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纪念币市场火热 收藏需牢记五忌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近年来,不少收藏投资流通纪念币的收藏者有所收获,但也并非只赚不赔,而是大多数人都有过赔钱的经历。纪念币收藏投资有“五忌”。记住这“五忌”,可以提高收藏投资技巧。
一忌买发行量过大的 收藏品市场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纪念币发行量的多少,是决定其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纪念币的发行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比关系,即量少价高,量多价低。例:发行量仅为204万枚的《建行》纪念币,目前市场价格已高达1300多元,而发行量多达9000万枚的《建党七十周年》纪念币的价格,仅为7元至8元。
二忌买涨幅过大的 涨幅过大的纪念币,特别是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由于在收藏投资热中价格一路攀升,而市场消耗少,实际存世量已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涨幅过大并不说明它的投资价值高,而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普通投资者一旦高位“吃进”,随时有可能因大幅下跌而深度“套牢”。
三忌买狂炒后回落的 在各种纪念币中,常有一些品种会受到市场追捧而成为“黑马”。但这种已经大幅飙升的品种,一遇庄家大量出货,价格便会大幅回落,尽管这类纪念币品种已有相当深的跌幅,但仍不适宜普通投资者参与,因为狂炒过后回落的品种,在高位形成了大量的“套牢族”,价格一旦有所上涨,解套盘就会倾巢而出。这类过时的“黑马”再度被炒作的可能性很小。
四忌买不具独特题材的 从某个角度看,买纪念币就是买题材,有题材就有炒作的概念,就会有庄家进场,而不具有独特题材的纪念币,是很难激起市场的投资热情的。例如,1997年一季度邮币卡市场狂炒《宪法》纪念币,是借助于错版传闻的题材;炒作《宁夏》纪念币,是由于自治区系列题材的“龙头”币效应。不少独具慧眼的投资者,在跟进买入这类纪念币后都曾赚过钱。
五忌买品相较差的 收藏纪念币如同收藏邮票,也要注意品相,即外观质量。品相好的纪念币与品相差的纪念币,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如目前在钱币市场上红得发紫的“现代币王”——《建行》纪念币,品相好的价格超过1300元一枚,而品相差的即使500元也很难出手。
一忌买发行量过大的 收藏品市场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纪念币发行量的多少,是决定其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纪念币的发行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比关系,即量少价高,量多价低。例:发行量仅为204万枚的《建行》纪念币,目前市场价格已高达1300多元,而发行量多达9000万枚的《建党七十周年》纪念币的价格,仅为7元至8元。
二忌买涨幅过大的 涨幅过大的纪念币,特别是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由于在收藏投资热中价格一路攀升,而市场消耗少,实际存世量已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涨幅过大并不说明它的投资价值高,而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普通投资者一旦高位“吃进”,随时有可能因大幅下跌而深度“套牢”。
三忌买狂炒后回落的 在各种纪念币中,常有一些品种会受到市场追捧而成为“黑马”。但这种已经大幅飙升的品种,一遇庄家大量出货,价格便会大幅回落,尽管这类纪念币品种已有相当深的跌幅,但仍不适宜普通投资者参与,因为狂炒过后回落的品种,在高位形成了大量的“套牢族”,价格一旦有所上涨,解套盘就会倾巢而出。这类过时的“黑马”再度被炒作的可能性很小。
四忌买不具独特题材的 从某个角度看,买纪念币就是买题材,有题材就有炒作的概念,就会有庄家进场,而不具有独特题材的纪念币,是很难激起市场的投资热情的。例如,1997年一季度邮币卡市场狂炒《宪法》纪念币,是借助于错版传闻的题材;炒作《宁夏》纪念币,是由于自治区系列题材的“龙头”币效应。不少独具慧眼的投资者,在跟进买入这类纪念币后都曾赚过钱。
五忌买品相较差的 收藏纪念币如同收藏邮票,也要注意品相,即外观质量。品相好的纪念币与品相差的纪念币,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如目前在钱币市场上红得发紫的“现代币王”——《建行》纪念币,品相好的价格超过1300元一枚,而品相差的即使500元也很难出手。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竹木牙角雕鉴定的一些要略 上篇文章:和田玉与俄罗斯玉以及青海玉的简单辨别方法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逆向思维收藏助你成为大赢家
- 广州国际艺博会开幕 故宫专家现场有偿...
- 收藏广泛造诣很深 鲁迅30铜元捡得稀...
- 玉器收藏第一步:软玉硬玉要分清
- 粤省军政府伍圆通用银票赏析(图)
- 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即...
- 木雕保养 怕暴晒怕潮湿
- 拍场上的捡漏游戏:业内人解密捡漏陷阱...
- 文物专家今天鉴宝 家中古董大多太新
- 收藏檀香木要学会辨真假
- 四种方法伪造古币 一个钱买钱的谎言
- 辨玉识玉有技巧
- 手臂上的万种风情
- 鎏金铜佛 收藏‘薪’贵
- 江西宜丰发现金丝楠木老屋 70余根梁...
- 怎样介入杂项收藏
- 文物鉴定会能否继续受宠
- 版画收藏要掌握五要点
- 从“曲江壁画论坛”看古代壁画的保护与...
- 中国明清家具的鉴别与收藏
- 古玉器的三忌四畏 首忌接触油腻
- 左光斗六面文印章与史可法“宜城天堑”...
- 扬州神秘品字金饰亮相国博
- 帮您鉴宝:祖传漆盘
- 为收藏鉴赏玉器支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