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值得挖掘的岭南画派作品(图)

来源/作者:网络 |
值得挖掘的岭南画派作品(图)
黎雄才 快马加鞭 纸本水墨设色 69×45cm
  文 / 朱万章
  20世纪前期,可谓中国美术史上绚丽璀璨的时代,多元化的画家群体与绘画流派的并兴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界的主流。在沿海交通便利、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如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不仅在经济文化上得风气之先,在绘画上也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他们分别形成的海上画家群、京津画家群和岭南画家群,在民初画坛形成三足鼎峙的局面。以“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黄少强、方人定、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关山月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在近百年的中国画坛上,写下可圈可点的篇章。
  一
  “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在早期也与当时传统中国画家一样,经历过一种学徒式的画学教育。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高剑父由族兄高祉元介绍,拜著名花鸟画家居廉为师。高剑父早期的画作,大多打上居氏烙印或以临、仿前代名家为主。
  光绪十九年(1893年),高剑父曾赴黄埔水师学堂学习,半年后辍学归广州,仍然从居廉习画。1900年,高氏得到族人资助赴澳门格致书院求学,课余从法国人麦拉学习碳笔画,不过这一段履历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任何印证。
  陈树人拜于居廉门下则较晚,时间大致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居廉的另一弟子张逸介绍入于门下,此时居廉已近垂暮之年,所以陈氏一直被认为是居廉所收的最后一个弟子。陈树人在十香园认识了许多居氏门下画坛名流,其中之一便是后来一起成为岭南画派创始人的高剑父。
  陈树人早年的画作也是受居氏影响极大,在其传世诸作中,很容易看出这种痕迹。
  二
  如果“二高一陈”一直延续居氏香火,中国近代画坛最多只是多几个平庸的花鸟画家,近代岭南画坛也将黯然失色。所以完全可以说,他们的成功在于与时俱进,在中国画领域发起了一场革命。
  说到“二高一陈”的变革,不能不提到日本。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从1903年至1907年间,高剑父为了求学,曾多次到达日本。在日期间,除了通过参观日本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展出的日本画,获得对日本美术的初步认识外,还在白马会和太平洋画会开办的研究所接受日本画的基础训练。
  陈树人1908年进入日本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学习,1912年3月25日,陈树人于该校毕业回国,任报馆编辑,兼任广东优级师范学校(广雅书院)及广东高等学校图画教员。后再赴日,于1912年9月21日入东京立教大学文学科一年级,攻读英国文学,1916年毕业。
  高奇峰赴日学习与其兄高剑父密切相关。1907年,高剑父暑假归国,携高奇峰赴日学画。有记载表明,兄弟俩1914年春曾在日本东京下谷合作《鸳鸯图》横幅,同年秋,高奇峰回国。
  “二高一陈”分别在日本接受近代美术的教育,同时,他们也开始酝酿在中国画领域进行一次大的变革。
  1912年,高剑父与兄高冠天、弟高奇峰、高剑僧到上海开辟了“岭南画派”的主要宣传阵地——《真相画报》和审美书馆。与此同时,审美书馆适时地推出一系列旨在推广“二高一陈”的画集、宣传单张,为新派绘画摇旗呐喊。一时间它亦成为网罗画家、展销作品的具有画廊性质的场所。
  由于“二高一陈”利用了上海——当时中国经济相当繁荣且中西文化交融最为频繁、传播资讯极为发达的中心城市,所以注定他们的理念和实践一开始便会受到世人的关注。
  三
  1933年,“岭南画派”的得力干将高奇峰病逝于上海,使“岭南画派”阵营的实力大大减弱。到了20世纪40年代,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传人已经成长起来,继承与发扬岭南画派高扬的革新传统的精神,成为这一时期岭南画派的主要发展趋势。1948年,陈树人病逝于广州,三年后(1951年),高剑父也病逝于澳门,这种格局的变化无疑使“二高”之弟子们(至今未有资料显示陈树人有直接的弟子)从背后走向前台。他们甚至一度成为岭南地区中国画坛之主流。
  “二高”接收弟子的最早记载及其详细情况目前也无从查考,不过文献表明,早在1919年,黄少强、何漆园、赵少昂等师便从高奇峰习画;翌年,张坤仪也师从高奇峰;1923年,方人定课余师从高剑父学画。在1924年,高剑父在广州文明路定安里租一屋,原名“春瑞草堂”,与高奇峰同住作画,后从学者众,遂改名“春睡画院”,从此桃李满天下。也就是这一年,郑淡然拜师于高剑父门下。1925年,高奇峰在广州市府学西街创办“美学馆”授徒。“春睡画院”和“美学馆”的创立,使岭南画派的传人与日俱增,这种情况有点类似居廉开设“啸月琴馆”时的情形。
  “二高”传人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入其门下,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多已经茁壮成长起来,逐渐成为画坛中坚。此时他们的活动区域大多集中于广州、香港、澳门三地。这一时期是“二高”弟子在岭南画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的美术活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创办或参与美术社团(院校);二是举办个展或参与大型画展(或出版画集);三是著书立说;四是开馆授徒。
  四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岭南画派”传人的活动区域分割成大陆与港澳两块。留在大陆的诸如方人定、何磊、黎雄才、关山月等,他们纷纷融入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洪流中,绘画大多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直到80年代以后,他们才完全以“岭南画派”传人的身份活跃于中国画坛,但这时离“二高一陈”当初所宣扬的绘画传统已经相去甚远了。
  活跃于港澳的诸如赵少昂、杨善深、何漆园、叶少秉、司徒奇等人大多仍坚守阵地,延续“岭南画派”传统,与大陆遥相辉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双方交往频繁,合作举办画展、出版画集、传道授业,不减当年遗风,虽然这一时期“二高一陈”们所创立的“岭南画派”已经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经过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传人改良后的新画风,但学术界对于“岭南画派”的关注及研究却开始勃兴,“岭南画派”的传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殊荣。
  五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岭南画派”传人的活动区域分割成大陆与港澳两块。留在大陆的诸如方人定、何磊、黎雄才、关山月等,他们纷纷融入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洪流中,绘画大多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直到80年代以后,他们才完全以“岭南画派”传人的身份活跃于中国画坛,但这时离“二高一陈”当初所宣扬的绘画传统已经相去甚远了。
  活跃于港澳的诸如赵少昂、杨善深、何漆园、叶少秉、司徒奇等人大多仍坚守阵地,延续“岭南画派”传统,与大陆遥相辉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双方交往频繁,合作举办画展、出版画集、传道授业,不减当年遗风,虽然这一时期“二高一陈”们所创立的“岭南画派”已经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经过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传人改良后的新画风,但学术界对于“岭南画派”的关注及研究却开始勃兴,“岭南画派”的传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殊荣。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846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康雍乾帝王书法拍市行情一览   上篇文章:南巡纪道图:从297万到9072万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