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收藏知识
文章阅读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注:部分内容摘自《南怀瑾讲国学》

  ‘河上公’

  善者以道修身,不彩文也不善者,舌致患也。

  土有玉,掘其山;水有珠,浊其渊;

  辨口多言,亡其身。

  知道之士,守一元也。多见闻者,失要真也。

  圣人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与贫也。

  以财贿布施与人,而财益多,

  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本章是全书的正式结束语,采用了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

  老子在一开头就提出了信与美、善与辨、知与博三对范畴,实际上讲的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他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按照上述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做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朴”。

  南怀瑾先生指出,修道不可执着于道德名相,不然便只会流于表面。“道”有时也可以叫做“无”“朴”“一”。它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朴的总体。它不是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永远不停息地流转与变迁的过程。那究竟什么是道?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依靠土地来繁衍生息,土地依靠天时来化育万物,天时则依据大道来运行变化,大道就是顺其自然。南怀瑾先生在《禅宗与道家》中指出:“近代人翻译西洋传入的哲学和科学的概念时,借用老子的‘自然’这个词来表达整个物理世界,即‘自然界’这个意思。但这不是老子‘自然’一词的原义。在老子的那个时代,中文文法是单词造句,因此老子所说的‘自然’只能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

  南怀瑾先生进一步解释说,大道无名,并非一般凡夫俗子心中的常道,人们为形而上的道建立起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名相境界,反而偏离了道的真义。有至真、至善、至美,就有至假、至恶、至丑,有人追求真善美,也有人愿意沉沦苦海,也就是说,只要二中取一,就是背道而驰。因此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才是道法自然,才能道有所成。

  南怀瑾

  慈故能远

  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都具有一颗自然的“初心”。那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初心”,坚守本性呢?

  老子传了三件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南怀瑾先生解读说,第一件宝“慈”,即“对人对事无不仁慈,而且要爱人,处处爱人,处处仁慈”。

  第二件宝“俭”,即“老子说的俭,是指精神的消耗;言语、行为、时间都要节省,都要简化,话不要啰嗦,要简单明了”。

  第三件宝是“不敢为天下先”,即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时候,没有认清某种“势”的时候,就不要“螳臂当车”,为天下之先。

  “慈故能远;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句话是老子再解释“三宝”的道理。南怀瑾先生认为,老子说,“慈故能勇”,是说一个人只有具有爱天下人的心,才有牺牲自我的勇气;真仁慈才有真正的大勇,小仁慈没有真胆子。“俭故能广”,是说因为能够简化,所以发挥起来更为广大。“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是说因为不想为天下先,凡事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能够成为“器”,成为一切事一切人的领导。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庄子▪内篇▪齐物论》

  认知的边界在“不知道”的 “道”的面前停下来,已经到了它的极限。对此南怀瑾先生指出,这里的“故知”指的是一般的智慧,道也有一个最高的标准,即“止其所不知”,到了最高处便是不知,无念之境,无道可道,方为最高。

  南北朝有一位僧肇,在文章《般若无知论》中说,智慧到最高处,没有智慧可谈,才是真正的智慧。孔子在论语中说自己一无所知,什么都不会,因此能够样样会,无所不知而有时又一无所知。南怀瑾先生以滚珠走盘为例解释说,珠子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固定,它一无所知,因此无所不知。知识到达最高处即为“无知”,始终宁静,没有主观,没有先入为主,就是学问最高的境界。

  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在智慧和知识得到充实以后,却常常感觉到自己的空洞无知,这才到达了有才学的真正境界。

  真正的圣人不自私,不占有,就是“圣人不积”的意思,不放在自己口袋里。这与佛学讲布施的道理一样,不占有、不储藏,一切贡献出来。

  其实,真能布施出来,不但你自己有贡献,而且给出的越多,你的成就越高。“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真为人服务的话,付出得越多,你自己则会越加富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老子》真正的中心,要我们效法天地。天地生长万物,生生不已,只有付出,不想收回,不想得到报酬,所以天地还是天地。人处处要想占有天地,占有别人的利益,结果反而什么都得不到,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原则。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博观拍卖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博观拍卖公众号)
浏览次数:133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上篇文章:远浦归舟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