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访周彦生:画好写意花鸟需穷其物理

来源/作者:网络 |
访周彦生:画好写意花鸟需穷其物理
凌风飘香
  周彦生教授称写意花鸟画创作难过工笔 写意画家亦应画些工笔画
  “也许就是因为儿时贫困的体验,以及那种了解自然奥秘的热切,成就了这位中国花鸟画大师。”这是我国杰出美术批评家迟轲先生对花鸟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周彦生的评价,而这一评价也是对周氏60余年艺术人生的高度概括。
  了解周彦生的人都知道,崇尚平淡天真的周氏六岁习画,虽历经坎坷却矢志不渝,终于在中国花鸟画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近日,本报记者与正密锣紧鼓“备战”中国美术馆个人画展的周彦生就花鸟画创作等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谈话中,周彦生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创作秘笈倾囊托出,以期对习画者有所帮助。
  专题文/图  吴聿立
  “重工笔而轻写意”不可取
  记者:近年来,我留意到您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屡屡以高价成交,势头直逼您的工笔画。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周彦生:这是收藏家与拍卖行的事儿,我只是安心画画,并没有在意画价,就像吴冠中先生生前说的那样,作品“拍多高都与我无关”。我认为任何画家的艺术地位及作品的市场价格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让历史来评说,而不能只看眼前。
  记者:或许正是写意花鸟画价格在拍场中屡创新高的原因,有人认为从收藏的角度讲,您的写意花鸟和工笔花鸟的价值是一样的。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周彦生:这种提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能完全按表现形式或劳动量大小来衡量工笔画和花鸟画的价值。画了六十多年写意画,我的体会是写意画比工笔画难多了,因为工笔画虽然画好很难,但对景写生、七拼八凑你倒可以画出一幅;而写意画则是用多年的笔墨工夫,把写生对象高度概括、提炼后进行的再创作,就是郑板桥所说的“胸无成竹”,要求画家必须有长期的积累,一气呵成,一笔下去要形、神、质、量兼备。所以,我认为目前收藏市场中存在的“重工笔而轻写意”不可取,应把画面的艺术含量作为衡量书画价值高低的硬标准。另外,现在的审美往往以“像与不像”为标准,这是审美水平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不懂艺术,是不正常的。
  记者:现在某些优秀工笔画家的写意画多难以差强人意,然而您却能“一箭双雕”。究其原因,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当年是靠写意画成名的,后来由于教学的需要才改工笔。能介绍一下创作写意画的心得吗?
  周彦生:是的。从六岁习画至今,我就从未停止过写意画创作。《春风绣羽》、《百花争艳》等早一批成名作品,包括20年前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洛阳牡丹》都是写意画。
  工笔画是勾线填颜色,很严谨也很呆板,久而久之画家的思想就会僵化,不少工笔前辈画不了写意画就是这个原因;写意画则是一挥而就的,挥洒自如,拼的是功底与灵气。
  我的工笔画受于非闇的影响,而写意画则主要得益于任伯年。任氏也是从宋元绘画入手,创作过工笔画。他的作品大气磅礴,构图巧妙,穿插到位,笔墨线条都从容自如。吃透他的东西,构图、色彩、造型、笔墨等一切都有了,加上工笔的基础,就有了我当今每个局部都很讲究的写意画——这也印证了我一贯主张的“细节决定成败”。可以说,我的写意画以气取胜,随心所欲,别人是临摹不像的。
  记者:其实,工笔和写意是可以互补的,这点可从您现在的作品上看出,比如以芦苇、梅花等为创作题材的作品。
  周彦生: 对。工笔画严谨细致,如果画家有工笔基础,对生活观察又到位,那么笔尖一扭或一顿,写意画的造型就出来了。这样创作出来的写意画就耐看,不苍白,因为画面的构图严谨、用色巧妙,且每根线条、每个花瓣都很讲究。所以,我的体会是写意画家也要画些工笔画。
  多年来,我都是写意和工笔“两手抓”,这样张弛有序、一收一放地互补创作,既可以解放思路、调节身心,又可以锻炼构图。
  学习绘画万不可误入歧途
  记者:工笔重彩这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源远流长,因此不管人物、山水还是花鸟,现在想出新都非常困难。可您却从传统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形成了“格调高古,意远思新”的独特风格,也让周氏工笔画在美术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所以我想知道除了“天道酬勤”外,您还有什么成功秘笈?
  周彦生:我倒没什么秘笈。纵观中国绘画史,工笔重彩画高峰林立,出新的确不容易,所以有点儿体会我就倍加珍惜、再接再厉。更为重要的是,我认为自己没有走错过路。
  入门时,我研读的是工笔画大家于非闇先生的《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和《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于非闇的作品笔墨扎实,格调高雅,艳而不俗,注重线条的表现;同时这种院体画本身就是很严谨、很高贵的艺术,是传统中的精华。来到广州后,我看了一些日本绘画大师的作品,又研究了不少国画大师的真迹,眼界大开。研究生毕业后,杨之光老师曾批评我说:“整天在花青和赭石里搅和来、搅和去,我看画不出什么东西!”意思是说我守旧、不创新。从此,我整天在图书馆看书,重点研究日本画册,因为日本画的意境、画面构成等都和中国画一样,但制作手法不同于我们的“三矾九染”,而是按块面结构处理的,并格外注重颜色。在学习日本画用色的同时,我还研究了油画、雕塑、版画、装饰画、陶瓷乃至雨花石、蝴蝶的翅膀等,吸收其中的色彩、立体感、块面结构等元素。从1985年开始,我先后创作的工笔花鸟画《阳春》、《秋之歌》等一亮相就得到了社会承认,于是有了创作的动力。1994年的中国美术馆画展也得到了北方的认可。
  其实,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天分、悟性和勤奋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就是机遇,如果当年陈金章等老师不把我招进广州美术学院,我就开拓不了视野,也看不到岭南花团锦簇的植物,那今天的画风可能就与院体画差不多了。另外,我有今天的风格应该感谢杨之光老师,因为他的批评对我的触动很大。
  “随类赋彩”“随意赋彩”一肩挑
  记者:我之所以称您从传统中杀出一条血路,是因为您创作的根基是宋画,包括用笔、赋彩等。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而其中的“骨法用笔”和“随类赋彩”决定着工笔重彩画的成败。那么,您对这“二法”怎么理解?
  周彦生:中国的工笔画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颜色和线条是协调关系,二者一定要和谐圆融;而当颜色和线条产生冲突时,它们又是服从关系,即颜色一定要服从线条。
  日本画强调颜色,不重视线条;中国画注重线条——线条就是骨架,但不太注重颜色,所以“骨法用笔”对中国工笔画来说是基础元素,就如油画之于素描一样。中国画的线条不仅要表现型,还要表现神;不仅要表现质,还要表现量——线条粗一些给人以厚重感,流畅一些给人以飘逸感。这种作用和仅把线条用作轮廓线的日本画是不同的,所以我就吸收日本画的颜色,强调中国画的特点——笔线的造型,这样才能让作品保持纯正的中国特色,不至于变质、变味。而对于颜色,我的体会是除了传统的“随类赋彩”外,还要根据画面情况进行“随意赋彩”——这点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看到日本画后就悟出来了,因为工笔画说白了就是画家通过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意向和情感,展示大自然的美。以画牡丹为例,画面的着色取决于画家所要表现的意境,有时要用白描,有时则用水墨,不可能都是红花绿叶。
  此外,我主张画面必须有鲜明的主色调,且要在大协调中有小对比,以展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
  记者:可见,周氏工笔之所以洋溢着浓郁的时代特色,重要原因是立足传统,在摄取古人精华的同时还吸收了不少“洋营养”,譬如您所说的日本画的色彩等。您又是如何做到“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
  周彦生:石涛之所以强调“笔墨当随时代”,是因为审美具有时代性。故此,我认为当代人认可的作品就是具有时代性的作品。你说我的作品具有时代性,无非是我以院体画为基础,受日本画的影响,吸收了油画的色彩、版画的块面和装饰画的构成。我常给学生说:搞艺术不能“偏食”,应多学习姊妹艺术的长处,包括电影、舞蹈、音乐等,还要深入生活,进行大量的写生、创作实践,正如已故的水彩画大师王肇民先生教导我时所说:“第一要研究传统,其次要深入生活。”这样才有可能出新。
  但是,我们的创新必须以传统为基础,否则就没根基,而没有根基的东西社会也不会承认;但刻画得像赵佶也不对,因为审美观念不同了。我们要把传统的东西研究透,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足之处我们来补充。现在有些年轻人的作品想法很好,为什么社会不承认呢?就是因为他们虽然有好的想法,但缺少传统的功底,画不出来,于是便随意表达或搏出位。这种不下苦工夫、急功近利的做法是目前国画界可怕的弊病。
  花鸟画构图就是矛盾统一体
  记者: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我发现您在构图上都别出心裁,没有一张作品的构图是重复的;同时,画作给人的感觉也是生动传神。这就需要您谈谈“经营位置”的经验了。
  周彦生:“经营位置”或者说构图其实很简单,就是首先要把表现对象的“物理”研究透。这里的“物理”就是朱熹在《大学章句·补格物传》中说的“格物而穷其理”,泛指“事物之理”。譬如你想画好牡丹花儿,就必须把牡丹的枝节生发、含苞待放、绽放盛开、凋谢飘零,以至萼片的数额、特征等都了解清楚。然后,按照绘画的规律写生、创作。什么规律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很重要,构图自然也要围绕“三”进行:画三块石头,要两小一大,两聚一散;画兰花,要“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等。另外,规律是多样统一、矛盾统一的,如有高就有低,有大就有小,有横就有竖,有急笔就有缓笔,而所谓的“知白守黑”,“疏密聚散”、“干湿浓淡”等也都是对立统一的。作为画家,你要会制造矛盾,还要善于解决矛盾,把构图的规律掌握住,然后去制造矛盾、解决矛盾,这样写生、创作就不会困惑。说实话,我是在研究生毕业后才悟出这些道理的,其实也很简单。
  大家简介
  周彦生,1942年生于河南,1982年获广州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美协理事、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当代中国画名家;曾多次应邀赴法、英、日、美、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港澳台等地举办美展;出版有《周彦生画集》、《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周彦生精品选》、《周彦生扇面画艺术》等画集。作品入选第五至第九届全国美展等美术大展并多次获奖。多件作品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博物馆及美术机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773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