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爱玉莫痴收藏里的冲动消费陷阱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抽中大奖,一折买到万元挂件 来源:收藏快报
你或许经历过这样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超市买点日常用品,获得了抽奖资格,漫不经心的一抽,却拿到了最大的奖项——几万元的玉石只要一折。你若不信,还有玉石鉴定证书奉上,各项信息一应俱全。这时,觉得怎么都不会亏的你脑门一热,就花了这笔钱,将这份“幸运”收入囊中。而后不时拿出来细细端详,却越看越不对劲,方知做了他人的“入网之鱼”。这样的事情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笔者也亲身经历过,特等奖说中就中。不过想着一个寒酸柜台租在角落,卖总价几百万元的玉石,怎么看怎么别扭,笔者没细看那些玉石,寒暄了几句走掉了。
收藏市场里,价格属性是个非常模糊的定义,普通的收藏者,如果不是经常浸淫在这方面,并且“术业有专攻”,很难知晓其真正的价格。而那些颇有“心计”的卖家,便从中做文章。当一份“幸运”降临时,人们往往觉得是自己的好运,并不会立刻觉察出来这是一份被设计的“运气”。超低的折扣引发的占有欲下,人们往往不会去仔细注意器物的品质,心甘情愿花钱。更让人寒心的是,这样的骗局,事后的维权成功率基本为零。
假的东西和卖假的商家,永远是收藏市场里的“刺”,前文提到的那种骗局,说起来连入门水平都算不上。真正的收藏市场里,真真假假远超广大藏家的想象。从正规的拍卖公司拍卖会到古玩街的地摊,都有可能遇到骗局和假货,这其中有很多是收藏者完全无法鉴别出来的,甚至部分专门从事鉴定的专家都有可能吃亏。考虑到这个,再考虑到收藏是个消费活动,大家在购买收藏品的时候,更需要三思,冲掉消费带来的可能是各种麻烦和堵心的事情。
一个健康的市场当然不能让自己的消费者一直面临如此“危机四伏”的境地。这就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有效的处理手段,如前文的骗局,尽管违反了多项法律条文,但是消费者维权却举步维艰,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如果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治这样的行为,自然大快人心。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大家面对“诱惑”保持理智,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这样就不会因一时冲动,喝下无良商家的迷魂汤。
(朱匡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傅山《丹枫阁记》真迹尘埃落定 上篇文章: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规划财富一样规划你的收藏
- 吴昌硕晚年行草 有锥画沙、屋漏痕之妙...
- 民间收藏忙荧屏鉴宝热 专家呼吁找准平...
- 贵金属纪念币的收藏与保管
- 投资门槛低 六类报纸值得收藏
- 投资收藏当代瓷器 应该重胎质还是重画...
- 古玩并非人人可玩
- 入藏故宫的《丝路山水地图》什么来头
- 最孤独一代宗师:亲手毁掉2000张画...
- 翡翠鉴赏:鉴别真假
- 海洋滋养两大文玩:海柳和砗磲 极具收...
- 黄龙玉实为黄蜡石非真玉
- 玉雕分享 一招一式,玉鸣于人
- 从“船上的午宴”看雷诺阿和他的朋友们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收藏种类有哪些(图...
- 如何识别元青花
- 织绣鉴别招数多
- 江南书画作伪种种
- 擦亮眼睛明辨金币与金章
- 藏市的赝品多鉴别有三招
- 尿泡茶蒸强酸浇:宝贝原来都是假古董
- 清乾隆霁蓝釉天球瓶149.5万成交
- 千万别上伪收藏家的套
- 晚清新会画家许春田:丹青遗墨在 冈州...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