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香烟牌子折射时代渴望:我们都想富起来

来源/作者:网络 |

  东北网12月5日讯 烟标虽然只是普通的商品包装纸,但它的外观、图案及包装工艺的痕迹,都隐藏着丰富的内容,留下了当时社会的印记:从写着毛主席最高指示的“永红”香烟,到哈尔滨卷烟厂生产的体现经济实惠与经济发展双重思想的“经济”牌香烟都书写着时代;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大老板”牌、“大款”牌、“阔佬”牌等香烟都代表着人们的意识变化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2003年,卷烟工业企业向集约化发展,一些中、小企业合并重组,全国卷烟企业缩减到84家,企业实力与产品质量大大增强;2005年,国家要求烟标上要注明一氧化碳含量……可以说,香烟的每一次发展,都锁定了时代发展的节点。
  节点①改革前:吸烟同时还“吃”烟
  4日,记者来到东北三省烟标联谊会黑龙江分会会长赵毅波的家,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中,存放着他收藏的数万种烟盒及烟标。一个写着毛主席最高指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永红”牌香烟盒格外引人注目。赵毅波介绍说,这些香烟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品牌,当时生产企业受时代感染,为香烟起名呈现出“一片红”的情景。除了“永红”牌香烟外,还有“红灯”、“红骑兵”,“红叶”等品牌。
  记者注意到,这些香烟烟盒与现在的烟盒不一样,除了没有防潮锡纸外,烟盒几乎都是正方形的。原来,现在的香烟长度为84毫米,而那时不带过滤嘴的香烟长度为70毫米,“矮”了一截的香烟用方盒装正好。哈市一位烟龄至少有30年的老烟民讲,由于没有过滤嘴的保护,加上烟叶和烟纸的品质都很粗糙,那时的烟味道很“霸道”,而且吸烟时经常会吃到满嘴烟叶。直到1980年以后,过滤嘴香烟进入市场,烟民们吸烟时才不用吃烟叶了。
  节点②1980年:“抽老板烟做老板”
  上世纪七十年代,哈尔滨卷烟厂的“经济”牌香烟进入市场。这种香烟没有锡纸,没有防潮装饰,但却体现经济实惠与经济发展双重意思:因为它只卖9分钱一包。据介绍,当时哈市香烟几乎都是这个价格,因为几分钱的价格更符合当时哈尔滨人的消费标准。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影响下,“富起来”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渴望。那时,人们羡慕的目光开始从每天穿工作服、带饭盒、骑自行车上班的工人们转移到摆摊经营、开饭店、开出租车的人身上。1980年,湖北省生产的“大老板”牌香烟应运而生。这种烟对喜欢“吉利”的哈尔滨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诱惑,于是“抽老板烟做老板”的广告词开始在人们中间流传。记者在赵毅波的收藏品中看到,“大老板”牌香烟将过去比较粗糙的烟盒改成比较精美的硬盒,外加防潮的塑料膜和锡纸。此前,很多香烟都只有一款包装,而这种烟出了不同包装的四款烟盒,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而随着经济发展,“大款”、“阔佬”等新名词也走上了香烟的标志,烟的种类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
  节点③1994年:防伪挡住“傍名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急于原始积累的小作坊打起了“傍名牌”的主意,名牌香烟纷纷被仿冒。
  由于当时的香烟除名称和图案外再无区分特点,加之市场上仿名牌的烟大量增加,一时间人们难以分辨香烟的真伪。哈市一位老烟民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抽名牌香烟的人曾一度锐减,大家只买大众化、相对便宜的香烟,因为这样的香烟被仿冒的可能性较小。
浏览次数:667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