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和你说说皮影收藏四锦囊
来源/作者:网络 |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统称。皮影艺术,是一门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皮影戏作为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甚广,有戏曲“活化石”、电影“鼻祖”之誉。皮影在长期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流派,如东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陇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随着皮影艺术在“文革”时期遭遇劫难以及电影、电视的发展,皮影渐渐退出演出舞台。然而,近年来,皮影收藏越来越受青睐,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以藏有中国皮影为荣。
笔者收藏皮影多年,根据个人收藏实践,觉得收藏皮影要从质料、工艺、套相、时段等方面衡量。不是所有的皮影都具有收藏价值,只有这几个要素兼备的皮影才值得收藏。
质料。制作皮影的材料是兽皮,包括驴皮、牛皮、羊皮、猪皮等。所有皮料中,驴皮最好,因为驴皮透明度好,薄且平整,雕刻起来也不“闯手”,且“站色”、“站线”性能较好,还防水防腐防蠹。所以,各地皮影大都采用驴皮制作,故而皮影又被俗称为“驴皮影”。牛皮、猪皮、羊皮次之。收藏牛皮皮影,要选那些色彩透亮、皮质厚度适当,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的皮影制品进行收藏。
工艺。一个皮影人物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选皮、浆皮、下料、画稿、描样、镂刻、敷彩、熨平、罩漆、缝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唐山皮影人物造型优美,雕镂精细,玲珑剔透,融合了剪纸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装饰风格;陇东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部轮廓挺拔概括,镂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收藏皮影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皮影特点,有针对性地重点收藏。
套相。收藏皮影和收藏连环画一样,也注重和讲究品相和套件。一般来讲,单件皮影就没有成套的皮影收藏价值高、升值空间大。皮影的造型吸收了唐宋时期寺庙壁画的风格,以元代杂剧中的人物进行分类雕刻。人物制品全套计有:末、旦、净、外、杂当、驾、孤、细酸、邦老、孛老、卜儿、徕、刺、伴哥、拔禾、伴儿姑、禾旦、行首、乐人、乐探、魂子、魂探等各大类别。其中“头楂”(人物脸谱)就多达470余种,“桩子”(颈以下肢体)多达181种样式。在一副较齐全的皮影戏箱中,除去人物外,还有刀枪剑戟、战马坐骑、金銮茅舍、山水庭堂、神妖鬼怪、花草虫鱼、云雾紫霞、烟火烈焰等,囊括古今,包罗万象,可谓“一箱驴皮著五彩,万代人事藏九夹”。收藏时,可以根据小分类来收藏套件。同时,还要注意皮影的品相,品相上乘者,收藏价值相对要高。
时段。中国皮影始于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很多精美的皮影。不过,目前民间和市场上的皮影制品绝大部分是明清以后的。一般来讲,时间越久远的皮影,其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就越高、越大。笔者近期对各地的皮影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其结果可作为收藏者的参考:明清时期的皮影,品相优者每张在数千元以上;20世纪初期的单幅皮影,陕西华阴地区千元左右,四川大邑地区500元以下,冀东地区千元左右,山西孝义地区1500元以上,河南灵宝地区400元上下。另外,出自名家之手的皮影较为珍贵,名家皮影比同期非名家制作的皮影价格原则上高出一倍左右。
目前,皮影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仿品。这些仿品虽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收藏价值不高,当谨慎收藏。
笔者收藏皮影多年,根据个人收藏实践,觉得收藏皮影要从质料、工艺、套相、时段等方面衡量。不是所有的皮影都具有收藏价值,只有这几个要素兼备的皮影才值得收藏。
质料。制作皮影的材料是兽皮,包括驴皮、牛皮、羊皮、猪皮等。所有皮料中,驴皮最好,因为驴皮透明度好,薄且平整,雕刻起来也不“闯手”,且“站色”、“站线”性能较好,还防水防腐防蠹。所以,各地皮影大都采用驴皮制作,故而皮影又被俗称为“驴皮影”。牛皮、猪皮、羊皮次之。收藏牛皮皮影,要选那些色彩透亮、皮质厚度适当,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的皮影制品进行收藏。
工艺。一个皮影人物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选皮、浆皮、下料、画稿、描样、镂刻、敷彩、熨平、罩漆、缝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唐山皮影人物造型优美,雕镂精细,玲珑剔透,融合了剪纸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装饰风格;陇东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部轮廓挺拔概括,镂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收藏皮影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皮影特点,有针对性地重点收藏。
套相。收藏皮影和收藏连环画一样,也注重和讲究品相和套件。一般来讲,单件皮影就没有成套的皮影收藏价值高、升值空间大。皮影的造型吸收了唐宋时期寺庙壁画的风格,以元代杂剧中的人物进行分类雕刻。人物制品全套计有:末、旦、净、外、杂当、驾、孤、细酸、邦老、孛老、卜儿、徕、刺、伴哥、拔禾、伴儿姑、禾旦、行首、乐人、乐探、魂子、魂探等各大类别。其中“头楂”(人物脸谱)就多达470余种,“桩子”(颈以下肢体)多达181种样式。在一副较齐全的皮影戏箱中,除去人物外,还有刀枪剑戟、战马坐骑、金銮茅舍、山水庭堂、神妖鬼怪、花草虫鱼、云雾紫霞、烟火烈焰等,囊括古今,包罗万象,可谓“一箱驴皮著五彩,万代人事藏九夹”。收藏时,可以根据小分类来收藏套件。同时,还要注意皮影的品相,品相上乘者,收藏价值相对要高。
时段。中国皮影始于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很多精美的皮影。不过,目前民间和市场上的皮影制品绝大部分是明清以后的。一般来讲,时间越久远的皮影,其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就越高、越大。笔者近期对各地的皮影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其结果可作为收藏者的参考:明清时期的皮影,品相优者每张在数千元以上;20世纪初期的单幅皮影,陕西华阴地区千元左右,四川大邑地区500元以下,冀东地区千元左右,山西孝义地区1500元以上,河南灵宝地区400元上下。另外,出自名家之手的皮影较为珍贵,名家皮影比同期非名家制作的皮影价格原则上高出一倍左右。
目前,皮影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仿品。这些仿品虽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收藏价值不高,当谨慎收藏。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上佳新墨存世量愈来愈少 上篇文章:紫砂壶:杭州泥料可比宜兴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江山如此多娇》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
- 500余件古代体育娱乐文物与观众见面
- 这是一本“小众”的书 却改变了大众的...
- 根雕艺术收藏渐露头角 价值被认可
- 广州首场春拍成交率达70%
- 杜军:从画虎说起(图)
- 玩具超市:李波的超现实新世界
- 首批建军币还有11万枚约了没兑
- 收藏上等佳作:煅泥紫砂大碗茶茶宠
- 浮梁发现一处古币窑藏遗址 出土大量古...
- 近五千件拍品创嘉德四季之最
- 中国嘉德首开现当代陶瓷艺术和雕刻艺术...
- 会画画的生物学家 绘制了一本永不过时...
- 6万元玉器落火车上 铁警相助“完璧归...
- 细细品味唐《李辅光墓志》
- “墨花寻芳”当代名家水墨花卉作品展在...
- 男子花20万搞收藏 买的都是纪念品
- 紫砂收藏盲目追捧名人促生代工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