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藏品保值回购:投资新方向还是商家新噱头
来源/作者:网络 |
回购,这是一个原本只在股票基金市场中出现的名词: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基金的行为。长期以来,保值回购却不具备一般商品意义上的普遍性。商人重利,高价回收卖出的商品,明显不合逻辑。
但眼下,“回购”却出现在收藏品市场里。从黄金到钻石,再到高档木器、玉器、古董,连稀缺中药材也来“插一脚”。商家纷纷打出了“回购”的旗号,或三年,或五年,承诺高价回收高档商品。回购商品升值产生的利润,有些甚至大大超过了存银行的利息。一时之间,投资者们以为赚了大便宜,趋之若鹜纷纷倾囊相购。
那么,回购商品,商家凭什么对它的增值空间那么自信?它真如传闻中那么值得投资且完全规避风险吗?
投资者:通胀压力下的选择
51岁的老俞是江苏常州一家土特产店的老板,业余从事投资行业有年。从股票到基金,都曾尝试过。“有赚有赔吧。”老俞笑着说。
2005年开始,老俞开始收看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觉得艺术品和贵金属商品的增值空间很大。于是逐渐撤出了股票市场里的资金,转投收藏品市场。
“但像我们这样的阶层毕竟资金有限,亏不起,收藏品市场涉水太深、门槛太高,我不敢拿大把资金儿戏。可是看着现在物价节节攀高,把钱放在银行也是一种浪费。”老俞几句话,道出了大部分收藏者的矛盾心态。
2007年12月上旬,老俞听收藏圈的朋友说常州金店推出了一个名为“克拉钻回购”的活动:300余粒大小不一的高品质钻石以3万到200万元不等的价格出售,商家承诺,购买钻石三年后,可以凭购买时的发票和相关证书,加价10%回收。
听到这个消息,对不敢涉水太深的老俞来说,无疑像是吃了一枚定心丸。他立马拿出50万的积蓄,订购了5粒钻石。“有了商家的承诺,退一万步说,三年10%的增值,也比存银行高。如果钻石的价值增幅大,那么双方盈利,如果增幅小或价值回落,则有商家帮你埋单,一本万利。”老俞满脸得意,心里一把算盘啪啦啪啦打得很细密。
眼下,投资正成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像老俞这种对高档商品回购狂热的人不在少数,毕竟收藏品价格近年的大幅增长有目共睹:贵金属市场潮起潮涌,宝石收藏又掀热浪。仅以玉器为例,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随着人们手里闲钱增多,白玉翡翠市场一片红火,价格攀升惊人。而越是疯狂,跟风者愈众。资料显示,1980年,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00元,1990年涨到1500到2000元;2000年进一步上涨到1万到12000元;2005年登上10万元大关;2006年每公斤已高达30万之上。品质上好的羊脂白玉更得以块论价。白玉籽料20年间的涨幅,无其他商品可比。《疯狂的石头》似乎已从银幕走向现实。
相比之下,CPI的增长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广东珠宝协会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多半投资者并不是奔着对珍惜艺术品欣赏的眼光去收藏,而是看中了它们的投资价值。其中,有82.3%的投资者认为,投资艺术品最怕“买到假货,血本不保”。
所以,商家保值回购的推出,对这些既想进入这个“高回报市场”,又怕血本无归的投资者来说,就像捧到“丹书铁券”一样,可不争先恐后前去抢购?
可是,商家凭什么那么大方?肯把利润让给消费者,自己承担风险?
但眼下,“回购”却出现在收藏品市场里。从黄金到钻石,再到高档木器、玉器、古董,连稀缺中药材也来“插一脚”。商家纷纷打出了“回购”的旗号,或三年,或五年,承诺高价回收高档商品。回购商品升值产生的利润,有些甚至大大超过了存银行的利息。一时之间,投资者们以为赚了大便宜,趋之若鹜纷纷倾囊相购。
那么,回购商品,商家凭什么对它的增值空间那么自信?它真如传闻中那么值得投资且完全规避风险吗?
投资者:通胀压力下的选择
51岁的老俞是江苏常州一家土特产店的老板,业余从事投资行业有年。从股票到基金,都曾尝试过。“有赚有赔吧。”老俞笑着说。
2005年开始,老俞开始收看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觉得艺术品和贵金属商品的增值空间很大。于是逐渐撤出了股票市场里的资金,转投收藏品市场。
“但像我们这样的阶层毕竟资金有限,亏不起,收藏品市场涉水太深、门槛太高,我不敢拿大把资金儿戏。可是看着现在物价节节攀高,把钱放在银行也是一种浪费。”老俞几句话,道出了大部分收藏者的矛盾心态。
2007年12月上旬,老俞听收藏圈的朋友说常州金店推出了一个名为“克拉钻回购”的活动:300余粒大小不一的高品质钻石以3万到200万元不等的价格出售,商家承诺,购买钻石三年后,可以凭购买时的发票和相关证书,加价10%回收。
听到这个消息,对不敢涉水太深的老俞来说,无疑像是吃了一枚定心丸。他立马拿出50万的积蓄,订购了5粒钻石。“有了商家的承诺,退一万步说,三年10%的增值,也比存银行高。如果钻石的价值增幅大,那么双方盈利,如果增幅小或价值回落,则有商家帮你埋单,一本万利。”老俞满脸得意,心里一把算盘啪啦啪啦打得很细密。
眼下,投资正成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像老俞这种对高档商品回购狂热的人不在少数,毕竟收藏品价格近年的大幅增长有目共睹:贵金属市场潮起潮涌,宝石收藏又掀热浪。仅以玉器为例,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随着人们手里闲钱增多,白玉翡翠市场一片红火,价格攀升惊人。而越是疯狂,跟风者愈众。资料显示,1980年,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00元,1990年涨到1500到2000元;2000年进一步上涨到1万到12000元;2005年登上10万元大关;2006年每公斤已高达30万之上。品质上好的羊脂白玉更得以块论价。白玉籽料20年间的涨幅,无其他商品可比。《疯狂的石头》似乎已从银幕走向现实。
相比之下,CPI的增长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广东珠宝协会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多半投资者并不是奔着对珍惜艺术品欣赏的眼光去收藏,而是看中了它们的投资价值。其中,有82.3%的投资者认为,投资艺术品最怕“买到假货,血本不保”。
所以,商家保值回购的推出,对这些既想进入这个“高回报市场”,又怕血本无归的投资者来说,就像捧到“丹书铁券”一样,可不争先恐后前去抢购?
可是,商家凭什么那么大方?肯把利润让给消费者,自己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