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香炉行情看涨价格稳步攀升
来源/作者:网络 |
一直以来,中国古瓷器就是中外收藏界经久不衰的收藏佳品,其价格居高不下。近年来,市场迹象表明,部分藏家由于对瓷器的钟爱,转而投向了古瓷香炉的收藏。2007年5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就以264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引起业内人士的震惊。上海市工商联收藏俱乐部理事长、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刘超近日就瓷香炉收藏这一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并表示,近年来香炉行情明显看好,不仅收藏者渐多,而且市场价格也正在稳步攀升。
收藏也要有专攻
刘超告诉记者,自己就是从瓷器收藏逐渐爱上香炉收藏的,而且尤其热衷于长期以来不为市场看好的民窑瓷香炉。刘超1985年进入收藏界,上海收藏协会的雏形就是在他与几个朋友组建的民间收藏团体下形成的。现在,刘超不仅是上海收藏协会的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也是去年刚刚成立的上海市工商联收藏俱乐部的理事长。
刘超说,收藏也要有“专攻”。由于一直以来对中国古瓷器钟爱有加,在收藏中又经常碰到瓷香炉这样的器形和物种,便逐渐对瓷香炉有了兴趣和研究。他表示,之所以偏爱瓷香炉,不仅在于其所蕴涵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它有别于铜香炉的独特瓷器工艺价值。多年来,他将所有积蓄和亚余时间都花在了收藏上,从中发现瓷香炉不仅具有瓷器特点,还具有生活实用性,其艺术构造和花纹都可以反映出古时文人雅士的“时尚”。如今,刘超已经成为历代香炉收藏专家,收藏了150来件颇有品位和特色的各式香炉,其中尤以瓷香炉最为居多,此外还兼有陶、铜、紫砂、竹等材质的香炉。
民窑香炉是机会
据刘超介绍,一直以来,古瓷炉收藏的目标年代都集中在宋、元、明、清四朝,但宋元明清瓷炉各有不同。宋代之前,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是用青铜和陶制成;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在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辈出,各种仿铜式瓷香炉纷纷问世。其中包括了鼎式香炉、鬲式香炉、奁式香炉(奁,音同“连”)、鱼耳香炉、三足香炉等多种样式。从此,以瓷为材质的瓷香炉逐渐取代了陶制和铜香炉,成为香炉的主流,并开始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逐渐成了上层人士高雅的把玩之物。一时间,炉文化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置炉和赏炉成为一种文人品位的体现,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炉成为当时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到了元、明、清,瓷炉逐渐由上流社会赏玩为主转向用于祈神供祖为主,观赏的功能也逐渐降为从属地位,在器形和釉色上有了逐步的改变。元代瓷炉基本上是保留了宋代瓷炉风格,但在数量和品种上有所增长,以中小型香炉为主,器形以三足圆炉和高式炉较为多见;明代则出现了如象耳炉、戟耳炉、筒炉等新的造型,在色彩上,由单色釉变为以青花为主流装饰,青花瓷成为主要工艺;到了清代,则以钵式炉为主。因此,简而言之,宋元时期的瓷炉以青瓷香炉和窑变釉香炉为主,而明清时期则以青花香炉为主,红釉香炉也较为常见。同时从元、明、清时代开始,瓷炉大量走人寻常百姓之家。除官窑外,民窑也广泛制作,在民间,百姓都使用民窑生产的瓷炉用于烧香祈福。
收藏也要有专攻
刘超告诉记者,自己就是从瓷器收藏逐渐爱上香炉收藏的,而且尤其热衷于长期以来不为市场看好的民窑瓷香炉。刘超1985年进入收藏界,上海收藏协会的雏形就是在他与几个朋友组建的民间收藏团体下形成的。现在,刘超不仅是上海收藏协会的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也是去年刚刚成立的上海市工商联收藏俱乐部的理事长。
刘超说,收藏也要有“专攻”。由于一直以来对中国古瓷器钟爱有加,在收藏中又经常碰到瓷香炉这样的器形和物种,便逐渐对瓷香炉有了兴趣和研究。他表示,之所以偏爱瓷香炉,不仅在于其所蕴涵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它有别于铜香炉的独特瓷器工艺价值。多年来,他将所有积蓄和亚余时间都花在了收藏上,从中发现瓷香炉不仅具有瓷器特点,还具有生活实用性,其艺术构造和花纹都可以反映出古时文人雅士的“时尚”。如今,刘超已经成为历代香炉收藏专家,收藏了150来件颇有品位和特色的各式香炉,其中尤以瓷香炉最为居多,此外还兼有陶、铜、紫砂、竹等材质的香炉。
民窑香炉是机会
据刘超介绍,一直以来,古瓷炉收藏的目标年代都集中在宋、元、明、清四朝,但宋元明清瓷炉各有不同。宋代之前,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是用青铜和陶制成;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在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辈出,各种仿铜式瓷香炉纷纷问世。其中包括了鼎式香炉、鬲式香炉、奁式香炉(奁,音同“连”)、鱼耳香炉、三足香炉等多种样式。从此,以瓷为材质的瓷香炉逐渐取代了陶制和铜香炉,成为香炉的主流,并开始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逐渐成了上层人士高雅的把玩之物。一时间,炉文化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置炉和赏炉成为一种文人品位的体现,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炉成为当时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到了元、明、清,瓷炉逐渐由上流社会赏玩为主转向用于祈神供祖为主,观赏的功能也逐渐降为从属地位,在器形和釉色上有了逐步的改变。元代瓷炉基本上是保留了宋代瓷炉风格,但在数量和品种上有所增长,以中小型香炉为主,器形以三足圆炉和高式炉较为多见;明代则出现了如象耳炉、戟耳炉、筒炉等新的造型,在色彩上,由单色釉变为以青花为主流装饰,青花瓷成为主要工艺;到了清代,则以钵式炉为主。因此,简而言之,宋元时期的瓷炉以青瓷香炉和窑变釉香炉为主,而明清时期则以青花香炉为主,红釉香炉也较为常见。同时从元、明、清时代开始,瓷炉大量走人寻常百姓之家。除官窑外,民窑也广泛制作,在民间,百姓都使用民窑生产的瓷炉用于烧香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