔墨,只有那影影绰绰的荷叶,非常清逸;他笔下的葫芦,叶子随意地“长”,葫芦随意地“搭”,在这种“似与不似间”,似乎能闻到泥土的芬芳。他的江南水乡,北方雪景,皖南建筑,北京房屋……好似一个个浓缩的时代符号,让观者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和遐想。
  王春立的作品,既不重复古人,更不重复自己。这得益于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也得益于他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得益于他淡然的心态。
  闹市之中,他是一位静者。
  商报记者 熊潇雨
浏览次数:593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