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纪念币市场火热 收藏需牢记五忌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近年来,不少收藏投资流通纪念币的收藏者有所收获,但也并非只赚不赔,而是大多数人都有过赔钱的经历。纪念币收藏投资有“五忌”。记住这“五忌”,可以提高收藏投资技巧。
一忌买发行量过大的 收藏品市场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纪念币发行量的多少,是决定其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纪念币的发行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比关系,即量少价高,量多价低。例:发行量仅为204万枚的《建行》纪念币,目前市场价格已高达1300多元,而发行量多达9000万枚的《建党七十周年》纪念币的价格,仅为7元至8元。
二忌买涨幅过大的 涨幅过大的纪念币,特别是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由于在收藏投资热中价格一路攀升,而市场消耗少,实际存世量已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涨幅过大并不说明它的投资价值高,而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普通投资者一旦高位“吃进”,随时有可能因大幅下跌而深度“套牢”。
三忌买狂炒后回落的 在各种纪念币中,常有一些品种会受到市场追捧而成为“黑马”。但这种已经大幅飙升的品种,一遇庄家大量出货,价格便会大幅回落,尽管这类纪念币品种已有相当深的跌幅,但仍不适宜普通投资者参与,因为狂炒过后回落的品种,在高位形成了大量的“套牢族”,价格一旦有所上涨,解套盘就会倾巢而出。这类过时的“黑马”再度被炒作的可能性很小。
四忌买不具独特题材的 从某个角度看,买纪念币就是买题材,有题材就有炒作的概念,就会有庄家进场,而不具有独特题材的纪念币,是很难激起市场的投资热情的。例如,1997年一季度邮币卡市场狂炒《宪法》纪念币,是借助于错版传闻的题材;炒作《宁夏》纪念币,是由于自治区系列题材的“龙头”币效应。不少独具慧眼的投资者,在跟进买入这类纪念币后都曾赚过钱。
五忌买品相较差的 收藏纪念币如同收藏邮票,也要注意品相,即外观质量。品相好的纪念币与品相差的纪念币,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如目前在钱币市场上红得发紫的“现代币王”——《建行》纪念币,品相好的价格超过1300元一枚,而品相差的即使500元也很难出手。
一忌买发行量过大的 收藏品市场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纪念币发行量的多少,是决定其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纪念币的发行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比关系,即量少价高,量多价低。例:发行量仅为204万枚的《建行》纪念币,目前市场价格已高达1300多元,而发行量多达9000万枚的《建党七十周年》纪念币的价格,仅为7元至8元。
二忌买涨幅过大的 涨幅过大的纪念币,特别是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由于在收藏投资热中价格一路攀升,而市场消耗少,实际存世量已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涨幅过大并不说明它的投资价值高,而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普通投资者一旦高位“吃进”,随时有可能因大幅下跌而深度“套牢”。
三忌买狂炒后回落的 在各种纪念币中,常有一些品种会受到市场追捧而成为“黑马”。但这种已经大幅飙升的品种,一遇庄家大量出货,价格便会大幅回落,尽管这类纪念币品种已有相当深的跌幅,但仍不适宜普通投资者参与,因为狂炒过后回落的品种,在高位形成了大量的“套牢族”,价格一旦有所上涨,解套盘就会倾巢而出。这类过时的“黑马”再度被炒作的可能性很小。
四忌买不具独特题材的 从某个角度看,买纪念币就是买题材,有题材就有炒作的概念,就会有庄家进场,而不具有独特题材的纪念币,是很难激起市场的投资热情的。例如,1997年一季度邮币卡市场狂炒《宪法》纪念币,是借助于错版传闻的题材;炒作《宁夏》纪念币,是由于自治区系列题材的“龙头”币效应。不少独具慧眼的投资者,在跟进买入这类纪念币后都曾赚过钱。
五忌买品相较差的 收藏纪念币如同收藏邮票,也要注意品相,即外观质量。品相好的纪念币与品相差的纪念币,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如目前在钱币市场上红得发紫的“现代币王”——《建行》纪念币,品相好的价格超过1300元一枚,而品相差的即使500元也很难出手。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竹木牙角雕鉴定的一些要略 上篇文章:和田玉与俄罗斯玉以及青海玉的简单辨别方法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 真画册里也藏赝品
-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名家书画售假招术大全
- 区别天然水晶合成水晶
- 近代铜元的真伪鉴别
- 大“佞臣”蔡京的书法艺术 皇帝与奸臣...
- 假字画里有真金
- 瓷器工艺品丨素雅简洁的清康熙青花团寿...
- 应该如何欣赏那些天价艺术品
- 如何收藏艺术陶瓷
- 湖上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
- 珠宝国检中心启动免费保真
- 唐三彩辨伪两大要诀
- 莲花通宝将举行艺术品收藏免费鉴定
- 马未都说收藏第四讲:中国的坐具(3)
- 古琴鉴藏指南:并非越古越好
- 规划财富一样规划你的收藏
- 透视电视鉴宝节目背后的玄机:钱味太浓...
- 专家解析:清式紫檀家具的投资与收藏
- 如何甄辨真品岫玉
- 赝品里也能淘真金
- 荆浩《笔法记》之“物象之源”再发现
- 乐器收藏:慧眼识琴(3)
- 从唐墓出土侍女俑看唐代审美观
- 耿鸿民 谈:王金忠大师的花鸟俏色巧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