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玩老家具大忌:整旧如新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黄新原
一位朋友爱玩老硬木家具,东西买回家,无一例外首先要上火碱清洗一遍;又因为自己学过木匠活儿,所以又无一例外要把不平的地方用刨子刨刨,不光的地方用砂纸打打;有时还把腿儿上糟了的部分锯掉一块,再找一块好料镶上,他说老家具不好好拾掇拾掇心里别扭。而等他把一件老家具“拾掇”完毕,心里不“别扭”了,新的问题又来了,他开始抱怨:这家具怎么打多少遍蜡也不透亮,明明是红木的东西,离远一看怎么跟“铁糙”(铁力木俗称)似的?
我这位朋友犯了玩老家具的大忌,那就是他太爱动手。
说起古玩各种门类中,最容易不慎被“整旧如新”的恐怕就是竹木制品,而最容易引起人的“拾掇”欲望的,当属家具。因为家具经过长年使用,最容易表面风蚀、骨架变形、零件丢失。拿回家来如果不修不整,大多数根本无法使用,有的甚至都“站”不起来。但是怎么修,却大有讲究。我个人认为,所谓“修”,应该只限于“粘”和“擦”。
粘,就是用胶把要散架的东西粘牢,这里附带要说的是,有人主张粘老家具只能用膘胶,我却认为如果有膘胶,又有会使用膘胶的师傅,那当然再好不过。但如果一时没有专门“伺候”老家具的师傅,那么现在流行的乳胶也不是不可以用,因为乳胶性平和,干湿之间膨胀系数不大,因此榫入卯中,概无崩胀之虞。而乳胶最大的优点是见水即化,拆装随意,就算是修复绝世精品,在没有遇到专业师傅之前,先把东西“立”起来玩着,将来一旦得遇高手再拆开按“经典”方法重装,也基本于东西无损。但切忌不要用“502”和环氧树脂之类的胶。这类胶都会增加木质的脆性,容易损坏木料。尤其是环氧树脂,极易在卯眼中膨胀,造成崩裂。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这两种胶的不可逆性,一旦用上,便再也无法洗净还原。因此有人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方法斥为“下绝户手”。按我自己的体会,“粘”是为了“立”,东西一立起来,就有了玩头,不然一捆“柴火”放在床底下,东西再好也活不起来。东西立起来了,有了使用价值,就附上了“人气儿”。人们说玉最随人,我说家具也随人,它一旦投入“现役”,开始为主人所用,就会很快产生“灵性”,它的美也就会很快显现出来。
再说“擦”。家具一投入使用,当然就要擦,恐怕再没有比这更普遍的共识——家具,尤其是硬木家具,是越使越好,越擦越亮。这一点我有亲身体会:一件快散架的家具,在当院日晒雨淋多少年,买回家粘好了就使,也用不着老打蜡,只用抹布每天擦擦,不出半年,原来白生生的颜色就会变深,原来干沙沙的表面就会现出包浆来,再也找不出原来的窘样。
如果说普通人对老家具可以“动手”,我认为,也就只限于上述“粘”和“擦”两项,其他工作一般水平的人是没有资格做的。有人说这是不是有点故弄玄虚——不就是木头吗,有什么不能动的?其实不然,普通木头当然可以毫无顾忌,可现在说的是历经百年甚至数百年、具有古董甚至文物价值的“木头”。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古画讲究原装原裱,老钟表讲究原芯原套,老家具也讲究所有的部件都是“原来当儿”。这里所谓“原来当儿”,除了指没有“配活”(丢失的零件后配)外,还有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要有原来的品相和“风骨”。尤其是红木,性大性活,一旦散开,加之外界干湿无度,部件最易走形。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翡翠赌石文化节定期开石鉴宝 上篇文章:搞收藏切忌执迷不悟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马未都说收藏第四讲:中国的坐具(4)
- 你知道邮票收藏的这些陷阱吗
- 陕历博低调秀彩蛋 一级文物够《国家宝...
- 掌眼属鉴定范畴又不等同于鉴定
- 如何看待小名头书法作品的投资价值?
- 泥形款功玩紫
- 文物古玩要不要打假 圈内圈外有不同声...
- 花26万买羊脂玉是假货 玉器无价维权...
-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问题
- 蜜蜡≠琥珀 蜜蜡极具灵性收藏须防三大...
- 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与收藏
-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成...
- 花费上万元买到29枚假银元
- 拍场上的捡漏游戏:业内人解密捡漏陷阱...
- 汉代滑石钫反映饮食文化与礼制
- 从克林姆特的经典之《吻》学装饰配色
- 古玩鉴定:凭眼力还是靠仪器
- 莫奈:一生只画第一任妻子
- 泰山上珍贵的摩崖碑刻
- 藏家谨慎收藏 “清仿宣德炉”价值仅千...
- 假画猖獗原因:鉴定家造诣比不上造假者
- 大藏家王世襄家具的奇幻漂流
- 吴昌硕作品《日有喜》真伪考
- 名家支招如何收藏(图)
- 中国四会玉器博览城亮相上海珠宝首饰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