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收藏鉴定古玩不应照搬书本上的方法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收藏专家表示,不管我们收藏什么,都要求它是真品,然而,书籍上所介绍的鉴定古玩的步骤、要领等,作伪的人研究得比一般收藏者要深得多,收藏一定要多看多摸索,绝不能按图索骥,完全照搬书本。
据南京日介绍,“书本上有关古玩收藏和鉴定的方法,落后于现代仿伪技术10年,我们如果按图索骥收藏古玩,肯定要吃大亏。”8月2日,在第48期新城市“市民学堂”上,文物鉴定专家、江南贡院博物馆馆长周道祥提出,市民收藏古玩,一定要多看多摸索,绝不能按图索骥,完全照搬书本。
揭秘一:作伪者比大多数收藏者更懂鉴定
周道祥说,不管我们收藏什么,都要求它是真品。然而,书籍上所介绍的鉴定古玩的步骤、要领等,作伪的人研究得比一般收藏者要深得多。他们在仿制一些经过书本介绍而为世人所知的作品时,从书本介绍的鉴定方法入手,生产出仿品后,请“鉴定专家”挑刺,然后改进,如此几番,很多仿品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时候如果收藏者按图索骥,当然就要上当受骗了。
“苏北有个收藏家,本来是世家子弟,家里原先用的桌椅板凳都是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日常用的碗、花瓶等也都是明清时的瓷器。后来他用这些东西,换了一大堆‘国宝级’古玩,请我去欣赏。当时,我一看到他的这些藏品,就知道是赝品。”周道祥说,因为这位收藏家采取的是典型的按图索骥式收藏。他的藏品,一些有关收藏的书籍都有介绍,他也因此而得意,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等,都是一些传世作品。他觉得自己淘到了好东西,殊不知这些东西的真品,有的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有的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他的藏品,不过是作伪者“按图索骥”的仿作而已。
揭秘二:科学法鉴定不了古玩
周道祥说,现在,古玩的鉴定方法有三种:科学法、对比法、经验法。“一般人认为,科学法靠数据说话最准确,实际上古玩这种东西,科学方法鉴定不了。”有一位收藏家,他自己收藏的100多件宋代定窑瓷器送到中国博物馆科学鉴定中心鉴定,鉴定中心给出的结论是:经过光谱分析,送检瓷器表面化学成分与宋代定窑瓷器化学成分符合较好。这位收藏家又请周道祥鉴定。
当时,周道祥说,鉴定结论正确,鉴定机构是有资质的,但是他们出具的证书不能作为真伪凭证。为什么?首先因为只要是瓷器,90%以上的化学成分都是一致的;二是现在的作伪者,第一步工作就是对瓷器进行化学分析,然后设立仿品的化学成分;三是仿品就是在宋代官窑窑址上取的材料,用宋代的工艺烧制的,化学成分当然相同了。“还有,现代的作伪者,采用的也是科学方法。”比如,听说前年河南安阳出土了2万多片甲骨文,海内外收藏家蜂拥而至。精明的藏家,采用碳14方法,鉴定出这批甲骨文确实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百分百是真品。没曾想,正是科学方法骗了他们。原来作伪者经过试验,发现用X光照射甲骨,可以使甲骨中碳14的衰减加速。
建议一:经验法才是鉴宝的法宝
那么,我们该怎样鉴宝呢?周道祥说,科学法不管用,对比法也有缺陷,经验法才是鉴定古玩的法宝。所谓对比法,就是藏家在收藏时,先到博物馆看具有相同特征的展品,然后作具体比较。
然而它的缺陷很多东西博物馆没有。经验法是指藏家经过多年的摸索,了解古玩的工艺,熟悉它的制造过程等,凭自身积累的经验鉴宝。比如,就瓷器而言,由于生产设备的原因,早期瓷器多靠手工一部分一部分制作,然后连接在一起。
这样一来,在瓷器的某个地方,就会有接头。行家把瓷器拿到手里,只要摸一摸,就能大致断定瓷器的制作年代了:两至三个接头是明代的,一个接头的是清代的,民国和现在的则一次成型。再就是看瓷器的颜色。以前烧制瓷器,用的是柴和煤,窑内温度很难控制,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由于正面和背面受火的温度有差异,瓷器往往是“阴阳脸”,而除了高仿品之外低仿品、中仿品,为了降低制作成本,采用电炉烧制,控温非常方便,瓷器各面受火温度相同,各面颜色就非常均匀了。
建议二:收藏宜兴紫砂增值空间最大
“知道了鉴宝方法,还要知道收藏什么才能增值。目前而言,收藏宜兴紫砂增值空间最大”,周道祥说,虽然一些人收藏艺术品和古玩是为了研究或自己欣赏,但大多数人是为了增值。这就涉及到收藏的选择问题。具体说,在艺术品的收藏上,要寻找有真正艺术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作者或制作者现在的名头。
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从没获得过任何奖项的林散之,他的作品几块钱就可以买到。而现在他的一张不算精品的条幅价格也在4万元以上。原因就在于林老作品艺术价值高。
在古玩的收藏上,则要求是古代的真品。“收藏还有一个原则,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它储量极小,甚至处于枯竭边缘,必然会放量增值。”按照这一原则,黄金、珍珠、玛瑙这些东西几乎没有增值空间。比如黄金,几千年来一直不断开采,消耗又少。1980年价格是30元/克,现在不过200元/克左右,扣除物价因素,可以说没有增值。而玉器的增值空间则很大,即使没有加工,只要玉质好,一样能卖出好价钱。
比如,几年前在朝天宫只卖几百元一块的和田子玉,现在每公斤价格在100万元以上,好一点的每公斤在200万到300万元,而且价格还在上扬,原因就在于和田玉几乎被开采完了。以前5块钱一块的玻璃翠(通体绿色而透明翡翠极品),现在价格则在1,000万以上。
“但是,现在收藏和田玉、翡翠等,投入太大。对普通人而言,可以收藏投入较小而增值潜力大的宜兴紫砂。”周道祥说,现在,宜兴紫砂储量基本枯竭,当地一些工艺大师,制作紫砂壶时,都舍不得扔掉洗手的水,而是把其中的紫砂收集起来,足见紫砂的珍贵。
还有,宜兴紫砂正在申报世界文化历史遗产。几个因素加起来,紫砂的增值潜力巨大。“但是,收藏紫砂只能收藏文化大革命之前制作的紫砂,因为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紫砂,是用普通陶土加上化学颜料做成的,收藏不得也用不得。”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据南京日介绍,“书本上有关古玩收藏和鉴定的方法,落后于现代仿伪技术10年,我们如果按图索骥收藏古玩,肯定要吃大亏。”8月2日,在第48期新城市“市民学堂”上,文物鉴定专家、江南贡院博物馆馆长周道祥提出,市民收藏古玩,一定要多看多摸索,绝不能按图索骥,完全照搬书本。
揭秘一:作伪者比大多数收藏者更懂鉴定
周道祥说,不管我们收藏什么,都要求它是真品。然而,书籍上所介绍的鉴定古玩的步骤、要领等,作伪的人研究得比一般收藏者要深得多。他们在仿制一些经过书本介绍而为世人所知的作品时,从书本介绍的鉴定方法入手,生产出仿品后,请“鉴定专家”挑刺,然后改进,如此几番,很多仿品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时候如果收藏者按图索骥,当然就要上当受骗了。
“苏北有个收藏家,本来是世家子弟,家里原先用的桌椅板凳都是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日常用的碗、花瓶等也都是明清时的瓷器。后来他用这些东西,换了一大堆‘国宝级’古玩,请我去欣赏。当时,我一看到他的这些藏品,就知道是赝品。”周道祥说,因为这位收藏家采取的是典型的按图索骥式收藏。他的藏品,一些有关收藏的书籍都有介绍,他也因此而得意,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等,都是一些传世作品。他觉得自己淘到了好东西,殊不知这些东西的真品,有的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有的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他的藏品,不过是作伪者“按图索骥”的仿作而已。
揭秘二:科学法鉴定不了古玩
周道祥说,现在,古玩的鉴定方法有三种:科学法、对比法、经验法。“一般人认为,科学法靠数据说话最准确,实际上古玩这种东西,科学方法鉴定不了。”有一位收藏家,他自己收藏的100多件宋代定窑瓷器送到中国博物馆科学鉴定中心鉴定,鉴定中心给出的结论是:经过光谱分析,送检瓷器表面化学成分与宋代定窑瓷器化学成分符合较好。这位收藏家又请周道祥鉴定。
当时,周道祥说,鉴定结论正确,鉴定机构是有资质的,但是他们出具的证书不能作为真伪凭证。为什么?首先因为只要是瓷器,90%以上的化学成分都是一致的;二是现在的作伪者,第一步工作就是对瓷器进行化学分析,然后设立仿品的化学成分;三是仿品就是在宋代官窑窑址上取的材料,用宋代的工艺烧制的,化学成分当然相同了。“还有,现代的作伪者,采用的也是科学方法。”比如,听说前年河南安阳出土了2万多片甲骨文,海内外收藏家蜂拥而至。精明的藏家,采用碳14方法,鉴定出这批甲骨文确实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百分百是真品。没曾想,正是科学方法骗了他们。原来作伪者经过试验,发现用X光照射甲骨,可以使甲骨中碳14的衰减加速。
建议一:经验法才是鉴宝的法宝
那么,我们该怎样鉴宝呢?周道祥说,科学法不管用,对比法也有缺陷,经验法才是鉴定古玩的法宝。所谓对比法,就是藏家在收藏时,先到博物馆看具有相同特征的展品,然后作具体比较。
然而它的缺陷很多东西博物馆没有。经验法是指藏家经过多年的摸索,了解古玩的工艺,熟悉它的制造过程等,凭自身积累的经验鉴宝。比如,就瓷器而言,由于生产设备的原因,早期瓷器多靠手工一部分一部分制作,然后连接在一起。
这样一来,在瓷器的某个地方,就会有接头。行家把瓷器拿到手里,只要摸一摸,就能大致断定瓷器的制作年代了:两至三个接头是明代的,一个接头的是清代的,民国和现在的则一次成型。再就是看瓷器的颜色。以前烧制瓷器,用的是柴和煤,窑内温度很难控制,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由于正面和背面受火的温度有差异,瓷器往往是“阴阳脸”,而除了高仿品之外低仿品、中仿品,为了降低制作成本,采用电炉烧制,控温非常方便,瓷器各面受火温度相同,各面颜色就非常均匀了。
建议二:收藏宜兴紫砂增值空间最大
“知道了鉴宝方法,还要知道收藏什么才能增值。目前而言,收藏宜兴紫砂增值空间最大”,周道祥说,虽然一些人收藏艺术品和古玩是为了研究或自己欣赏,但大多数人是为了增值。这就涉及到收藏的选择问题。具体说,在艺术品的收藏上,要寻找有真正艺术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作者或制作者现在的名头。
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从没获得过任何奖项的林散之,他的作品几块钱就可以买到。而现在他的一张不算精品的条幅价格也在4万元以上。原因就在于林老作品艺术价值高。
在古玩的收藏上,则要求是古代的真品。“收藏还有一个原则,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它储量极小,甚至处于枯竭边缘,必然会放量增值。”按照这一原则,黄金、珍珠、玛瑙这些东西几乎没有增值空间。比如黄金,几千年来一直不断开采,消耗又少。1980年价格是30元/克,现在不过200元/克左右,扣除物价因素,可以说没有增值。而玉器的增值空间则很大,即使没有加工,只要玉质好,一样能卖出好价钱。
比如,几年前在朝天宫只卖几百元一块的和田子玉,现在每公斤价格在100万元以上,好一点的每公斤在200万到300万元,而且价格还在上扬,原因就在于和田玉几乎被开采完了。以前5块钱一块的玻璃翠(通体绿色而透明翡翠极品),现在价格则在1,000万以上。
“但是,现在收藏和田玉、翡翠等,投入太大。对普通人而言,可以收藏投入较小而增值潜力大的宜兴紫砂。”周道祥说,现在,宜兴紫砂储量基本枯竭,当地一些工艺大师,制作紫砂壶时,都舍不得扔掉洗手的水,而是把其中的紫砂收集起来,足见紫砂的珍贵。
还有,宜兴紫砂正在申报世界文化历史遗产。几个因素加起来,紫砂的增值潜力巨大。“但是,收藏紫砂只能收藏文化大革命之前制作的紫砂,因为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紫砂,是用普通陶土加上化学颜料做成的,收藏不得也用不得。”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广州国际艺博会开幕 故宫专家现场有偿鉴宝 上篇文章:万珺说翡翠:翡翠的出产地在哪里(图)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18岁天才画家:20岁去世 一生只画...
- 《捣练图》暗藏的两道玄机
- 马未都说收藏第四讲:中国的坐具
- 工业券收藏价值比不上粮票
- 怎样盘好一串金刚菩提
- 大清铜元收藏入门功夫(五)
- 明清家具:造型工艺用料缺一不可
- 漫话扇子的鉴赏与收藏
- 收藏字画应先练眼力
- 红豆杉濒危20年之三:无摸底数据 砍...
- 欲抓五环财运 什么样的奥运收藏才有价...
- 国宝《富春山居图》的传奇身世:为何半...
- 方卡东的艺术洞察与荣宝斋的翡翠时间
- 实战见真功的高阿申
- 海外文物回流是艺术市场的大头所在
- 书画收藏保存有讲究
- 和田玉有三黄 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 收藏古币需长线操作
- 古丝绸之路的中国名称:古官路驼道
- 艺术品的投资之道
- 古人笔下画中的水獭
- 古人如何理解和运用“光影”
- 古画的鉴别与欣赏
- 买画先从了解画家入手
- 收藏红木家具要如何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