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山西中部宋代介休窑的闻香炉
来源/作者:网络 |
我国山西中部介休窑出产白釉瓷器。宋代介休窑香炉造型别致,施釉均匀,白中泛黄,色泽莹润,釉面带有密密麻麻的细小开片,做工精美,格调高雅,是我国古代香炉发展中比较少见的。过去,人们一直将此炉视为灯具,但陕西耀州窑博物馆将其作为香炉展出,因炉内壁不施釉。
这尊香炉又称闻香炉,高10.5厘米,面上直径11厘米,香炉的口沿为厚唇,自然下垂,形成小坡度,厚唇宽度为3厘米,看上去十分自然和谐。炉心为圆形,深约6厘米,内壁露胎,清晰地留下了当时工匠手工拉坯的痕迹。底座呈喇叭口敞开状,不施釉,露出灰白色的胎骨,足底还遗留三个烧制时所用的支钉。整个器物分成三层,由小及大,十分规整。香炉器物虽不大,却符合宋人“小器大做”的原则。看上去大气高贵,古意盎然,拿在手中把玩,赏心悦目。
这尊香炉的外形的确很像新石器时代或先秦时期的陶豆器具,也与商周时代的青铜豆相似,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它与陶豆、青铜器皿有一定的关系,也许它就是受陶豆、青铜器皿的影响而制造的。
陶豆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在“禮”字的组成中,“豆”也是主角,这充分说明豆器在先民心中的分量之重了。
陶豆的足呈喇叭形、镂空形等,这是马家浜文化的特色。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为环太湖流域母系氏族时期的典型文化。当时的先民已普遍使用陶豆,制作标准一致。根据考证,陶豆主要用来盛放“菜”。在古代,陶钵才是个人使用的餐具,与现代饭碗器具相似。陶豆的形状浅而小,不同于盛“饭”的钵,它只能盛放少量“副食”,很可能就是瓷盘的前身。主副食有所区别,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古人的聪明才智在此可见一斑。
我在撰写《寻访中华名窑》一书时,曾到山西介休窑考察。介休窑位于晋中洪山镇。专家认为介休窑的白瓷烧制水平、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略逊于定窑,但它烧造的器物白度较高,具有“小家碧玉”的风范。介休窑遗址堆积层非常厚,我在那里看到的实物大多是宋元时期的粗白瓷、黑釉瓷和青釉瓷等实用器物。
碗、盘和盏等器物的装烧方法多采用支钉垫烧,在器物的圈足上一般都垫有3个小支钉,据说为介休窑所独有,也是我将这尊香炉看为介休窑的原因所在。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