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即将呈现

“浮生百态 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喷薄欲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本次展览将围绕青花人物故事图题材,依托古瓷名品、文学艺术、大量珍贵的版画资料和绘画等翔实历史资料,生动诠释明末清初时期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赓续中国历史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前进。本次展览是由中海巨门文化主办。
瓷器是历史文化的参与者,更是见证者。十七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两代六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复杂的转变。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进入高潮,享乐风尚与文人意趣席卷中国,日用文娱的奢侈之风日益盛行,为景德镇制瓷提供了大量的市场需求;而戏剧、出版业等的迅速发展,则为制瓷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思路与绘画粉本,景德镇瓷器上的人物题材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歌颂古典英雄、先贤典故、爱情故事都以故事性的画面呈现于瓷器之上。在这个经济繁荣、技艺成熟、心性解放的时代,瓷器就如同一块拼图,拼接出了更加真实的历史文化景象。

瓷器也是中国文学的载体。古人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而这些文字被瓷器匠人描绘于生坯之上,青花淡描,施以釉色,流传至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爱国情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金宝提名时的喜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不甘消沉的决心,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出朦胧的意境。这些巧夺天工的故事内容凝聚着古人对生活的情思,展现着曾经的民俗风情,让后人得以思载千秋,情感同频共振。
瓷器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中国青花瓷器于十七世纪成为荷兰航海贸易中的大宗商品,随之也成为荷兰静物画的重点表现内容,一次对欧洲的艺术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在荷兰乃至欧洲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海巨门文化董事长杨鸥表示,希望能通过“浮生百态 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这一窗口,共同去感受中国文化娴熟、自如、醇洌的境界。四百年前,“中国风”在世界大行其道,四百年后,世界依然对“中国风”充满热情。中国瓷器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文明的光泽、人文的余痕,永久地让人想象。我们致力于用中国的瓷器这一丰厚、悠久的文化形态感染世界,之后也将举办更多严谨、学术性强、严肃的高质量展览,为提升民族自信心做出自己的努力。
传承历史文脉,探索中华文化。“浮生百态: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特邀佳趣雅集学术顾问、景德镇市东方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艺术鉴赏研修项目客座教授、明清瓷器研究学者金立言博士作为策展人,协助中海巨门文化研究团队从历史学、艺术史(戏曲艺术及版画艺术)、文献学及具体器物(含百余件纪年瓷器)等多重角度入手,试图从瓷器上的纹饰内容找到了对应的文学经典,填补十七世纪中国瓷器的学术研究空白,更为青花人物纹饰发展变迁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参照。每一件瓷器皆为古与今的对话,闪烁着穿越时空的璀璨光芒,中海巨门文化坚持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弘业、以文惠民,以此牢筑文化自信,彰显中华魅力。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晋晓瞳打造福禄天下 九龙至尊致敬时代 上篇文章:小雅·鹤鸣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 重庆评选出354件/套 “镇馆之宝”...
- 沉香木与檀香木有什么不同
- 陈丹青:读马萧《印象派的敌人》
- 给钻石投资者提个醒:谨防钻石产地陷阱...
- 收藏新贵 小小怀表有门道
- 如何甄辨真品岫玉
- 旧瓷并不一定就是老瓷 六法破解新瓷做...
- 东海水晶小镇被授予“优秀实践基地”称...
- 从清代外销画看神诞的车舆文化
- 铜元收藏有学问
- 高档红木一木难求 专家解说选购红木之...
- 跟你说说篆刻的印材选择
- 一个有趣的问题:雍正时期如何认识唐双...
- 中国国际家具展即将开幕 用设计串联生...
- 专家来烟鉴宝市民喜忧参半 收藏者手中...
- 让人惊叹的画中珠宝
- 邮票收藏 认准“筋票”是主线
- 湖上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
- 珍品翡翠 种 与 水 之分
- 收藏界谜局:谁来鉴定鉴定专家(图) ...
- 书画裱件偷换造假法辨识
- 万珺说翡翠:如何识别翡翠的A货B货C...
- 玉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民间收藏
- 于不着意处见长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颜色有哪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