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当代艺术成了怪人干怪事
来源/作者:网络 |
近百人在公园里一起舔地,把自身形象做成裸体雕塑悬挂于大街上……
本报记者 周凯
1月18日,星期天,位于上海浦东大拇指广场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内,一场名为“起点:介入艺术生活366天”的展览悄然开场了,没有举行开幕式,没有很多观众,这只是对持续开展了一年的大型文化艺术项目“介入:艺术生活366天”的一次回顾。
2008年,证大现代艺术馆在馆长沈其斌的策划下,推出了“介入:艺术生活366天”大型文化艺术项目。366天里,“介入”辗转于上海100多个公共空间,跨学科、跨领域、跨媒介地实证呈现了366个艺术作品方案,整个项目的投入超过2000万元,有200多个国外艺术家/机构、100多个中国艺术家/机构共同参与。
但是,这一连串令人惊叹的数字也难掩“当代艺术”在公众心目中的尴尬地位,“介入”项目实施组的负责人黄王月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直接和老百姓接触,她经常被老百姓问到的问题是“你们在做什么?”
事实上,虽然“介入”涉及的艺术类型很多,从视觉艺术到舞台戏剧,从音乐视听到研讨交流,从影像装置到生活行为,但对公众甚至媒体来说,似乎都有些“前卫”。而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项目,恰恰大多是行为艺术,比如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莫超略的《艺术教育,我顶你个肺!》是用休学一年的方式来抗议国内的艺术教育;而仓鑫带领着80名参与者在复兴公园一起“舔地”,则是《仓式体操》中最具标志性的动作。在媒体和公众看来,这些“艺术作品”或者有点“哗众取宠”,或者有点“好玩”,或者干脆就是“怪人干的怪事”。
比如刘瑾的《受伤天使》,是把自己的形象复制成裸体雕塑,分别悬挂于上海的五角场、大拇指广场和徐家汇的建筑物外墙上,但这并没有被媒体和公众看作“艺术作品”,甚至有一位老人被“天使”吓得心脏病发作,不得不接连两天前往医院输液。由于悬挂的人体模特非常逼真,附近居民误以为有人轻生,曾报警求助,消防部门也曾前往“营救”。
虽然刘瑾创作这一作品的本意,是希望依托高层建筑产生视觉冲击,引发每个观众对自身的思考,进而与观众形成互动,但社会学者表示,这样的展示应考虑附近人群的接受能力,而一旦引发误解,将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事实上,绝大部分看到这个作品的人都表示“看不懂”,甚至有媒体开始探讨这种悬挂展示是否需要向市容管理部门申请批准。
沈其斌也坦言,在众多的门类中,大众反响最热烈的以生活行为的艺术方案居多,类似刘瑾的《受伤天使》、仓鑫的《仓式体操》等类型的作品,或许是打破了公众的一般认识,引起大众的瞩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而另外一些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作品,比如严峻的《虬江路音景》、杨勇的《上海属于你》、漆麟的《追忆似水年华》、康旭盛的《2008个年夜饭》等,尽管它们都是“存在于百姓身边”的艺术,但大众的漠然,显然也表明国民教育中“认知”艺术的思维尚需开发。
实际上,虽然“介入”项目组的每个成员费尽心力,一年来辗转于上海的100多个公共空间,地铁、广场、公园、商场、饭店、街道、家庭,都有他们的身影,但真正参与的公众并非很多。据主办方介绍,参与“介入”项目的志愿者和群众共有3000余人,平均一个项目也就10人左右。从主办方提供的音像资料中也可以看出,不少项目都是创作者在“自娱自乐”,并没有公众参与。
沈其斌也很明白当代艺术受众群体的局限性问题,之所以策划“介入”项目,就是因为“既然别人不愿意走进艺术馆,那么就让我们走出去,走到大众身边去”。不过,这条道路显然还很漫长。
“介入”项目的负责人比利安娜也坦言,这只是一个铺路者的工作,“不敢说通过‘介入’能让老百姓对当代艺术感兴趣,但如果有人对这个工作感兴趣,以后会容易点。”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报记者 周凯
1月18日,星期天,位于上海浦东大拇指广场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内,一场名为“起点:介入艺术生活366天”的展览悄然开场了,没有举行开幕式,没有很多观众,这只是对持续开展了一年的大型文化艺术项目“介入:艺术生活366天”的一次回顾。
2008年,证大现代艺术馆在馆长沈其斌的策划下,推出了“介入:艺术生活366天”大型文化艺术项目。366天里,“介入”辗转于上海100多个公共空间,跨学科、跨领域、跨媒介地实证呈现了366个艺术作品方案,整个项目的投入超过2000万元,有200多个国外艺术家/机构、100多个中国艺术家/机构共同参与。
但是,这一连串令人惊叹的数字也难掩“当代艺术”在公众心目中的尴尬地位,“介入”项目实施组的负责人黄王月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直接和老百姓接触,她经常被老百姓问到的问题是“你们在做什么?”
事实上,虽然“介入”涉及的艺术类型很多,从视觉艺术到舞台戏剧,从音乐视听到研讨交流,从影像装置到生活行为,但对公众甚至媒体来说,似乎都有些“前卫”。而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项目,恰恰大多是行为艺术,比如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莫超略的《艺术教育,我顶你个肺!》是用休学一年的方式来抗议国内的艺术教育;而仓鑫带领着80名参与者在复兴公园一起“舔地”,则是《仓式体操》中最具标志性的动作。在媒体和公众看来,这些“艺术作品”或者有点“哗众取宠”,或者有点“好玩”,或者干脆就是“怪人干的怪事”。
比如刘瑾的《受伤天使》,是把自己的形象复制成裸体雕塑,分别悬挂于上海的五角场、大拇指广场和徐家汇的建筑物外墙上,但这并没有被媒体和公众看作“艺术作品”,甚至有一位老人被“天使”吓得心脏病发作,不得不接连两天前往医院输液。由于悬挂的人体模特非常逼真,附近居民误以为有人轻生,曾报警求助,消防部门也曾前往“营救”。
虽然刘瑾创作这一作品的本意,是希望依托高层建筑产生视觉冲击,引发每个观众对自身的思考,进而与观众形成互动,但社会学者表示,这样的展示应考虑附近人群的接受能力,而一旦引发误解,将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事实上,绝大部分看到这个作品的人都表示“看不懂”,甚至有媒体开始探讨这种悬挂展示是否需要向市容管理部门申请批准。
沈其斌也坦言,在众多的门类中,大众反响最热烈的以生活行为的艺术方案居多,类似刘瑾的《受伤天使》、仓鑫的《仓式体操》等类型的作品,或许是打破了公众的一般认识,引起大众的瞩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而另外一些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作品,比如严峻的《虬江路音景》、杨勇的《上海属于你》、漆麟的《追忆似水年华》、康旭盛的《2008个年夜饭》等,尽管它们都是“存在于百姓身边”的艺术,但大众的漠然,显然也表明国民教育中“认知”艺术的思维尚需开发。
实际上,虽然“介入”项目组的每个成员费尽心力,一年来辗转于上海的100多个公共空间,地铁、广场、公园、商场、饭店、街道、家庭,都有他们的身影,但真正参与的公众并非很多。据主办方介绍,参与“介入”项目的志愿者和群众共有3000余人,平均一个项目也就10人左右。从主办方提供的音像资料中也可以看出,不少项目都是创作者在“自娱自乐”,并没有公众参与。
沈其斌也很明白当代艺术受众群体的局限性问题,之所以策划“介入”项目,就是因为“既然别人不愿意走进艺术馆,那么就让我们走出去,走到大众身边去”。不过,这条道路显然还很漫长。
“介入”项目的负责人比利安娜也坦言,这只是一个铺路者的工作,“不敢说通过‘介入’能让老百姓对当代艺术感兴趣,但如果有人对这个工作感兴趣,以后会容易点。”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