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从唐墓出土侍女俑看唐代审美观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从唐墓里的侍女俑看唐代的审美观1524_b
从唐墓里的侍女俑看唐代的审美观1530_b 陕西宝鸡 刘明科
这两尊三彩女侍俑出土于陕西关中西部凤翔原上的一座唐代墓葬中。两尊造型基本相同,均高17.5厘米,都是高髻垂于额顶,面带微笑,细目小口,袒胸,上穿襦衫,下着长裙曳地,胸部襦衫束于裙内,双手合袖于腹前,体修长。脸与露胸施粉彩。两俑的区别在于,一件的发髻呈蝴蝶状,襦衫施蓝、绿、黄三色彩釉(图1);而另一件的发髻挽一大结,襦衫施绿、红、黄三色彩釉(图2)。
古代把侍奉君王后妃和侍候达官贵人的女子称为侍女,如唐代诗人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中就有“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的描述。
中国古人历来有视死如事生的儒家文化观念习俗,人死了要与活着的人一样享受世间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人死后,不但要随葬象征生活需求的一些日用生活明器,而且还要随葬象征为其侍候服务的侍男侍女。这种丧葬习俗在汉以后的历代墓葬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尤其到了唐代,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号称大唐盛世,厚葬之风也随之十分盛行。其中表现最为直观的就是考古发现的唐墓中随葬的各类俑。
墓葬是记录现实社会生活的写实和缩影,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艺术宝库。从考古发现来看,唐代墓葬中出土的这些侍女俑都很肥胖,在今人看来这并不美,然而,这却是唐代人审美观的真实记录。唐朝经济繁荣,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唐朝文化开放,兼容并包,心宽体胖;唐朝皇族身上的鲜卑血统,使他们天生喜爱健硕体魄的女性,因而唐代人的审美观念就是“以肥为美”。
仔细观察这两尊侍女俑,不难发现,她们的脸面虽然富态丰满,表现出了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但又身材修长苗条,与大多数同时期墓葬中出土的侍女俑形象有所不同,体现了一种多元美的艺术追求。实际上,唐朝人的美女标准中,也是比较注重苗条的身材。《次柳氏旧闻》《唐语林》等文献记载,唐明皇的儿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的时候,唐明皇就让高力士“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可见,玄宗时代选美标准,也跟今天一样:身形苗条,身材高挑,皮肤白皙。诗僧贯休在《白雪歌》诗中写道:”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也可以证明唐人并不是全以肥胖为美。唐诗中“细腰”“窈窕”等词语的使用都是用来形容美女的。仔细看一下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不难发现,画中的宫女、仕女,根本说不上肥胖,都是相当纤瘦的。《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大约是身份较为高贵、年龄稍大一些的缘故,身形略显丰满,但站立姿态无不娉婷袅娜,轻盈如春风拂柳。毫无疑问,她们的身材,完全可以用“苗条”一词来形容。
人们之所以认为唐朝女人以胖为美,主要是受杨贵妃的体态以及唐代宫廷绘画和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的影响。实际上能歌善舞的杨贵妃恐怕并非因胖受宠。《杨太真外传》上说,有一次唐明皇在百花院便殿看《汉成帝内传》,杨贵妃看见后,问他看什么书。唐明皇笑着说:“不要问。知道了你会心里难受的。”杨贵妃抢过书,看到书上写着:“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这时唐明皇就开她玩笑,说:“你就比她禁得起风吹。”杨贵妃不服,十分自信地表示,自己的《霓裳羽衣舞》超过了赵飞燕。擅长舞蹈的杨贵妃,平常肯定少不了肢体运动,有点肌肉是很正常的。显然,唐代墓葬中出土的这些侍女俑,虽然面部肥胖,但身材却十分苗条,体现了一种唐代人们多元美的艺术追求。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应该如何欣赏那些天价艺术品 上篇文章:投资收藏品时要擦亮双眼 莫轻信商家甜言蜜语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 鉴别紫檀木 专家有绝招
- GAC独立首饰设计师联展 蛰伏一年强...
- 纸质藏品最讲究品相好坏 翻新六法可保...
- 莫奈:一生只画第一任妻子
- 伏尼契手稿真的被破译了么
- 买好藏品比中彩票还难 投资钱财七成打...
- 清宣统青花矾红彩描金云蝠纹荸荠瓶60...
- 增强纪念币真伪辨别能力
- 藏品并非越老越值钱 因人因时价格弹性...
- 鸟笼流派中的“京笼”
- 吴冠中亲笔批假画:系伪作
- 古玩造假层出不穷 十大辨伪方法显神通
- 手臂上的万种风情
- 认准大师级作品
- 散氏盘铭文书法:道尽守拙藏锋之道
- 南大地科教授鉴定:夜明珠再次确认是假...
- 尿泡茶蒸强酸浇:宝贝原来都是假古董
- 2010艺术品网络寻宝现场免费鉴定本...
- 拍场上的捡漏游戏:业内人解密捡漏陷阱...
- 老电影海报市场价值何在
- 鉴定专家细说鉴宝内幕
- 史国良:人物画家越老越难画
- 玉器赝品充斥市场:浅谈收藏辨伪方法
- 清雍正青花春夜宴桃李园图仰钟式杯15...
-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莲子碗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