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扑克成为收藏市场新宠儿

来源/作者:网络 |
扑克成为收藏市场新宠儿
 
扑克成为收藏市场新宠儿
 
扑克成为收藏市场新宠儿
  以“世博华章”为主题的第四届“潘家园中外扑克精品博览会”近日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拉开帷幕。世界上最大的主题扑克在此亮相,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授权发行的12套纪念扑克,以及3000多副艺术扑克珍品,均让收藏爱好者大饱眼福。扑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从多角度展现一个城市的风貌或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主题扑克也以“小百科全书”的身份受到人们的热爱,扑克正以全新的收藏方式走进民间。
  据悉,现在全国专业扑克收藏机构有16家省级收藏单位,包括市级收藏单位在内一共有30家左右,扑克收藏已日渐升温,扑克价值也日渐走高。小扑克大学问,扑克这种大众化的娱乐工具,已经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起源于中国“叶子戏”
  小扑克蕴含大学问
  扑克谁都玩过,可它到底源自哪里呢?关于扑克的起源地众说纷纭,但是较为集中的说法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最早关于“叶子戏”的记载见于唐人苏鹗在《同昌公主传》中的“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五代时期关于“叶子戏”的记载越来越多,如《偏金子格》、《小叶子格》等详细记载了“叶子戏”的玩法,说明纸牌发展到那个时期已相当成熟。据考证,发明“叶子戏”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张遂,这种纸牌主要供玄宗与宫娥玩耍,因为纸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称“叶子戏”。以后传入民间,得到文人学士的广泛追捧,所以很快流行。“叶子戏”大约在13世纪传入欧洲,经过数百年的演变,糅合了中外各国的纸牌游戏,才逐渐形成了今天国际公认的纸牌模式——扑克。而扑克又分意西法德瑞五个体系,我们玩的就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法式扑克。
  中国扑克牌馆馆长李维刚饶有兴趣地讲解了扑克隐藏的科学知识。一年有4个季度,春夏秋冬,扑克就有4种花色,黑红梅方。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每个季度3个月,每个季度13周,正好对应上扑克每个花色的张数。把所有扑克的角码A-K加起来,每个花色91点,正好和每个季度的天数相同。4个花色364点,大小王各半点365点,而闰年时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共366点。
  “草根”项目架设国际交流舞台
  主题扑克融汇“百科全书”
  提起扑克,你的第一反应是《赌神》、《扑克王》电影中那副旋转于手中、变幻莫测的神奇扑克,还是茶余饭后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的娱乐工具呢?扑克可谓是最普及、最“草根”的一项娱乐活动。据统计,扑克的玩法有千种以上,国际上流行的不下200种,其中“桥牌”已成为国际上正规的竞赛项目。
  此外,“主题扑克”也是藏家竞相追逐的焦点。主题扑克指牌张正面按一定主题设计、印制不同图案的扑克,这些扑克有别于传统的人头牌。中国主题扑克自上世纪50年代末的“水浒人物”等一批扑克的印制到现在已有50年历史。主题为“人物漫画”的扑克把肖像漫画的艺术特点与扑克的游戏功能相结合,使扑克有了新的审美情趣;主题为“中国名山传说”的扑克,把许多与名山有关的传说汇集在一起,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记住身边的美景……到如今,主题扑克几乎包括了历史、人物、风景、名胜、文学、艺术、动物、植物、交通、教育、军事、战争等各种题材,可以说多种艺术扑克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了一部图文并茂、洋洋大观的百科全书。读牌、赏牌、藏牌成为文化时尚,人们从扑克中获取知识、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扑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知识。
  而在此次“潘家园中外扑克精品博览会”上亮相的《中国传世名画》和《世界传世名画》两副世界最大的巨型主题扑克,全球绝版限量发行仅300套,每副扑克均附带有惟一流水编号的珍藏证书,收藏这样两套巨型扑克等于拥有了扑克的世界之“最”。
  李维刚表示,扑克本来是一种世界性的娱乐工具和文体用品。随着主题扑克的诞生和普及,如今的扑克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载体、知识载体、信息载体和艺术载体。本届扑克博览会展示自扑克诞生以来到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扑克,这些不同时期的扑克构成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扑克的牌面虽小,但是传播内容广泛,传播形式更是喜闻乐见,扑克是新的文化载体。”他笑着说。
  扑克收藏界有名的“老白”白永宁认为,只把扑克当成是一种娱乐工具是可悲的,其实扑克最大的价值是它的文化价值。“‘扑克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信息量大、风格迥异、内容多样的信息。对于这种起源于中国却在国外有着悠久收藏史的扑克文化,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扬扑克的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尽显
  扑克收藏热度增高
  在西方国家扑克收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而目前在欧美国家中扑克无论是私人收藏还是公共收藏都相当多,还有一部分以扑克牌面作为绘画艺术收藏的一部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收藏扑克历史不长,虽然在民国时期就有少数人收藏扑克,但并没有十足的影响力。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中国扑克收藏出现了收藏萌芽,一些玩牌的人开始有意识地收藏扑克。上世纪90年代后收藏者逐渐增多,出现了《中国扑克牌收藏》报,相关的扑克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进入21世纪后,它的娱乐性、知识性、观赏性日益显现,加上广泛的群众基础,扑克收藏发展迅猛,只中国扑克馆在各地就有17家分馆,我国艺术扑克收藏爱好者更升至15万人。
  “老白”回忆起自己收藏的第一副扑克时用了四个字“记忆犹新”,1979年无意中得到了一副花式扑克,就是54个牌面带图案的。当年的扑克都是数字的,而花式扑克太少了,凤毛麟角。“我得到这副扑克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扑克上的敦煌飞天图案美极了,但是也没有收藏的概念,就是非常喜欢。对于我来说,绝对不能把它当成娱乐工具再玩了,一定要保留下来,30多年后的今天,我的这副扑克还是非常完整。从这副扑克开始就有意识地寻找花式扑克。上世纪80年代起,我就萌发了要收藏扑克的想法。月工资40元的我花了400元买了一副扑克,在别人眼里都是不可理解的,可我就是喜欢。”
  现在一副“文革”时期的扑克价格就在1万-5万元不等。一位来自大庆的李先生介绍说,扑克在“文革”时曾一度停产,后来又重新开工印制,但是改名为“文艺片”,“A、J、Q、K”也改成“1、11、12、13”,这种标注的扑克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
  这一时期的扑克多为试制品,品种不多且印量很小,加之当时人们没有太大的收藏意识价值以及扑克极易流失等诸多因素,能保存至今的相当珍贵。“现在每找到一副,都价值连城。”李维刚如是说。
  与邮票、书画相比,收藏扑克要便宜得多。由于扑克是大众娱乐工具,往往玩过就会丢弃,如果没有人用心去收藏,那么一些好的主题扑克就会因为破损而消失,即使若干年后有相同题材的出现,但是由于收藏时间的变更导致与当时的收藏价值相去甚远。对于一些想收藏扑克的爱好者,李维刚建议说,要发自心底地喜欢扑克,挣钱的念头不要有,然后选择正规厂家和机构发行和监制的,选择那些限量的同时亦要考察一下其“限量”的真假。注意扑克收藏的数量、质量和主题,最好按编号或者专题系列收藏,才既能娱乐身心,又能体现扑克收藏的价值。
  扑克藏友分类
  世界上每年出品的扑克数不胜数,历史上曾经印制的扑克更成天文数字,要想收集齐全几乎不可能。从事扑克收藏,应按自己的兴趣、能力确定一个较为可行的收藏范围,从而让自己轻松愉快地加入这个行列。目前扑克藏友按收集的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种:
  ■全集型
  这类藏友对花式扑克、背图扑克、广告扑克和纪念扑克均有兴趣,有的甚至还收集各种普通扑克,包括不同厂家、不同包装、不同版本的扑克全部尽收不论。这是收集难度最大的一种收集方式,但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可发展成为扑克收藏大家。
  ■花式全集型
  这类藏友只收集各种版本的、牌面印有各种图案的花式扑克。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收集难度,有些类似于集邮中的传统集邮方式。
  ■花式选择型
  这类藏友只收集花式扑克,但不像第一、二种藏友那样收集各种版本的花式扑克,而是有选择地进行收集。这类收藏较容易进行,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
  ■专题型
  这类藏友仅按自己所喜欢的专题进行收集,如祖国风光、名山大川、建筑、中外名画等。这种收集方法范围较窄,且数量增长较慢。
  ■趣味型
  即不求系统收集,只是按自己的趣味有针对性地收集。如有些藏友只收集某地区的扑克;有的仅收集普通扑克中不同的大、小王;有的按国家收集,每个国家仅收集一副等等。这些均反映了个人的爱好、兴趣。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638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陈立收藏当代名家书画扇   上篇文章:收藏从爷爷送的日本军刀开始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