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收藏印石之道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收藏市场上喜藏印石者众多,色泽艳丽、雕工精湛的田黄、鸡血、芙蓉、封门青等上品印石,既可玩赏,又能增值,以致石价猛涨。藏友一掷千金欢喜而归,但有人发觉花数千元买的高档芙蓉、封门青、黄冻、彩石,回家后常常会“变脸”,特别是印石上那若隐若现的裂痕更让藏者烦恼。上品印石开裂为大忌,开裂的印石如同鸡肋,令人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把玩印石已20多年,略识择石之道。
看雕工 有道是佳石配精刻。但当今不少新刻印纽,大都造型恶俗不堪,粗制滥造,古兽比例失调,雕工简陋,无艺术性和收藏价值可言。因此,选择寿山印纽应以古朴浑厚、古兽神态生动、打磨抛光到位者为佳。
看品相 看印章上是否有裂缝。市场上寿山石“佳石”大多浸油,吸饱油汁之石,光鲜夺目,裂缝隐匿,购石回家少则一日,多则数日即“水落石出”,裂缝渐现。买封门青石更要当心,一方无裂缝上品封门青,索价动辄十余万元。不是夸张,新坑封门青十石九裂,售前皆于滚烫蜡液中浸上一层厚蜡,但刮去蜡衣,裂缝狰狞。选择上品寿山石应先擦干油迹,在日光下,双手用力挤压石章,有油痕线显现,即裂缝也,一目了然。也可用强光手电透视石体,息气静心,反复搜寻,强光下色线偏深,或有异常光痕者即有裂缝隐患。或将印石之面侧向日光,从反射光中寻找裂缝,手持印石慢慢转动石面之角度,裂线往往与石体反光不同,稍稍深而无光。我为规避裂石,喜好物色有上佳薄意雕工的白芙蓉石,因裂缝已处理于画面中,即使再有裂痕,动手修饰数刀则了无痕迹。
用手感觉 凡遇新品种印石,可暗中用指甲划一下石面,如见白痕,属粉石,劣不可取。遇昌化鸡血石手感太沉重者,含硅量大,石面无法抛亮,如用铁钉划不动的,便是血石中劣等货。遇色彩鲜艳之石,应仔细审察,色泽是否自然且由内透出,如色泛于表面,色彩奇怪、生硬,偏色且分布不均,石内泛白花,石缝处有焦色结聚、沉淀,则为染色石无疑。
曾听篆刻名家说:“选择印石,应首先观察它的透明和匀洁程度。一方印石透明度越高,那么匀洁的程度相对也高;石质越是洁净,纹理就必然细腻,细腻则易于受刀。其次,印石无论产于何地,都应以老坑为好。老坑的印材历年经久,所以石质必然缜密,择印石在透明匀洁的前提下,应以分量略重些为好。有些‘轻量级’印石,即使再透明再细洁,也不足为贵,而且为野矿、新坑无疑”。
看雕工 有道是佳石配精刻。但当今不少新刻印纽,大都造型恶俗不堪,粗制滥造,古兽比例失调,雕工简陋,无艺术性和收藏价值可言。因此,选择寿山印纽应以古朴浑厚、古兽神态生动、打磨抛光到位者为佳。
看品相 看印章上是否有裂缝。市场上寿山石“佳石”大多浸油,吸饱油汁之石,光鲜夺目,裂缝隐匿,购石回家少则一日,多则数日即“水落石出”,裂缝渐现。买封门青石更要当心,一方无裂缝上品封门青,索价动辄十余万元。不是夸张,新坑封门青十石九裂,售前皆于滚烫蜡液中浸上一层厚蜡,但刮去蜡衣,裂缝狰狞。选择上品寿山石应先擦干油迹,在日光下,双手用力挤压石章,有油痕线显现,即裂缝也,一目了然。也可用强光手电透视石体,息气静心,反复搜寻,强光下色线偏深,或有异常光痕者即有裂缝隐患。或将印石之面侧向日光,从反射光中寻找裂缝,手持印石慢慢转动石面之角度,裂线往往与石体反光不同,稍稍深而无光。我为规避裂石,喜好物色有上佳薄意雕工的白芙蓉石,因裂缝已处理于画面中,即使再有裂痕,动手修饰数刀则了无痕迹。
用手感觉 凡遇新品种印石,可暗中用指甲划一下石面,如见白痕,属粉石,劣不可取。遇昌化鸡血石手感太沉重者,含硅量大,石面无法抛亮,如用铁钉划不动的,便是血石中劣等货。遇色彩鲜艳之石,应仔细审察,色泽是否自然且由内透出,如色泛于表面,色彩奇怪、生硬,偏色且分布不均,石内泛白花,石缝处有焦色结聚、沉淀,则为染色石无疑。
曾听篆刻名家说:“选择印石,应首先观察它的透明和匀洁程度。一方印石透明度越高,那么匀洁的程度相对也高;石质越是洁净,纹理就必然细腻,细腻则易于受刀。其次,印石无论产于何地,都应以老坑为好。老坑的印材历年经久,所以石质必然缜密,择印石在透明匀洁的前提下,应以分量略重些为好。有些‘轻量级’印石,即使再透明再细洁,也不足为贵,而且为野矿、新坑无疑”。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藏品要藏蓝筹股 上篇文章:三原则决胜奥运藏品市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鉴别袁大头口诀要记牢
- 收藏圈里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事
- 澄远楼主颜明书画收藏法眼独具
- 李一涛的玉雕创作哲学
- 胡玮:胸中有丘壑 刀下见乾坤
- 什么样的翡翠值得收藏(多图)
- 苏富比香港秋拍夜场令人关注
- 翡翠质量参差不齐需掌握鉴别方法
- 莲花通宝将举行艺术品收藏免费鉴定
- 清宣统青花矾红彩描金云蝠纹荸荠瓶60...
- 民间文物鉴定将出台管理办法
- 清代题王髦 诗竹雕菊花臂搁
- 汉代滑石钫反映饮食文化与礼制
- 假画猖獗原因:鉴定家造诣比不上造假者
- 比照片还真实的超写实油画
- 鉴赏|山西古代文明精粹
- 古籍中日本人形象演变:从"...
- 让人惊叹的画中珠宝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收藏种类有哪些(图...
- 大清铜元收藏入门功夫(三)
- 中国象棋收藏窍门 木制象棋比玉石制珍...
- 漫话扇子的鉴赏与收藏
- 艺术投资暗香浮动 对优秀作品有欣赏和...
- 古玩造假层出不穷 十大辨伪方法显神通
- 最孤独一代宗师:亲手毁掉2000张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