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当代艺术能够回归民间吗
来源/作者:网络 |
资料图片
“当代艺术在逃避痛苦和深刻。”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朱其如此描述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状态。作为揭露当代艺术“天价做局”谎言的先锋,朱其的言论曾引起了关于艺术和市场资本的辩论。如今在“金融海啸”席卷市场、当代艺术品价格大幅缩水的情况下,朱其则倡导重新明确当代艺术的出发点。
朱其认为,目前当代艺术的问题出在缺少民间精神和社会反省意识。“这是当代艺术的出发点,也是它能从边缘走到主流的根本原因。”朱其强调。他担心,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当代艺术在中国便只能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把原来最宝贵的东西丢掉了。
事实上,虽然中国当代艺术近年来时常成为新闻热点,公众却大多只能“雾里看花”,对作品内涵知之甚少,中国当代艺术被人称为“小众艺术”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朱其认为,当代艺术要想实现社会影响力,就必须参与到社会进程中来,去建立现实根基。
在朱其眼中,中国现实斑斓多彩,富有戏剧性,许多生活场景比当下的艺术作品更像当代艺术作品。他便是在一些新闻热点的背后看出了现实中当代艺术形式的“潜伏”:“像‘重庆钉子户’事件中的房屋,如同一座高耸的‘城堡’,仿佛成为了一个‘雕塑’,用雕塑的形式表达了个人的意见;再比如‘周老虎’事件中的照片,如同是一组‘观念摄影’,从中反映出某些人的观念。”
朱其相信,艺术的名义介入现实生活并与之发生关联后,将诞生当代艺术“新的可能性”,碰撞出“新的经验”。他将当下一些纪录片和DV故事片当作了典范,比如 DV剧情片《街口》。该片通过讲述河北一个县城中学“小帮派”的故事,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这种艺术形式与目前只玩‘小资情调’的当代艺术是截然不同的。”朱其说。
实际上,宣扬所谓“底层叙事”的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很多了,诸如矿工等底层民众的形象在当代艺术作品中并不少见,但朱其认为,这些作品大多“缺失底层社会的真情实感”,只是借用了矿工的形象作为当代艺术的符号,将矿工的生命抽离,只留下了他们的形象,做了浮于表面的联系——“如此简单的借用不是创造”。在他看来,艺术需要生命投入,不是生产艺术品,不能通过简单的复制产生意义。
艺术的任务是面对生活的真实,真实的核心则是痛苦。而恰恰是在这点上,当代艺术避开了。朱其总结道,当代艺术今后想要超越“八五新潮”、超越商业化浪潮,就必须深入民间,并提供一种直面现实痛苦的精神力量,塑造一种生命榜样——这才是它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像现在那样自娱自乐,“还不如去唱卡拉OK。”朱其感叹。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