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名画家绘瓷作品更有价值
来源/作者:网络 |
文/艾祥
提要:奥运期间,艺术大师毕加索的陶瓷作品首次来到北京进行展览。综观中外绘画大家,除了在纸上作画,也非常擅长在陶瓷上创作,而且由于制作工艺等因素,这些绘瓷作品更具投资价值。
毕加索绘瓷作品受宠
此次到京展览的毕加索陶瓷作品,汇集从1947年到1969年期间的制作。尽管大家对毕加索的油画、素描甚至雕塑作品都不陌生,但他的绘瓷作品还是鲜为人知的。相比绘画作品,绘瓷作品不仅再现了这位大师粗犷刚劲、富于变化又充满童稚的艺术风格,而且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发现,毕加索的艺术创作灵感还来自于民间陶艺。毕加索以试验探索的精神,刻意发掘陶瓷创作的一切可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超越所有传统艺术间的分界限制,将美术、雕塑及装饰艺术互补结合。
他用泥釉、氧化物、色粉和粉笔画装饰,然后烧制,有时需要好几次不同温度的烤焙,这样每次还可以添加或叠加部件。装饰画的主题是典型的毕加索风格:斗牛,面孔,神话,静物……。除了用车床加工罐子,他对切割以及在坯泥上直接造型产生兴趣,通过杯子、双耳杯、细颈小底瓶和瓦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艺术世界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独一无二的原作陶瓷艺术品与绘画作品一样,由巴黎的艺术品经纪商康维勒卖出。马杜拉作坊只有复制原作或真迹及销售的权利,现有约几千件复制品,大部分都经毕加索本人检验并为其编号。这就是所谓的真迹作品,都是由毕加索亲自制作的,与纸上的刻印画具有同等的真实性,不同的是陶艺品是立体的,可以在厚度上做文章,使绘画变得富有立体感,使纸上的切割更具棱角或更圆润。同时,毕加索用半圆凿、小尖刀、刻刀、凿子、滚花小轮、滚轮,还有木头、卷纸、网状铁丝、布头等工具雕刻出石膏模型,待石膏模型干了以后,便在其表面附上一层湿度经严格调控的、膏状的特殊陶土,再小心翼翼地揉按,以使石膏模被完全印到陶土模子上。这时出现了和纸张印刷相似的底片效应,深刻的沟痕变成凸起的部分。要尽可能忠实原作,这种极特殊的取样技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使毕加索获得直接在陶土上操作时得不到的出乎意料的效果。因此同一个图案花样却能生出数个再生版本,给毕加索提供了系列创作的巨大乐趣,他可以随意改变色彩和釉彩,多变的泥釉、金属氧化物、高温釉或铜绿的运用,使得色彩的明暗成为同一图案作品的变形中无比重要的因素。在2005年伦敦苏富比举行的专场拍卖会上,毕加索亲手绘制的瓷器价格在20000英镑左右,有限复制品的价格则在几千英镑。
拍卖趋势值得关注
提起关良、唐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的绘画作品。但是在2008年朵云轩春拍上,拍出高价的并不是他们的绘画作品,而且绘瓷作品。或许在有的投资者眼中,这些瓷板似乎是书画名家“不务正业”,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绘瓷作品更有价值。
在朵云轩的春拍中,关良彩粉彩戏剧人物瓷板画,尺寸为37.5×25厘米,钤红彩印:“良公之印”、“上海美术馆鉴定”。瓷板上粉彩绘戏剧人物,设色淡雅,线条简洁流畅。所绘人物生动传神。估价15000~25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90720元。唐云绘粉彩三多图瓷板画,尺寸为37.5×25厘米,粉彩绘三多图,色彩艳丽,寓意吉祥。款为:“长寿 唐云画”,估价15000~25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61600元。
历史上,景德镇陶瓷与中国绘画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明清以来尤其明显。南宋以后中国文化中心南移到江浙一带,日渐凸显的文人画艺术,影响了毗邻江南的景德镇,一批擅长文人画的匠人被景德镇官窑、民窑所重用,景德镇因此成为彩绘瓷器的中心。绘瓷作品自古以来深受收藏者的喜爱:康熙瓷板画的创作素材基本上都是以宋元明的画为蓝本,多为列国人物故事、花卉鸟兽等;乾隆朝的瓷板画除了摹古之外,有了更大的创新;清末画家王廷佐、程门等人创造的浅绛彩绘瓷工艺,将瓷板及瓷绘艺术推向又一个高度,大大提高了“珠山瓷画”和后来的“珠山八友”的知名度。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来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现在名家的绘瓷作品正越来越为市场所关注。
2004年北京荣宝春拍中,集中推出了一批当代名家陶瓷,有袁运生、陈佩秋、龙瑞、张桂铭、方骏、王镛等名家的陶瓷作品,共22件。结果除了一件流标外,全部拍出,最高的价格超过了10万元,绝大多成交价在1~4万元之间。海派名家陈佩秋的《青绿山水瓷板》成交价为12.1万元,老画家袁远生的《青花山水铃尊》成交价为 5.5 万元。与这些画家的作品相比,这个价格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是从艺术欣赏角度来说,是“小中见大”。从投资角度来说,则是大有“钱途”,它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巨大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