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冯如铜像下周出海关飞赴美国
来源/作者:网络 |
龙翔在为冯如铜像抛光
本报记者和义工一行8人昨赴上海摄录冯如铜像真容
昨天是个桑拿天,下午2时,在上海嘉定黄渡镇,广谊雕塑艺术制作有限公司青铜浇注车间里,本报记者和义工一行8人进去不到5分钟就热汗似浆,室温起码在40℃以上,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龙翔教授和工人们一起,在为冯如铜像作最后一次修饰抛光。经过今天的烤色程序后,完美雕像即将呈现,下周出关,将坐货机穿越太平洋,于9月10日前运抵美国奥克兰市兰尼学院。本报出资15万元捐赠的这座铜像出炉过程,已作全程摄录,于9月19日在奥克兰举行的纪念活动上播放。
细部打磨力求完美
车间空间巨大,布满了各种姿势、大小不一的青铜作品。在车间最里头,冯如先生的铜制雕像岿然立在桌面上,还没有上色的铜像呈现出金子般的色彩,气韵生动,眉眼间英气逼人,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飞行表演意外牺牲时才29岁,留给世人的永远是一张年轻英俊的面孔。作为外行看热闹的记者,我们觉得已经接近完美了。
但作为内行,龙翔教授火眼金睛,马上和铸造厂刘厂长嘀咕开了:“还不错,就是这些地方我还想抛光一下,可以让额头更柔和一些。”刘厂长马上递上提式的电动齿轮打磨机。穿上工作服、戴上防护眼镜的龙教授开始熟练地操控工具,在“冯如先生”的额头、颧骨、鼻梁、人中等部位细致打磨。
刘厂长向记者介绍,从艺术家把雕像的原作送到铸铜厂,厂里首先给原作的玻璃钢像做硅胶模具,然后刷蜡、做成蜡像,在蜡像上涂上耐火材料,之后脱蜡浇铜。
“但整个工艺流程中,我们不对原作作任何的改动,主要是要保证雕像的肌理。”所以,雕像最后细部的打磨,一般都会恭候艺术家来亲自操刀。
龙教授对雕像做的最后修饰,让“冯如先生”的面部更加神采奕奕。他告诉记者,我们眼面前的铜像还差一道烤色的工序,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30年老厂打造一流艺术品
下午的铸铜车间里极其闷热,地上有大量的铜像打磨后的粉屑。因为需要保持空气流通,车间没有空调,也不能安装吊扇,只有几台小型的立扇来回搅拌着车间的热气和铸件的味道。
刘厂长说,工人们就是每天在这个将近40℃的铁蒸笼里打造世界一流的艺术品。龙翔教授对这个厂特别偏爱:“全国很多地方的青铜加工厂我都去加工过作品,这家是资格最老的,做事最讲诚信,质量顶刮刮的。就说刘厂长吧,他自己17岁吃这口饭到现在,就已经有32年时间了。没有信誉度,这家厂不可能存活30多年。最近许多意大利和英国的雕塑家慕名来这里驻扎,制作艺术品。”
这真是个苦活。我们和几位志愿者在车间里呆了半个小时就个个眼睛睁不开,老记们一边猛吮赤豆棒冰降温一边自嘲:这个地方好嘛,喝多少水都不用找厕所,通通蒸发成汗!会出汗也是一种幸福。
八方志愿者拍摄纪录片
此次到上海,报社领导交代了一个重要任务:要拍摄一部迷你纪录片,记录下为冯如先生雕像的愿望,是怎样从一个非洲裔美国人Roger心里想入非非的种子,经过一群中美两国志愿者的共同努力,迅速发芽成为一枚不可思议的触手可得的果实。
因为高温,所有的志愿者都有点搪不牢,摄像师的衬衫像从水里捞出来,不过大家得绷着,女士们的妆容、男士们的绅士仪表都得撑住。
中国志愿者队伍很丰富:大学教授,雕塑家,铸铜工厂老板,记者。并且,在为冯如先生雕像的整个过程中,人人都会至少兼顾两项活计:教授兼同传,记者兼剧务,艺术家兼司机,铸造厂老板兼报关员……所有人都忙得不亦乐乎。美国加州大学东湾分校英语系的邹科教授正好在杭州休假,自告奋勇来当同声翻译,汗花滴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他也太会出汗了!
大家开玩笑,不是冯如先生,我们八竿子打不到一块来,这是缘分。对于冯如雕像完成的一个多月,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感慨要表达。在铸铜厂和中国美院的两段拍摄,都是无NG,一次性过。
昨天下午拍摄工作结束时已是傍晚5点多,记者向龙翔教授表示感谢,龙教授一脸真诚:“呵呵,我们不都是志愿者吗?何必言谢?”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本报记者和义工一行8人昨赴上海摄录冯如铜像真容
昨天是个桑拿天,下午2时,在上海嘉定黄渡镇,广谊雕塑艺术制作有限公司青铜浇注车间里,本报记者和义工一行8人进去不到5分钟就热汗似浆,室温起码在40℃以上,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龙翔教授和工人们一起,在为冯如铜像作最后一次修饰抛光。经过今天的烤色程序后,完美雕像即将呈现,下周出关,将坐货机穿越太平洋,于9月10日前运抵美国奥克兰市兰尼学院。本报出资15万元捐赠的这座铜像出炉过程,已作全程摄录,于9月19日在奥克兰举行的纪念活动上播放。
细部打磨力求完美
车间空间巨大,布满了各种姿势、大小不一的青铜作品。在车间最里头,冯如先生的铜制雕像岿然立在桌面上,还没有上色的铜像呈现出金子般的色彩,气韵生动,眉眼间英气逼人,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飞行表演意外牺牲时才29岁,留给世人的永远是一张年轻英俊的面孔。作为外行看热闹的记者,我们觉得已经接近完美了。
但作为内行,龙翔教授火眼金睛,马上和铸造厂刘厂长嘀咕开了:“还不错,就是这些地方我还想抛光一下,可以让额头更柔和一些。”刘厂长马上递上提式的电动齿轮打磨机。穿上工作服、戴上防护眼镜的龙教授开始熟练地操控工具,在“冯如先生”的额头、颧骨、鼻梁、人中等部位细致打磨。
刘厂长向记者介绍,从艺术家把雕像的原作送到铸铜厂,厂里首先给原作的玻璃钢像做硅胶模具,然后刷蜡、做成蜡像,在蜡像上涂上耐火材料,之后脱蜡浇铜。
“但整个工艺流程中,我们不对原作作任何的改动,主要是要保证雕像的肌理。”所以,雕像最后细部的打磨,一般都会恭候艺术家来亲自操刀。
龙教授对雕像做的最后修饰,让“冯如先生”的面部更加神采奕奕。他告诉记者,我们眼面前的铜像还差一道烤色的工序,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30年老厂打造一流艺术品
下午的铸铜车间里极其闷热,地上有大量的铜像打磨后的粉屑。因为需要保持空气流通,车间没有空调,也不能安装吊扇,只有几台小型的立扇来回搅拌着车间的热气和铸件的味道。
刘厂长说,工人们就是每天在这个将近40℃的铁蒸笼里打造世界一流的艺术品。龙翔教授对这个厂特别偏爱:“全国很多地方的青铜加工厂我都去加工过作品,这家是资格最老的,做事最讲诚信,质量顶刮刮的。就说刘厂长吧,他自己17岁吃这口饭到现在,就已经有32年时间了。没有信誉度,这家厂不可能存活30多年。最近许多意大利和英国的雕塑家慕名来这里驻扎,制作艺术品。”
这真是个苦活。我们和几位志愿者在车间里呆了半个小时就个个眼睛睁不开,老记们一边猛吮赤豆棒冰降温一边自嘲:这个地方好嘛,喝多少水都不用找厕所,通通蒸发成汗!会出汗也是一种幸福。
八方志愿者拍摄纪录片
此次到上海,报社领导交代了一个重要任务:要拍摄一部迷你纪录片,记录下为冯如先生雕像的愿望,是怎样从一个非洲裔美国人Roger心里想入非非的种子,经过一群中美两国志愿者的共同努力,迅速发芽成为一枚不可思议的触手可得的果实。
因为高温,所有的志愿者都有点搪不牢,摄像师的衬衫像从水里捞出来,不过大家得绷着,女士们的妆容、男士们的绅士仪表都得撑住。
中国志愿者队伍很丰富:大学教授,雕塑家,铸铜工厂老板,记者。并且,在为冯如先生雕像的整个过程中,人人都会至少兼顾两项活计:教授兼同传,记者兼剧务,艺术家兼司机,铸造厂老板兼报关员……所有人都忙得不亦乐乎。美国加州大学东湾分校英语系的邹科教授正好在杭州休假,自告奋勇来当同声翻译,汗花滴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他也太会出汗了!
大家开玩笑,不是冯如先生,我们八竿子打不到一块来,这是缘分。对于冯如雕像完成的一个多月,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感慨要表达。在铸铜厂和中国美院的两段拍摄,都是无NG,一次性过。
昨天下午拍摄工作结束时已是傍晚5点多,记者向龙翔教授表示感谢,龙教授一脸真诚:“呵呵,我们不都是志愿者吗?何必言谢?”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