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清代杨兆鋆及其一个铜如意
来源/作者:网络 |
家父云间朱孔阳先生曾收藏有清代杨兆鋆的一个铜如意。“杨兆鋆”这个名字,随着对世博会的宣传,频频出现在人们面前,杨兆鋆何许人也?他是中国清政府首任驻比利时大臣(大使),是中国第一个由文官组成的派驻世博会代表团的领队。
首届世博会1851年在伦敦举办,16年后的1867年,中国清政府才首次受邀参加巴黎世博会。以后,清政府不断得到各国发出的参加世博会的邀请,但参加世博会的事务一直都是由洋人把持的海关包办。海关先后承担了38年、29次世博会所有中国展品的征集、展出等一切展览事务。直到1904年,清政府绕开海关,派出了由亲王溥伦带队的政府代表团,参加了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1905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出洋赛会通行章程》,把承办世博会的“主权”从洋人手中收了回来,并于当年派出了以驻比利时大臣杨兆鋆为首的代表团。杨是在1904年被任命为派驻比利时列日世博会的钦差大臣兼监督的,称“黎业斯赛会大臣”(即“列日世博会大臣”)。这是继洋人、皇亲之后,首次由中国文官领队参加世博会。
杨兆鋆接任此职后,一改过去洋人凭其自己爱好征集展品的做法,而是由官方征集为主,民间自愿报名的办法。杨兆鋆在一份给清政府的奏章里这样写道:“赛会(指世博会)关系商务,向由总税务司领办,以西人置华货,所择已未必精,陈所不应陈,每贻笑柄。嗣后应由商部奏派熟悉商情丞参,充当监督;会同驻扎该国使臣办理,下外务部、商部议……”从这奏章中可看出他对办世博会的理念。在他积极组织下,全国有18个省、30多个城市组织了展品参展。杨兆鋆还在列日世博会建造了面积达800多平方米的中国馆。中国馆的国亭设两层屋顶,上层为圆形,下层为方形,寓“天圆地方”之意,屋顶用黄瓦,屋脊雕塑小狮子装饰,富丽堂皇。同时,又建造了两间中国博物院,十多间房和高达25米的宝塔一座。这座宝塔,在列日这个小城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在这次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获得了超等荣誉奖和金银奖牌100枚,得奖数量与英美奥意等国不相上下,取得很大成功。为褒奖杨兆鋆的出色工作,在世博会结束后,比利时国王特授予他“头等宝星”奖章。
杨兆鋆长期从事外事和教育工作,是位杰出的外交家、教育家。他咸丰四年(1854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同治六年(1868年)进上海广方言馆(相当于现在的外国语专科学校)学习。同治十年(1872年)由两江总督曾国藩推荐,送到京师同文馆英文馆学习。光绪五年(1879年)毕业升迁出馆,任苏松太道公署翻译。光绪十年(1884年)随许景澄公使出洋。回国后以道员身份发江苏补用。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金陵同文馆教习,兼授算学。光绪廿三年(1897年)任江南储材学堂督办。光绪廿八年(1902年)以“江苏候补道赏四品卿衔差”,任首任清政府出使比利时钦差大臣。光绪三十年(1904年)被任命为派驻比利时列日世博会的钦差大臣兼监督。光绪卅一年(1905年)八月被召回国。由于长期接受洋务教育和从事科教、外事工作,见多识广,思想开放。光绪卅年(1904年)三月间,曾与出使法、俄、英的大臣孙宝琦、胡惟德、张德彝等联名上书奏请变法,“以激励人心,植立国本”。
杨兆鋆也是近代中国卓越的数学家李善兰和华蘅芳的学生,在数学研究上有着杰出的成就。光绪廿四年(1898年),曾自撰《须曼精庐算学》24卷,在关于测量方法的研究、关于圆锥三曲线问题的研究、关于“平圆容切”问题的研究以及关于“垂线诸求”及“勾股容方”问题的研究上,都做出了至今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洋务教育培养的众多人材中的杰出代表”。
杨兆鋆在任驻比利时大使时,曾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被任命为“列日世博会大臣”前后,利用比利时当地先进制铜工艺(比利时制铜工艺当时驰名世界),制作了一个铜如意,即本文开头提到家父收藏的这个如意。如意头灵芝状,长4.5厘米,宽7.5厘米,中有团形“寿”字(加两小“蛀”字)。如意柄全长(连弯头)50厘米,上细下宽,宽1.8-2.8厘米。柄的正面有篆体铭文:“铁如意(实为铜),君子器,供指麾,论道义,刚而正,廉不刿,寿命昌,宜三事”,(注“指麾”即“指挥”;“廉不刿”指“品行方正而不伤人”,“宜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利用”是“尽物之功用”,“厚生”是“富裕民生”)。这是杨兆鋆的“座右铭”,以器喻人,是他自定的为人做事的法则。如意柄背面是隶书:“光绪三十年六月丙午大清出使大臣杨兆鋆制于比利时”。经与家父另外收藏的杨兆鋆所书册页,可以认定如意上的字均为杨本人所书。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