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乡村邮递员独具慧眼收旧物 欲建民俗博物馆

来源/作者:网络 |



乡村邮递员梁银清与他的部分老物件合照
乡村邮递员梁银清与他的部分老物件合照   记者 陈萍  通讯员 涂永平 陈晓光 林剑湧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在大山深处的人们与外界交流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邮件。乡村邮递员骑着摩托车,车后面挂着一个鼓鼓的绿色邮差包,给乡亲们带来远方的消息。
  在距蕉岭县城36公里的南磜镇岭背村,有一位邮递员叫梁银清,十多年如一日,穿行在崎岖的山路间,成为十里八乡最熟悉的人。在送邮件之余,他还醉心收藏民俗物件,如今已有近2万件藏品,正酝酿在村里建民俗博物馆,展出他10多年的收藏。
  “看到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老物件被遗弃觉得非常可惜,所以我就收了回来,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吧!我希望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民俗物件了解到过去人们的生活,传承客家人耕读传家、勇于开拓的精神。”梁银清朴实地说。
  日骑百里为山区群众送信
  “银叔,回来啦!”当梁银清出现在村里,乡亲们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2006年,梁银清成为一名乡村邮递员,每日的工作就是骑着摩托车给村民送信、送报纸等,直到前几个月被借调回了县城。
  一顶白色的大檐帽,一个大大的邮差包,一辆摩托车,就是梁银清的送信“装备”。他做乡村邮递员时负责的村庄有南磜镇步上村、浒竹村、岭背村等,他的足迹遍布每一个村庄的每一条小路,在每家每户的门前都停留过。他每天需要骑着摩托车走108公里,一走就是10多年。
  在通讯还不是非常发达的时期,邮件就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工具。梁银清回忆,每到暑假,他送最多的就是成绩单和录取通知书,收到这类邮件的家庭有喜有忧。
  “我记得送过最厉害的录取通知书就是西安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那家人为此大摆宴席请乡亲们吃饭,客家人都有这样的习俗。”梁银清说,他也有送过一些贫困学子的录取通知书,家里人收到以后喜忧参半,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经常跟乡亲们往来,热心的梁银清还会帮行动不变的老人交电费、电话费,一来二往,老人为了感谢他,就会往他的邮差包里塞一些自己种的南瓜、青菜之类的,梁银清在开心之余也很苦恼。
  “他们一下子就把我的包塞满了,我还怎么装其他的信件报纸啊?”于是梁银清想了个办法,去到下一个村的时候,就把上个村收到的蔬菜送给有需要的人,一来解决了邮差包的空间问题,二来也帮助了其他老人,一举两得。
  梁银清有个明显的标志让人可以一下子就认出他来,就是他那锃亮的光头,他不仅自己喜欢理光头,也帮助村里的老人剪这个“发型”。“他们有时候会让我帮忙理发,我也只会理光头,哈哈哈!”耿直的梁银清摸着他的光头笑了。
  在日复一日的穿山越岭中,梁银清对这些村庄的家家户户都非常熟悉,相处起来就像亲戚一样,老人们需要帮忙他都乐于伸出援手。
  醉心民俗收藏近2万件老物件
  在十多年的走家串户过程中,梁银清找到了他的爱好——收藏客家民俗物件。
  在一次偶然的送件过程中,梁银清看到一些古色古香的木箱子被遗弃,觉得甚是可惜,“当时是木箱子的老人去世,他的家人准备把他生前的东西都烧掉,我看到以后就跟他们商量,把那个箱子买了回来”。
  从那以后,梁银清就走上了收藏之路,他的藏品“家族”也逐渐壮大。
  走进梁银清在岭背村的老屋,两个房间,两个厅堂以及二楼的阁楼上,都摆放着满满的各类民俗物件。
  小物件有油光水亮的水烟壶,秀气精美的小酒碗,黝黑雅致的砚台等,大的物件有犁、耙、书柜、木桶等,因为空间的局限,这些物品摆放不比博物馆,稍显凌乱,但每件几乎都保存完好,只有岁月在上面刻下的痕迹。
  对于这里的每一个碗、每一块匾、每一个徽章,梁银清都可以说出它背后的故事或深刻寓意。他最得意的一件木制品就是名叫“鱼跃龙门”的摆件,朱红色的两条鲤鱼头朝下尾朝上,身上的鳞片清晰可见,第一眼看虽是鲤鱼,但仔细看鱼的头却是龙头的造型,梁银清解释说,“客家人重视读书,大户人家在家里摆放这个,期盼着子弟可以通过读书,鱼跃龙门,走上仕途之路。”
  除此之外,梁银清还有许多象征蕉岭长寿的瓷碗、瓷盘、竹雕等,为了更好地赏析这些藏品,他还专门研究了字体,学历不高的他已经可以轻车熟路地认出每个朝代常用的字体。“这个圆形的图案其实是‘寿’字,蕉岭是世界长寿乡,人们对长寿的期盼也尤为突出,因此很多作品都有这个图案。”他随手从架子上拿出一个瓷碗便能道出其中的深意。
  虽然梁银清收藏的物品有近2万件,但大都不是名贵古董,材质也比较朴素,以木头为主,主要是旧时农村常见的用具和摆件。虽然不是非常贵重,但每一件他都格外珍惜,每个房间分门别类摆放好,还打了小字条贴在旁边作为介绍。
  酝酿建民俗博物馆传承文化
  听说岭背村里有个收藏民俗物品的邮递员,乡亲们都会来串串门,看看他的藏品,在斑驳的农具中找回旧时的回忆。还有一些民俗爱好者更是不远跑五六十公里来到这里,只为一探银叔的“民俗小世界”。
  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村干部和银叔商量,计划拿出闲置的宗祠,改造成民俗博物馆,把银叔的藏品搬到那里展览。
  “一来这里实在太小了,很多东西都不能展开摆放,放到宗祠去有更多的摆放空间,二来可以更好地发挥这些藏品的价值,大家参观起来也方便。”梁银清说。
  岭背村的村支书梁禄全说,听说村里要建一个民俗博物馆,村民们都非常兴奋,表示支持村里的这项建设,“我们正在争取早日把这个博物馆建好,有助于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
  说起收藏这些民俗用具,梁银清也是一路坎坷,做乡村邮递员的薪水并不高,起初家里人看到他把别人家不用的旧物搬回来是极力反对的,“他们说那些东西没有用,可在我看来都是宝贝啊!”后来家人看梁银清如此执着,也慢慢接受了。
  至于经济来源,梁银清坦言,他是通过“以藏养藏”的方式去支撑自己的收藏事业,“能遇到一件自己很喜欢的物件,并买下来,都是缘分,有时候我也会卖出一些,或跟其他的收藏爱好者交换,这样一来一往,也就可以不断继续下去了。”
浏览次数:102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1)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