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非隶非楷:在拍卖场上认识板桥体
来源/作者:网络 |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今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材料作文题,被13%的网友认为最难写。“郑板桥是谁啊?板桥体是个啥啊?”一些上海考生在高考之后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感受。其实,在拍卖市场上,不仅是郑板桥的作品,在其他名家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板桥体”。
郑板桥,即郑燮,是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擅画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其书法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穷极变化。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在2001年中贸圣佳的拍卖会上,他的《手书五经》册以550万元成交,也是目前其书法作品的最高价。在2007年的秋拍市场上,有一件郑板桥的笔润立轴,介绍其润格的标准,其中的文字为“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小者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君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懒对闲客闲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半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对于郑板桥当年书法的价格有所了解,这也使得其成交价达到了57.12万元。
在中国嘉德2007年秋拍中出现的一幅郑板桥对联,可以说是“板桥体”中的精品,此联行中有楷、有隶,间有篆意,圆重厚朴而有潇洒之趣,很大气,很有古意,释文为:秋水初晴浪澄烟外,幽兰未放香在云端。成交价为47.04万元。关于“六分半书”的特点,金农称他“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清代画史著作《墨林今话》则评:“板桥书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极瘦硬之致,亦间以画法行之。”
在当代书画家中也有学习“板桥体”的,2004年申城的春拍中,有一幅韩敏的《板桥体书法》镜心也非常有特色,其抄录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以现代人的角度诠释了“板桥体”字体疏密相间,笔法刚柔方圆兼取,章法正斜相揖,错落有致,如“乱石铺街”的特点。这幅作品估价1000至15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3520元。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