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爱玉莫痴收藏里的冲动消费陷阱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抽中大奖,一折买到万元挂件 来源:收藏快报
你或许经历过这样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超市买点日常用品,获得了抽奖资格,漫不经心的一抽,却拿到了最大的奖项——几万元的玉石只要一折。你若不信,还有玉石鉴定证书奉上,各项信息一应俱全。这时,觉得怎么都不会亏的你脑门一热,就花了这笔钱,将这份“幸运”收入囊中。而后不时拿出来细细端详,却越看越不对劲,方知做了他人的“入网之鱼”。这样的事情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笔者也亲身经历过,特等奖说中就中。不过想着一个寒酸柜台租在角落,卖总价几百万元的玉石,怎么看怎么别扭,笔者没细看那些玉石,寒暄了几句走掉了。
收藏市场里,价格属性是个非常模糊的定义,普通的收藏者,如果不是经常浸淫在这方面,并且“术业有专攻”,很难知晓其真正的价格。而那些颇有“心计”的卖家,便从中做文章。当一份“幸运”降临时,人们往往觉得是自己的好运,并不会立刻觉察出来这是一份被设计的“运气”。超低的折扣引发的占有欲下,人们往往不会去仔细注意器物的品质,心甘情愿花钱。更让人寒心的是,这样的骗局,事后的维权成功率基本为零。
假的东西和卖假的商家,永远是收藏市场里的“刺”,前文提到的那种骗局,说起来连入门水平都算不上。真正的收藏市场里,真真假假远超广大藏家的想象。从正规的拍卖公司拍卖会到古玩街的地摊,都有可能遇到骗局和假货,这其中有很多是收藏者完全无法鉴别出来的,甚至部分专门从事鉴定的专家都有可能吃亏。考虑到这个,再考虑到收藏是个消费活动,大家在购买收藏品的时候,更需要三思,冲掉消费带来的可能是各种麻烦和堵心的事情。
一个健康的市场当然不能让自己的消费者一直面临如此“危机四伏”的境地。这就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有效的处理手段,如前文的骗局,尽管违反了多项法律条文,但是消费者维权却举步维艰,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如果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治这样的行为,自然大快人心。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大家面对“诱惑”保持理智,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这样就不会因一时冲动,喝下无良商家的迷魂汤。
(朱匡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傅山《丹枫阁记》真迹尘埃落定 上篇文章: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如何看待小名头书法作品的投资价值?
- 哈佛大学收藏的晚清老照片
- 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 以今人选择法分析 “宋四家”的“蔡”
- 贵金属纪念币集藏知识
- 史国良:人物画家越老越难画
- 唐代彩釉瓷辨识:警惕刻意精工之作
- 细说五彩瓷
- 浙江明天有人教你鉴识古瓷
- 仿造名人字画很流行 高手可月入万元
- 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
- 古人玉雕的智慧:变废为宝
- 大清铜元收藏入门功夫(四)
- 宫廷御用画家孙位《高逸图》的人物解读
- 老相机收藏四大原则
- 古玩行里规矩多 教你12条门道
- 鸡翅木保养及禁忌
- 文房古玩收藏手册
- 我国古钱币上的祝寿文化
- 名家特型画作之合作画造假法辨识(图)
- 古玩造假手法层出不穷 具体实例来介绍...
- 车马炮 征战 拍卖场 象棋收藏的前生...
- 博特格:从炼金术士到中国瓷器的解密者
- 收藏小辞典:古瓷上的釉
- 中国艺术品网络寻宝活动:鉴宝活动摆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