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爱玉莫痴收藏里的冲动消费陷阱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抽中大奖,一折买到万元挂件 来源:收藏快报
你或许经历过这样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超市买点日常用品,获得了抽奖资格,漫不经心的一抽,却拿到了最大的奖项——几万元的玉石只要一折。你若不信,还有玉石鉴定证书奉上,各项信息一应俱全。这时,觉得怎么都不会亏的你脑门一热,就花了这笔钱,将这份“幸运”收入囊中。而后不时拿出来细细端详,却越看越不对劲,方知做了他人的“入网之鱼”。这样的事情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笔者也亲身经历过,特等奖说中就中。不过想着一个寒酸柜台租在角落,卖总价几百万元的玉石,怎么看怎么别扭,笔者没细看那些玉石,寒暄了几句走掉了。
收藏市场里,价格属性是个非常模糊的定义,普通的收藏者,如果不是经常浸淫在这方面,并且“术业有专攻”,很难知晓其真正的价格。而那些颇有“心计”的卖家,便从中做文章。当一份“幸运”降临时,人们往往觉得是自己的好运,并不会立刻觉察出来这是一份被设计的“运气”。超低的折扣引发的占有欲下,人们往往不会去仔细注意器物的品质,心甘情愿花钱。更让人寒心的是,这样的骗局,事后的维权成功率基本为零。
假的东西和卖假的商家,永远是收藏市场里的“刺”,前文提到的那种骗局,说起来连入门水平都算不上。真正的收藏市场里,真真假假远超广大藏家的想象。从正规的拍卖公司拍卖会到古玩街的地摊,都有可能遇到骗局和假货,这其中有很多是收藏者完全无法鉴别出来的,甚至部分专门从事鉴定的专家都有可能吃亏。考虑到这个,再考虑到收藏是个消费活动,大家在购买收藏品的时候,更需要三思,冲掉消费带来的可能是各种麻烦和堵心的事情。
一个健康的市场当然不能让自己的消费者一直面临如此“危机四伏”的境地。这就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有效的处理手段,如前文的骗局,尽管违反了多项法律条文,但是消费者维权却举步维艰,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如果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治这样的行为,自然大快人心。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大家面对“诱惑”保持理智,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这样就不会因一时冲动,喝下无良商家的迷魂汤。
(朱匡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傅山《丹枫阁记》真迹尘埃落定 上篇文章: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广东省博物馆专家免费鉴宝
- 商寅泉:紫砂收藏 从泥学起
- 上海珠宝展老凤祥尽显国潮国风国韵之美
- 如何保养银饰
- 铜元有无收藏价值
- 彩色宝石辨假之“谜”
- 5元硬币即将发行!快来看看长啥样
- 警惕红木家具市场鱼目混珠
- 马未都说收藏第四讲:中国的坐具(2)
- 银锭收藏知识:大银锭若无蜂窝则非真品...
- 投资奥运藏品有讲究
- 入门印章收藏要懂书法懂印家 别老幻想...
- 左光斗六面文印章与史可法“宜城天堑”...
- 特朗普参观的百年宝蕴楼 有什么来头
- 红木行业二次创业期到来 需要精准定位
- 如何轻轻松松购买艺术品
- 收藏新贵 小小怀表有门道
- 藏品是真是假科学仪器可帮忙
- 疯狂的石头如何鉴别
- 湖南收藏市场首现伪造粮票
- 古丝绸之路的中国名称:古官路驼道
- 玉雕分享 一招一式,玉鸣于人
- 大英博物馆藏唐三彩俑的往事回译
- 39幅上亿字画 你懂得欣赏吗
- 万珺说翡翠:你知道翡翠在拍卖中的天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